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
作者:寒独钓江 | 分类:历史 | 字数:1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8章跟和尚谈唯物主义
“我知道了侯爷。”玄奘缓缓说道,他的心里已经释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他起伏的胸膛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大唐高僧玄奘,从这一刻开始,终于决定了他要一路向西的念头,西方大乘佛法所在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天竺,那些来自西域的僧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中土,在他们眼中,佛祖的话就是灵丹妙药,佛祖说过,佛法兴于震旦,大唐这一片沃土,就是天竺想要把佛法扎根的地方。
人越多的地方,佛法就越容易传播。
天竺人也不少,但在天竺,异教徒的兴起,人们对佛法敬畏已经失去,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在和异教的对抗之中,他们选择了大举东移。
远在南北朝时期,佛法东渡已经成为常态,达摩祖师,六祖慧可,便是那个时期杰出僧人代表。
天竺高僧一批又一批来到大唐,面对的将会是更加严苛的环境,还有道门的崛起。
如今,大唐陛下对沙门颇为暧昧,没有说全面禁止沙门,但也没有提供任何便利,反倒是道门,作为中原本土教派,欣欣向荣,一片繁华。
玄奘西去,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深层次的佛经教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佛法东渡的目标。
佛门教义的传播需要纽带,玄奘,这个在大唐,在长安,风云一时,胸藏锦绣,博古论今大德高僧,更是最好的连接纽带。
天竺的僧人找寻了很久,只发现了玄奘一个,当然,如果有其他人,他们也会鼓励这些僧人朝着西土前行。
“侯爷,那西行之路真的有十万八千里吗?”
玄奘问道,他对于真经充满向往,但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知道这一路的距离。
十万八千里是西游故事里面的杜撰,其实从大唐长安到天竺也不过是一万三千多里,如果非要算上沿途之中曲折之地,也就一万三千八百多里地。
“玄奘大师对着天竺梵文似乎颇为擅长,不如这一路多多记录沿途的风景地貌,大大小小国家,以及各地风俗民情,以及一路上各种各样的奇闻异事,奇观之类。”
李辉淡淡一笑,“从古至今,我最佩服的就是如同大师这种不远万里,一意孤行,置之死地而后生之人。”
玄奘愣了一下,总是觉得李辉这话里有些不对劲儿,自己明明就是为了取经,怎么成了勇士一般的存在?
他可以预想这一路之艰辛,但他绝对没有想过也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事情。
但僧人们为了坚定的志向,总是奋勇向前的那颗心是不会变的。
至少在玄奘这里,有些事情比起生命来说更加重要。
“两位,玄奘此去,不取真经,不回大唐。”
李辉淡淡一笑,发下宏愿是好事,可这一路的艰辛啊,先不说那高山沙漠流水滔滔,也不说一路上盗匪蛮人还有牢狱之苦,有些路,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走过,就等着玄奘去开拓,箪路蓝缕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不过是一句话两句话,但在当下,如同登天一般困难。
“大师,若一去不回呢?”
玄奘愣了一下,他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清澈眼神之中泛起了深邃,智慧的光芒在他的脑门上开始闪耀,“那便一去不回吧。”
“我若不死,便回大唐。”
李辉拍手称快,“好!大师好气魄,一路西行,李辉就先在这里恭祝大师早日取得真经了。”
玄奘发现李辉说话有些奇怪,西土之上,天竺那边,佛法研究或许先进一些,但也不至于是真经吧,自己也只是客套一下。
学问上面的东西就要孜孜不倦,努力上进,乐天侯不愧是那西游故事的书写者,完全已经入戏了。
“呵呵,乐天侯言重了,哪有什么真经啊,世间万物皆可成佛,所谓真经,都
在人们心里,我只是去天竺找到那一条适合小僧的路而已。”
李辉觉得这个和尚真的是很有意思,难怪在历史长河之中,西去的人那么多,唯有他被人铭记。
—方面他是第一人,也是最有名的一个,另一方面,他在这个过程之中,记录了无数东西,成了对中原地区,对唐朝文化颇为有利的一面。
“和尚,你看那外面旌旗飘飘,是风在动,还是旗在动。”
玄奘淡淡一笑,“侯爷,是贫僧的心在动。”
这是标准答案,是佛门之中的标准答案,虽然标准答案很多,但大都是唯心主义。
佛教就不是这样吗?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依据,用强调来世约束现世,用逃避现实来使人忘却烦恼。
李辉虽然没有和佛教有深入接触,但大学的时候哲学老师讲过相关的知识,明确指出佛学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为人们逃离世俗的牵绊划定了一条线而已。
然而,即便是逃离,也只是他自己逃离,世俗就在那里,影响也一直都在。
以为的逃避不是办法,勇敢地面对才是消除恐惧的唯一办法。
“大师还是有些过于唯心了。”
李辉点着一根烟,“大师心若是不动,难道那风就不动了?”
“大师若是闭上眼睛,不看外物,难道这旗子就不动了?”
“旌旗和风就在那里,不论大师心动与否,它们都在动,只是大师愿意看见与否。”
李辉似笑非笑,其实他不是想要劝说玄奘还俗,也不想用这一套理论去说服玄奘,而是要告诉玄奘,不管你去不去,西方就在那里,天竺就在那里。
不管你对佛法的执念有或者没有,一路上的坎坷就在那里,丝毫不会因为你内心波动而改变。
你能骗的,能改变的不过是自己的心态而已。
该面对的苦难,你不去解决,它会一直在那里。
玄奘陷入了沉思。
这个时代哪里有什么唯物主义哲学,让他临走之前纠结一下,也算是一码事。
玄奘整个人开始迷茫了起来。
多年来他思维之中的一切根源都来自于佛经,佛经拯救了他,也造就了他,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