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蓟州人孟凡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8.4万

第二节 老县城的护城河

书名: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蓟州人孟凡生 字数:6040 更新时间:2024-09-18 02:32:15

第二节 老县城的护城河

由于蓟县地处半山区,老县城地处山脚下,北倚府君山,南邻流入渤海的州河,城外有着丰富的水源,所以就在城墙外边修建了一圈护城河。

据《蓟县志》记载,早期的护城河是深浅宽窄不一的。东南面:自东城门至南城门,深六尺,阔五丈;西南面:南城门至西城门深一丈,阔七丈;西北和正北面:西城门至东北角深三丈,阔八丈;东北面:东北角至东城门大半为莲花池,深一丈,阔十丈。这里所说护城河的深度,应该是指从地平面到河底的深度,而不是河水的深度。

因为蓟县老城区的地势是北面高南面低,西面高东面低的,北部山区和西部平原地区的雨水,要汇入东南方向的州河流入蓟运河再流入渤海。因为护城河的东北面和西面都与北部山区的河道相连,可以补充水源。那时南关护城河大桥东面是一个小运河码头,小运河在城南蔡庄子处与州河相连,州河又与从天津至北京的大运河相连,古代蓟州驻军漕运粮草就是使用的这条河道。护城河在南关大桥东侧与这条小运河相连,在雨季可以使北面和西面河道流进护城河的水,通过小运河流进州河。

正由于老城墙外这种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地形,所以城墙外西北面和北面的护城河深三丈,西南面和东北面深一丈,东南面深六尺,大概这样就可以使护城河内的河水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了。超过这个水平面之后,多余的水就通过南关的小运河码头处流入州河了。

护城河的河岸陡峭,内侧河岸距离城墙根大约一丈左右。从军事需要来看,为增加敌军攻城的难度,护城河上是应该在城门口处设置吊桥的。

在明朝时,蓟县城门外边的护城河上是否有过吊桥,《蓟县志》没有详细记载。反正在清朝时期,护城河上是没有吊桥的,在瓮城外边的护城河上都是石板桥。三个石板桥都不是对着瓮城的城门,而是对着主城门的城门楼子。人们进出城时,要绕个一百八十度的弯路。南门外的石板桥位于现在南关加油站西侧的街道上。东门外石板桥位于现在东风路口(崔店子路口)南侧的街道上。西门外的石板桥位于现在独乐寺西侧停车场西南侧街道上,这座桥俗称“断魂桥”,因过去在西门外娘娘庙南侧广场(现在的东风宾馆处),是斩杀死刑犯人的“法场”而得名。

这三座石板桥都不是单孔桥,南门外的是三孔桥,东、西门外的是双孔桥。桥面的宽度大约十来米,可容两辆大马车交错通过。桥面是用宽一米,长三米的石板铺成的,石板架在块石砌成的桥墩上。由于使用年代久了,石板缝隙已经裂开,可以看见桥下的流水,石板的边棱已经磨没了。

三个石板桥中属南门外的石板桥高大,桥邦上有半人多高的石雕栏杆,桥底下可以行船。东、西门外的石板桥比较低矮,桥邦上只有一尺多高的护栏墙,桥面距水面较近,大约半米左右。

为什么蓟县城门外护城河上不是吊桥,而是坚固宽大的石板桥呢?我猜想,可能是在清朝年间,蓟县县城抵御外敌侵犯的战略地位消失了,护城河的军事作用没有了。防御山贼草寇的盗窃和抢劫,有城墙就够了。从方便交通运输上看,石板桥比吊桥要好得多。

既然护城河失去了军事意义,为什么没作废呢?这是因为过去雨水多,经常发大水。老县城是北高南低的地势(1939年发大水,一夜间洪水就从南城门进了城,到了下街口。而东、西城门口都没水),护城河还具有防洪、排水和灌溉作用,所以,到晚清和民国年间,蓟县城外的护城河虽然没有消失,却也不那么规整了,很难看出古代护城河的面貌了。

蓟县城地处北山脚下,城北一片丘陵。正北面一条山川里的沙河(现在府君山西侧直通三八水库的水渠)流进城北护城河绕西半城而过,东北面也有一条发源于府君山前的小河也进入护城河绕东半城而过,西北面一条沙河(位于渔山后闯子岭前)也流入护城河。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的水到南门外大石桥处后,在桥的东南方向经穆庄子村边流进州河,再通过州河汇入蓟运河流进渤海。

