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三国
作者:飞砂风中转 | 分类:历史 | 字数:105.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
有探子很快打探清楚了情况,邾城的韩军守将名曰甘宁,乃是黄祖前几日才任命的邾县县长,手下兵马据说不过两千。
接着斥候队也纷纷回报,说是城池附近方圆十几里皆是没有发现有韩军的伏兵,而且还探得韩军主力大队人马仍在往江夏撤逃的消息。
刘勋任庐江太守的时候,虽然奢豪暴虐,但是对外比较强势,这紧挨江夏的邾县乃是刘勋的控制区域。再到张绣用反间计驱逐了刘勋收降了庐江郡,派刘晔代理庐江郡守,最后又分置蕲春郡,邾县的百姓已经是在张绣治下安居乐业了三年,因而打探来的情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张勋立即判定出来黄祖已无再战之心,怕是已经登船先一步跑了,而这名从没听过名号的邾县县长甘宁不过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弃子而已。于是也不等后面的步卒主力赶到了,当即是亲率兵马陈兵城下,要即刻拿下邾县。
张勋没听过甘宁的名字很正常,锦帆贼的名号虽然响亮,但仅限于甘宁为寇时活跃的川西一带,最远也不过为荆襄之人所知晓。而张勋和这些地区都没有任何的交集,没听说过甘宁的事迹很正常。更何况张勋乃是一名正统的不能再正统的武将,对于这些贼寇出身之人只有不屑一顾。
六千楚军在城池下列好战阵,张勋如今的身份地位倒也不用他出马了,只是拿下一座小县城而已,有手下的偏将裨将们出马就够了。
一名小校先拍马上前去喊话劝降,倒不是张勋看重甘宁,而是张勋不愿意在无所谓的战事上多费兵力体力。反正自家已经是先礼后兵了,就看这甘宁识不识抬举了。
小校上前便是先亮出了张勋楚国征东将军的名号,也不多做啰嗦,直接便是朝着城楼上的守军提出了开门投降的要求。
而城楼上的回应更是直接,却是一箭直从城楼上射出,直接插在了喊话的这小校马前一步!
在后面看得清清楚楚的张勋勃然大怒,当即是下令全军攻城!
这六千楚军一半是轻骑一半是轻装步卒,便于追击但不善攻坚,此刻并没有多少攻城器械,有的只是勾挠绳索和就近伐木赶做出来的长梯,对付有护城河的坚城作用很小,但是如果只是攻打邾城这样城高不过两三丈的小城则是完全够用。
张勋心底下也有算计,城里的守军满打满算不过两千出头,就算据守着这低矮的土城墙也不会有多少加成,怎么也不会是自己六千矫健的淮泗精兵的对手。就算韩军临时强征硬抓了几千邾县民丁守城,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添乱而已,而且民心还不定向谁呢。
不过六七米高的城楼上,甘宁看着稀稀散散守在城墙垛口各处的麾下部曲,又看向背着绳索又扛着长梯快速蜂拥而至的楚军轻兵们,心里一阵苦涩。
如今的甘宁早已不是当年只知道掳掠劫杀、奢豪无度的锦帆贼。经历了与沈弥、娄发共同发动的川东之乱,被赵韪(wei)镇压后甘宁幡然悔悟,逃亡荆州后四处拜访名师,学习百家诸子,虽然粗豪本性未改,但腹中已有点墨韬略。
开了光的甘宁眼光很清晰,知道自己应该寻觅一位明主来使得自己的本事得以施展,在寄身荆州这段时期,并不得刘表所重用的甘宁最终下定了决心,率领部曲继续东行,投靠已经袭取了江东之地,东南一支独秀的张绣。
张绣年轻力盛,雄心赳赳,根本不是刘表这种守土之犬能相比的。再者张绣四处“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注1),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势力集团。又何有不投效之理?
但是不料在脱离刘表之后,走水路欲潜行的甘宁却是意外被江夏太守黄祖截道,黄祖自然是不可能放甘宁和甘宁手下的八百部曲往东去增强了张绣、孙策的势力的,紧急情况下甘宁只能是对黄祖虚与委蛇,正好遇见了故交苏飞竟然在黄祖手下为将,这才终于暂时在江夏立下脚。
虽然在江夏立下了脚,但是黄祖看不起甘宁,也更不信任曾经有水贼前科的甘宁。甘宁都能看得清刘表不修武事难以为继,自然也看得清黄祖是什么货色,但是无奈黄祖把守江口要隘实在太严,甘宁又不可能抛弃手下的兄弟,于是只能继续受委屈了。
如今没找到机会去投奔张绣,却先被张绣的军队打到了眼前,甘宁心里却是无比的纠结和苦涩。弃暗投明的机会就在眼前,甘宁何尝不想直接献城请降,但是还清醒着的脑子却提醒着甘宁,若是在此种情况下投降,是绝对得不到张绣军上下的认可的,更别提会被褒赏重用。
道理很简单,服从将令、为国而战乃是身为一名武将的原则,哪怕是被当做了断后的弃子,这也是一条绝不容妥协的原则问题。一个武将如果连原则问题都做不正确,又怎配得上为将?又怎样能让人家放心用?
