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作者:明月在心中 | 分类:历史 | 字数:140.4万

第337章 洞房花烛夜(三)

书名: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作者:明月在心中 字数:2078 更新时间:2024-11-03 20:07:26

李恪俯下身,借着月光端详着身下的美人。

四目相对,李恪能清楚的看清苏婉那长精致的脸。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看的他魂都快要掉了。而那张脸更是精致无比,仿佛没有半丝的瑕疵,笔直的小小瑶鼻。

一张玫红色的红唇,如同清晨那还带着朝露的玫瑰一样的诱人。而那樱桃小嘴之中,此时正喘着粗气,一道道如兰如馥的香气从那里直喷到他的脸上。一排如钻石一般闪亮的洁白牙齿,整齐精致,他甚至清楚的看到了有在两边有两个尖尖的小虎牙。

相顾无言,好像过了许久,但也许只是一瞬间。

酒为色之媒,酒不醉人人自醉,李恪的眼神变得火热起来…

“王爷,请怜惜臣妾…”

李恪这那还受得了,立马化作大灰狼扑了上去…(此处省略一万字…)

恣意火热的云雨中终于结束,就如一条在茫茫海上处于大风暴之中的小帆船,经过一阵阵的狂风暴雨,颠摆起伏之后,终于风平浪静,彩虹显现。

云雨过后的两人依然保持着最后的那个姿势,紧紧的相拥在一起,仿佛要把对方紧紧的和自己揉成一体,从此永不分开。

苏婉紧紧的拥着李恪,身上满是细密的汗珠。洁白细腻的肌肤之上,更是白里透红,一片片玫瑰色的潮红。此时的她,媚眼迷离,钗斜鬟乱,几缕青丝垂落下来,整个人少了几分庄重,却多了几分狂野和妩媚。

这一夜,李恪真正知道了什么叫温柔乡,英雄冢。

处尝滋味,头一次发生了亲密关系的男女,都控制不住自己,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怪不得有人说为伊销的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样的美人在怀,又有哪个能控制的住。一直到了快天明的时候,两个人才终于渐渐相拥睡去。

往后的半个月,李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夫妻生话。

但人在家中躺,锅中天上来。锦衣卫传回消息,说朝中有大批朝臣在弹劾他,弹劾的内容无非是他不思进取、满身铜臭、奇淫技巧、与民争利、生活奢侈糜烂…

弹劾他的人中不仅有太子党的人还是卫王党的人,李恪知道这是因为他展示出来的财力,让这哥俩感到深深的忧虑,于是二人开始联手,想把他赶出长安。

苏婉见李恪眉头紧锁,便关切道:“王爷,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这长安我们可能待不久了!”李恪故作洒脱道。

“那我们要去哪里?”苏婉疑惑道。

“并州啊!你不记得孤还是并州大都督吗?”李恪微笑道。

以管辖军务的大小不同分为大都督府,中都督府和下都督府。大都督是从二品大员,中都督府都督是正三品,下都督府的都督是从三品。

下都督府最多只能管辖四洲军事,中都督府管辖州数也不能超过十个,而大都督可以管辖十多个州的军务,可以节制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边军和府军。

并州大都督,就是管辖和节制着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的军务军队。权利不可谓不大,通俗点说就是整个河东道的军务和军队都掌握在李恪的手里。

离开长安也不是没有坏处,可以避避风头,好让李承乾和李泰这哥们斗起来。

既然已经确定必须离开,李恪也没有再纠结,立马写了道请旨回封地的奏章送入了宫中。

第二天,宫里就来了旨意,同意李恪回封地的请求。

李世民给李恪的旨意虽然没有规定具体的上任时间,但兵部下发给并州大都督的文书清清楚楚的写着让他五天之内动身。

对于李恪,李世民也没有亏待他,给他调来了五千骑兵,这五千骑兵的统领正是汉王府出去的苏定方。

李世民大概是怕李恪去并州受到别人的欺负。当然,李世民心里所谓的欺负不是我们理解的明面上的欺负,并州就是太原是李氏的根本之地,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之地,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李恪这样年纪轻微的亲王坐镇并州,如果手上没点军队是很难镇得住关陇集团中那些贵族的。

这五千骑兵是在西山新军大营亲手训练出来的。所以,对于这五千骑兵苏定方有十足的能力可以从容的指挥和调度他们。所以,他对李恪的回答就是只要李恪愿意骑兵随时待命。

李恪听完苏定方的回答对他的统军治军能力深为信服。然后,他又询问了上官仪关于大军一路上的粮草准备情况,上官仪都调配的有条不紊。

如果按照朝廷制度,李恪的五千骑兵沿途所需粮草皆由兵部具体调度和管辖。但是,李恪大都督府手里现在的这五千多骑兵没有写在兵部的文书当中,兵部自然就不管五千人的粮草问题。所以,这也不能说兵部不管,是兵部不敢管,不知道该怎么管。

幸好李恪有钱,不然还真没办法安抚这五千骑兵。

李恪的汉王府本来就有八百府兵,再加上这五千骑兵,李恪手中的可用兵力就有五千八百人,也算得上手握重兵。

对于李恪的五千骑兵长孙无忌等支持的李承乾和王珪等支持李泰的人不是没有反对意见,只是李世民的圣旨写明没有他的旨意李恪不能回京。因为加了这么一条附加条件,他们都不敢再过问关于五千骑兵的事情。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五千人其实就是这个条件的一种补偿。

兵马随时可以出发,粮草就已经调配妥当,就等李恪一声下令就可以直奔并州。但李恪的举动显然没有动身去并州的意思,他每天都会骑马到长安城外游玩,然后再到东西两市闲逛,根本就不想离开长安。以至于他的散漫导致超过了兵部的规定的期限,被兵部催促了两次之后李恪这才讪讪离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