正因为护城河有着丰沛的水源,所以过去是常年有水的。因为那年代雨水较多,许多山下都有出泉的地方。如城外西北面白马泉村南的“四方斗子”(位于三八水库中间)和公乐亭村东的“小海子”,都是常年咕嘟咕嘟冒泉水的天然池塘,冬天都不结冰的。许多山区村庄在沙河边上的水井,都比城里的水井浅。但是,夏季从北面来的山水是夹杂着泥沙的浑水,而护城河又是河道较深的人工渠道,水中的泥沙必然要积淤河底。如果护城河还有军事需要,官府必然要组织民工定期清淤,以保持护城河的壕沟形状。因为没有军事需要了,官府也就不再花费钱财去清淤了。所以,多年之后护城河的河床就变浅了,河岸也变形了,有的地段还远离了城墙根,成为绕城而过的自然河道了,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的称为“护城河”。虽然还名叫“护城河”,但已是深浅不一,宽窄不同,又因地形地势不同而形状各异了。

解放初期我见到的护城河,已经完全没有护城河的特征了,而是一种自然河道的状况。

那时老县城的北半部是高低不一的丘陵与沟壑,总的看地势较高。如西城门大石桥北侧,过去是一个大土岗子(现在的利顺园饭店西面和北面),顶部高度和城墙差不多,上边有一户人家。北面和西面是层层梯田,东面和南面是陡坡,西南方一条羊肠小道。护城河从土岗子与城墙之间穿过,两侧长满荆棘和荒草。老城北半部的土质是黄粘土与沙石层重叠结构,黄粘土透水性差,沙石层透水性好。总的看都比较结实,所以护城河的河道位移不大,仍然贴近城墙根。由于两侧地势较高,河道的里边是城墙,外边是高坡,使河道还有些深沟形状,但水位深浅不一。有的地段河底是粘土层常年有水,水中有鱼。有的地段河底是沙石层存不住水,雨季流水旱季干枯,沙石裸露。而且河卵石小石子大粒沙较多,宛如北山沙河的延续。

城西护城河流过断魂桥后,南面是一片平坦的黑土地,河道就离城根渐远,河边芦苇丛生,杨柳成荫,变成为平原上的小河沟了。水里有鱼有虾,还有河螃蟹(河蟹在入海口繁殖,小蟹苗逆流而上,在河水里生长。后来蓟运河修建了防潮闸,截断了河蟹自然繁殖通道,上游河里就没有螃蟹了)。在小河沟的西岸,距离西城门二三百米的地方,有三棵垂柳树。大柳树西侧有几户民宅组成的自然村,村名是曹家胡同,隶属西关行政村管辖。再往西南方向就是三岗子村了,其它地方都是农田。

城西的护城河到了城墙南面,水位变深了,河堤更高了,杨柳树更粗壮了,河面上还有撒网和用鱼鹰子捕鱼的小木船,南门外大石桥两侧的水位都有两三米深。由于护城河水量丰沛,1958年,县里在石桥西面安装了水闸,在桥东北端修建了小型水力发电站。当年国庆节时,城里南大街新竖立起的路灯杆上的白炽灯泡,也用这里的水电发出在当时看来比较明亮的光芒。

城东的东北角也是丘陵地带,护城河两侧也是黄粘土与沙石层重叠地形,也是深沟里的沙河形状,有水也是涓涓细流。护城河往南到崔店子大坑(崔店子村西,这里有泉眼)就变成黑土地了,长方形的坑里常年有水。再往南也是平原小溪的形状了,环绕东半个城墙流进南门外大石桥处。在东门外石板桥处,也有泉水冒出,小河里的水常年不断。那时石板桥的两边,河中荷花莲藕,河岸杂草丛生,水中有鱼,水面有鸭。现在的农商银行(信用联社)办公楼的地方,过去曾是一片芦苇。同时由于护城河的水源在北面地势较高处,还具有自流灌溉城南平地的功能。现在的国税局西边的物资局家属院(平房区),过去曾是用护城河水浇灌的一片水稻田。城南许多农户有园田,用护城河的水来浇菜。

