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作者:明月在心中 | 分类:历史 | 字数:140.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9章 欧阳询
翌日,李恪准备进宫面圣,把他支持虾夷人的计划给李世民说一下。
春日的太极宫里,杨柳依依,百花争艳。
层层宫阙似乎都少了一份往昔的压抑深邃,多了一些明媚疏朗。
经过宦官的禀报通传,李恪才知道李世民既不是太极殿,亦不是神龙殿,而是在神龙殿后,千步廊边,靠近东宫的山水池阁。
此时春和景明,廊下的温泉汩汩流淌,已无半丝蒸汽,看不出这才是一道温泉。
廊畔有小池,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沿着千步廊走上数步,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内侍领着李恪进到一间门禁大开,雕梁画栋的正屋,便退着身子告退。
李世民正端坐在一张胡凳上,面前是一个诺大的书案,正凝神细瞧着什么。见到李恪进来躬身施礼,大概是上次那个余怒为消,李世民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且在一边儿站着,朕与欧阳率更有话说。”
李恪乖巧的应了一声:“诺!”便走在一边,看着那个站在李二陛下身边的老者。
这老者,怎说呢……丑!
丑的出奇!
五短身材,瘦似竹竿,面庞黝黑,尖嘴猴腮。
两肩微微耸起,都快把细长的脑袋夹住了,后背微驼,双臂长及膝盖,整个人活脱脱像是个猿猴……
这也太丑了长得!
欧阳率更?
没听过,不过……他倒是想起了一位名人。
欧阳询!
史书记载,欧阳询“貌寝侻,敏悟绝人”,意思就是说,“我很丑,但是我很聪明”……
据说当初长孙无忌见欧阳询姿形丑陋,嘲笑道:“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狝猴。”欧阳询反讽道:“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混混,所以面团团。”李二陛下笑问:“询此嘲,岂不畏皇后闻邪?”
看这位的长相,估计就是那位被称作“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了。
对于这两首互怼的打油诗,李恪举双手赞成,太特么贴切了……
估计是见到李恪面色古怪,那欧阳询笑着问道:“汉王殿下是否觉得,某长得很丑?”
若是换了旁人,估计会赶紧否认,再说上几句好话,总不能当人面笑话人家的缺点吧?
但是李恪才不!
这货点点头,一脸正气的说道:“是!”
斩钉截铁,正气浩然!
欧阳询也未料到居然有这种人,被噎了一下,一时居然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实在是太意外了……
李世民无语的摇摇头,对欧阳询说道:“你莫理会这逆子,他就是一混球,气死人不赔命的那种!”
那欧阳询眼珠转了转,倒也不生气,笑呵呵说道:“素闻汉王殿下文武双全,惊才绝艳,非但填词作诗皆是经典,便是这书法一途亦有大家风范,有大唐第一才子之称,吾那劣徒周傅,便不止一次在某跟前夸耀与你。怎么样,要不要露一手,给陛下与老夫瞧瞧?”
李恪有些不悦,你什么身份,本王是什么身份,当孤是打把式卖艺的么?
还露一手……
便露出一口白牙,展现一个人畜无害的纯洁笑容:“岂敢岂敢,有您这样经历丰富、历尽劫难却修成正果的老前辈在,晚辈怎敢班门弄斧?”
他说话的时候,笑得很纯真,倒真是像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的谦恭姿态,只是在说到“经历丰富、历尽劫难却修成正果”这句的时候,却故意加重的语气,那意思可就耐人寻味了……
为啥?
这就得说说欧阳询的生平。
欧阳询此人的一生,不论其文学成就,单单颠沛流离的人生,便已是传奇。
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二十岁随父从军,骁勇善战,后来子承父业,任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等职。陈宣帝因猜疑其怀有二心拜其为左卫将军。
欧阳纥于是据广州起兵反叛,第二年春兵败被擒,举家上下仅欧阳询一人因逃匿而豁免,其余悉数被杀。此时欧阳询年仅十三岁,此后两月,皇太后驾崩,大赦天下,欧阳询因此而免死,逃过一劫,并被父亲生前好友江总收养。
隋炀帝时,欧阳询任太常博士;宇文化及于扬州自称天子,欧阳询作为朝臣亦被他掳持;窦建德攻破聊城,欧阳询被夏国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职;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大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来因为他在隋朝时与高祖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当时年已六十五岁。
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一次又一次的逢凶化吉,最后在大唐盛世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
莫名的,房俊就想起了另一位名贯古今的大人物——吕布!
张三爷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只是不知三爷若是穿越一回见了这欧阳询,怕不是得掰着手指头好生数一数?不过幸好,据说张三爷其实是个文化人,算术想来也不差,不至于算错……
如此毫无气节的贰臣,便是有再高的文学成就,也不会让李恪这等人去敬佩。
他倒会去尊敬一个国家危难在之际仗义死节的屠狗辈……
果不其然,欧阳询再是好涵养,也不禁变了脸色,那一张两颊凹陷颧骨耸起的脸上,肌肉猛地一抽,有些狰狞。
李世民已经断然喝道:“放肆,逆子住口!岂能如此目无长辈,你的皇家礼仪呢?”
李恪赶紧俯首认错:“父王教训得是,儿臣孟浪了…”
李世民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转移话题道:“都说你这字写的不错,朕观之也就那么回事儿。不过最近可有新作?写一首下来,让朕与欧阳率更品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