既然想从锦帆贼蜕变为一名真真正正的武将乃至将才,这条原则就不能被打破。
深吸一口气,甘宁的目光清晰起来,沉声令道:“备战!”
城墙上的士卒不到一千,但令行禁止,甘宁一声命令,弓弩手们便是纷纷各自蹲守好了战位,步卒们也是准备好了石块撑杆。
得苏飞相助,甘宁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离开江夏和黄祖身边得以随心所欲大展拳脚的机会,来出任这邾县县长,代价之一便是交出了自己手下的八百巴郡部曲。这八百人已经不仅仅是甘宁的部曲了,而是一路生死相随的兄弟,但是甘宁心里也更清楚黄祖的觊觎贪婪本性,所以与其万一弄出什么事,还不如暂时妥协。反正黄祖御下不严,总是有机会再次相聚的。
甘宁对黄祖的品性把握得很到位,不过却没料想到再次与自己兄弟相聚的机会来的太快。浠水一战,黄祖毫无再战的心气和斗志,韩军各部交替撤退之际,黄祖只顾自己跑在前面,而将后面的军队交给副手苏飞约束,这便是给了甘宁重揽旧部一个机会。
有苏飞睁只眼闭只眼,甘宁很快便是找到了自己的巴郡部曲,并将其顺利带回了邾城。但是就算是得到了这数百部曲,甘宁用来守卫邾县的力量也是很薄弱的。
原先黄祖用来交换这八百部曲而派给甘宁的所谓一千马步军,实际到位只是四五百老弱步卒,战马一匹都没有。就算加上邾县原本投降的几百县卒,加在一起却是连两千之数都不到。
如此低矮的城池,如此薄弱的兵力,要抵挡张勋的四万整编楚军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如果努力一下,凭借甘宁的本事还是能够对楚军起到一些阻滞牵制的作用。
甘宁没有为黄祖效忠的心,有的只是应该尽到的守土之责,此战的胜负虽然在开打之前便是已经确定了,但是至少还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不是?
楚军轻兵们很快接近了城墙,甘宁一声喝令,三百弓弩手便是从女墙箭垛背后转出身来,端起手中弓弩便是瞄准施放。
楚军轻兵们身上没有多少防护,对付扑面而来的箭矢有效的仅仅是一部分轻兵手执的小面圆盾,所幸城上射出的箭矢并不密集,而楚军轻兵们奋力向前冲刺,这一波倒是没有产生多大的阻碍和杀伤。
再继续冲刺一段距离,找好了距离和位置的楚军弓箭手纷纷与城墙上的甘宁部卒对射,而城上数量仅仅是楚军弓箭手几分之一的弓弩手们只能是将瞄准的对象全放在了敌军弓箭手身上。一时之间两军箭来箭往,不时有倒霉蛋被射中倒地惨叫。
其实城中会射箭的不止这三百人,甘宁从老家巴东带来的这数百部曲,个顶个都是水陆弓马皆通的善战锐士,基本每个人都是有着不下于一般军中弓手的射术,但是此时受限于弓弩箭矢不足的窘状,却是只能让其中三百弓术上乘的弟兄持弓背箭。若是给足了弓箭刀枪,甘宁都敢领着自己的部曲绕后去主动袭击楚军。
此刻战场另一端,张勋脸色却是有些难看。身为统兵大将,张勋一眼便是看出了这支韩军的不同寻常之处,也是发现了一些战场异状。最明显的便是两军弓弩手对决的结果,一千多楚军满血满蓝的楚军弓手,竟然在对射的一开始中完全落了下风!
就算对方有城墙的加成属性,但是要知道,自己这六千轻骑轻兵,可都是在四万大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怎地和城上这批韩军弓弩手一比,箭矢的准头竟然差了人家好几截!
不管城上是哪路人马,张勋此刻都有些恼了,自己手下这群淮泗兵,战力素质竟然如此之差,一支整编的精锐千人弓弩队竟然是无法强压敌方三四百弓弩手?
若不是对方箭矢越射越少,又要分心城下的蚁附攻城,张勋一时之间都怀疑自己的弓兵队会不会被给射残了。
对方部卒如此善于弓射,那其军中定然有一员擅长弓术的将领,从最初自家劝降的小校在百十步远被一箭射在马前便是可以看出此人弓术的精湛,或许甚至就是那守城的主将本人。
想到这里,张勋便是忽然想到了战场前方正在带领己军士卒蚁附攀城的自己手下部将,若是碰上了此等守将,怕是不会有好结果!
注1:“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此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乃是形容孙权继任孙策之位之初的招贤纳士的情况,而甘宁也正是因听说了这些才决定离开刘表处投奔江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