过去东、西、南三个关的村外大道上,还都各有一座石板桥。东关村外的石板桥,俗称“龙水桥”,位于现在的中昌路与新华大街交叉路口(过去的东关环岛)西南侧的楼房底下。因为过去东门外大道与城门里东大街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根据地势向东偏南方向走的。桥下的一条小河,是发源于府君山前坡,辗转到崔店子村东,又从东关村外向东南方向,经穆庄子流入州河。西关村外大道上的石板桥,位于现在的交通稽查站办公楼前边街道上。桥下的小河,是从五名山东侧和渔山西侧经路庄村外流过来的。这条河流到南关村外与发源于五名山前从娄庄子村外流过来那条小河汇合在一起,向东南方向经蔡庄子村边进入州河。在这条河穿过南关村南的大道处又有一座大石桥,位于现在的商贸街西口北侧。这座桥有人称“龙水桥”,也有人称“龙石桥”。桥的正南方是通往溵溜和上、下仓的大道。桥南向东一条小路可去东、西七元和穆庄子村,向东南可去塘坊和管驿村。桥南向西一条小路可去杨园子、板桥、冀庄村。南关村南的大石桥与南门外护城河石桥一样高大,而西关村西的石桥和东关村东的石桥和东、西门外的护城河石桥一样低矮。由于蓟县城外这种北高南低的地势,这几条小河也具有排水与自流灌溉的双重功能,城西城南的许多村庄都有水稻地和园田。

护城河的变化和消失,是因为城区建设的发展和公路变化而造成的。

首先是三八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城北护城河的模样和功能:1958年夏天,在老县城外西北部修建了三八水库,把过去的四方斗子和北部的护城河都圈在水库中。水库大坝南面的城西北段的护城河被改成水库的泄水渠道,后来多处河段又被改成暗渠,除很小的地段还在原来护城河的河道上之外,大部分渠道早已偏离护城河的位置。城北东段和城东北段的护城河先是被改为水库的溢洪道,2008年水库改造后,又改为往城东泄水的渠道,虽然河道两侧改砌成块石堤坡,但已从城根东北角向东拐走,远离了以前护城河的位置。

其次是修建了绕城公路,改道填埋了大部的护城河:从天津到承德的国家级公路,解放初期是从南门进城,到鼓楼前向西拐,出西城门过断魂桥向西走一段,绕到大土岗子西面的娘娘庙(天仙宫,位于现在的东风宾馆对面),沿着庙院西边大墙外向东北拐去的。那时城里人少,国家汽车少,也没显出什么不好。

1958年我国制造出解放牌大货车了,蓟县城里又是泥土沙石街道,汽车驶过尘土飞扬,暴露出交通的弊端。于是在1959年就把津承公路改为绕城而过,那时为了省工省事,利用原有小路绕了很大的圈子。南门外大石桥南侧不远就是南关村街里的十字路口,在路口以西大街的西头本来就有通往三岗子村和西关村外的小道。把这条小道改造成大路,从南关村街里本三岗子村东,再向北拐奔西关村,从西关村大街西口南面的西关煤站(现在吉化里小区处)和交通局运输队的墙外,到老汽车站(现在交通稽查站办公楼处)与西关大街汇合。然后从汽车站东边再向北走一段(渔阳建工集团西墙外那条路),到西关村居民区的北面,再往东拐与从西城门出来向北去承德的公路交汇,也可以从老车站直接向东穿过西关村街里,到娘娘庙西侧与北去下营的公路汇合。

这次津承公路改道,不仅绕开了城里,也绕开了护城河。但是却给南关村和西关村带来不少弊端,一是过汽车时尘土飞扬,二是小孩子在大街上玩耍容易出交通事故。所以,到七十年代以后,为避开南关村和西关村街里,城西的津承公路又再次改道。

这次津承公路改道,是在1973年至1974年。这次是从南城门外沿着南城墙根向西,到城墙的西南转角处再向北拐,沿着西城墙外边一直向北,铲平西门外北侧大土岗子的部分土坡,与三八水库西面的津承公路相通。同时,把县汽车站改建在城墙外西南角处的公路南侧,也就是现在的津围公路与人民西路交叉路口东南角。

这次修路就把护城河——三八水库的泄水渠,从西城门北面改道了。新渠在西关大街北面拐了个九十度弯,从新修的路段(津承公路)西侧往南流去,进入南关村南龙石桥下那条河里了。原来西门外的断魂桥也被两个新桥代替了。一个新桥在新修的津承路段上,另一个新桥在西关大街上。这样,老县城西面南段和南面西段的护城河就消失了。

以前,清朝皇帝去东陵上坟,解放后中央首长去北戴河疗养所走的邦喜公路(北京至山海关和沈阳的国家级公路的一部分)是从西关大街进西城门,横穿城里出东城门穿东关大街而过的。长途汽车站搬迁到城外西南角处以后,邦喜公路也改为绕城而过。就是从西城门外向南拐上津承公路,到南门外津承公路转弯处一直向东,沿着南城根东部到东关村外再向北拐,与原来的京山公路城东路段汇合。为了修这段绕城的邦喜公路,也把城墙南面的护城河全部填平了,在老城墙外面修了一段公路。绕城公路两侧是道沟子,北侧道沟子外面靠近老城墙,南侧道沟子外面是南关村和东南隅村的农田和菜地。

在老城墙东面过去的护城河的地方是物资局家属院,护城河东面农田的地方,是东南隅村和东关村新开辟的宅基地,东南隅和东关两个村新建的民宅都连在一起了。我的初中同学李天国家从城里南大街路东拆迁出来,就在这片宅基地盖的新砖房,他家的大门南边就是新修的邦喜公路的北侧道沟子,大门外有一个小桥连接公路。新修的邦喜公路就是在这片民宅的东面向北拐与穿城而过的老邦喜公路连接的。向北拐的那段公路(后来的中昌路)道沟子东面也是东南隅的农田。

这样一改,虽然还要穿过西关村里,却避开了城里和东关大街。同时,还在西城门和东关村外龙水桥处,设立拦道杆(俗称拦门杠子),以阻挡机动车辆从城里穿过。这样一来,城南的护城河就全部消失了。虽然,新修的公路(都是土路)两侧还有排水沟,但那只是公路的边沟(俗称道沟子),不是原来的护城河了。

这时期蓟县境内的津围公路和邦喜公路都是沙石路面,穿过城区的路段也是砂石路面。

1973年蓟县划归天津市管辖后,东风电机厂从兴隆县山区迁到蓟县城外东北角(现在的富裕家园小区)建立厂区和家属楼,同时沿城东护城河外侧修建了东风路,并将三八水库的溢洪道从城墙东北角向东拐,与过去东关村外龙水桥下的河道汇合在一起了。因护城河在瓮城处是向外弯曲的,东风路的路口(俗称崔店子路口)正好在东门外护城河的石板桥处,河填平了,桥也拆除了。后来城东的护城河都被逐渐填平,改为机关单位或者居民的建筑用地了。

由于老城墙外东、西、南三面的护城河都消失了,东门、西门和南门外边的三个石板桥也就随着拆毁,不见踪迹了。三个关村外的石板桥,也已经寿终正寝。西关村外的石板桥,早在六十年代就因修建津蓟铁路使河流改道而拆除了;东关村外和南关村外的石板桥,也因排水河道的更改和街道方位的变更,而被后来修建的更宽更好的钢筋水泥新桥所取代了。

1978年年以后,城区扩大,先是邦喜公路也避开西关村里,从五里桥村东开辟一条斜路,直接与城墙南侧的原津承公路和邦喜公路重叠路段相通。后来津承公路又避开南关村,从杨园子村南直接向西北方向开辟一条通道,直接与城墙西侧的津承公路相通。并且又把城西和城南的公路改建成城市街道,这样连路旁边沟都看不见了,护城河更无影无踪了。这时期的津围公路、京哈公路和邦喜公路都是沥青路面了,蓟县城里的街道也是沥青路面了。

1993年以后,县里把城区进一步扩大,把城区内津围公路和邦喜公路都建成大街了,公路两侧的道沟子变成了地下排水管道,街道两侧修建了商铺楼房等建筑,这就更看不到城南护城河的遗迹了。

现在,老护城河的遗迹,还能从城西三八水库处反映出来。三八水库大坝前面的西北隅村垂钓园(养鱼池),以及三八水库东面泄洪闸外侧的泄洪道,直到迎宾路与东风路交叉路口北面的大桥北面河段,这些都是过去的护城河老河道。其它部位的护城河河道,则已经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变化,而彻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