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超品小地主
作者:天篷抢亲 | 分类:历史 | 字数:17.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一章 纪铃
扬州府尹祝阳焱觉得奇怪,平常自己的儿子都挺好的。今天他怎么用这种口气跟自己说话?
再说了,买卖秀才这种事能做不能说。
要是传出去被吏部刑官给知道,到陛下那参自已一本。那自己就完了,说不定脑袋得搬家。
于是他训斥道,“此事与你无关,你只需好好读书,准备好今年的秋季的科考就行!”
祝文赋在他父亲子这里得不到准确的答案。又不好说出今日之事,干脆走人。总不能跟他老子说,今天在外面输给这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吧!
……
端午晚宴,纪风提着一坛脊江醇,来到前院饭厅。
纪雨和张氏坐在上席。
纪风紧挨着坐在他们左侧。
“爹!跟您商量个事。”
纪雨用慈祥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儿子。以前这孩子可不会用这种口气跟他说话。除了跟他要银子还是要银子。
“你说,何事?”
“孩儿想给家里添个人口…”
“好呀!是不是想把紫烟姑娘娶进门。为父明天就带着银钱去为他赎身。”
“爹,您想哪里去了?孩儿现在对那个紫烟姑娘没兴趣,以后啊您也甭再提。孩儿说的是小铃铛…。”
“儿呀!你想娶小铃铛啊?也行!不过小铃铛这孩子还小,等过两年她及笄,你们再成婚如何?”
站在一旁的小铃铛,脸上立马就刷了一下,红了起来。少爷!少爷怎么会喜欢我?我可只是一个小丫鬟!
“爹!您能不能让孩儿把话说完?”
“孩儿是这么想的,二娘膝下无儿女,孩儿想让小铃铛认二娘为母。这样的话,二娘有了女儿,咱们纪府有了小姐,而我有了个小妹,一举三不是挺好的吗?”
纪雨考虑了片刻。小铃铛这丫头聪明伶俐,在纪府八年任劳任怨,从未做过出格的事。认他当女儿也不错。
“小铃铛,你可愿意认我为爹,二夫人为娘?”纪雨说道。
小铃铛很想说不愿意!因为认了老爷和二夫人当父母的话,以后就不能在少爷身边伺候了。
自从少爷昏迷醒来以后。她觉得少爷变得很好,不管是待人接物,还是诗词文采都很好。现在她总觉得有点离不开少爷。
“小铃铛,还愣着干嘛?快跪下磕头。”纪风半拉着把小铃铛带到纪雨夫妇跟前。
“少爷!哪…哪以后谁伺候你啊?”
纪雨哈哈一笑,“你放心,我再去买个丫鬟伺候少爷就是了。”
纪风也笑着说道,“我现在已经学会穿衣服了,不用人伺候。”
“要不…以后还是奴婢来伺候少爷吧!”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纪雨想不通,小铃铛这丫头情愿当个伺候人的丫鬟,都不愿意当纪府的小姐。
张氏刚才火热的心这儿又凉了半截。这败家子好不容易替自己着想,为自己找个女儿。哪曾想到这个女儿竟然不愿意叫娘。
唉!命苦啊!
“要不,奴婢认老爷和夫人为义父义母,以后还住在少爷那边,照顾少爷,如何?”小铃铛的声音越说越小,因为她怕老爷和夫人不同意。
同为女人,小铃铛的小心思,肯定逃不过张氏的眼睛。只不过,小铃铛自己都没意识到,越来越离不开少爷了!
但有个义女也不错。只是以后这义女,估计还是得便宜这败家子。
张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看见夫人同意,纪雨当然没意见,跟着点了点。
“义父义母在上,奴婢给您二位磕头了。”小铃铛说道,跪了下来“梆梆梆”的给他们磕了三个响头。
纪雨摸着为数不多的几根胡子说道,“以后你就不能自称为奴婢了。在你六岁那年,我把你从人牙子手中买回纪府。人牙子告诉我,你是他们捡来的,不知道你的父母是谁。只知道当时你手上带了个小铃铛,所以就随口叫你小铃铛。”
“现在你既然认我为父。以后就随我的姓,叫‘纪铃’如何?”
“谢谢义父!”小铃铛再次磕了个头。
张氏站起身来,拨下头上的金钗,“这是你义父娶我的那天,送给我的,现在,义母就把它赠予你,当见面礼。”
“义母,这太贵重了,奴…女儿不能收!”小铃铛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这可是金钗,很值钱,哪能收!
她看了看纪风,想向少爷求助!
“给你就收下吧!以后多孝敬娘就行。”纪风觉得收点见面礼,应当的。大不了,他这当哥的,回头再给她孝敬回去就行。
“谢谢义母!”小铃铛这才收了下来。
纪风把酒坛打开,倒好两杯,“小铃铛,给义父义母敬酒。”
香!纪雨吸溜着鼻子,“风儿,这酒…”
“新法酿制,比较烈,您两位品品。”纪风说道。
“容易呛到,小口一点”小铃铛补充道。
可惜,小铃铛还是提醒晚了。
只听两位双双被呛得咳嗽起来。
尽管如此,纪雨还是赞道:“好酒!”
“此酒刚酿出来,酒气较重,比较呛喉。需在地下埋一段时日,才能去除酒气。所以孩儿令贾管家,作人挖地窖,把酿好的酒全藏在地窖里,等一个月之后再拿出来卖。”
“到时此酒更加香醇,但入口却不再烧喉,更为柔和。喝起来就不易呛到!”纪风说道。
“那到时是不是有段时间酒庄无酒可卖?”纪雨问
“是的!但您无需担心,到时此酒肯定能大卖。因为咱们的新酒在杨州城独此一份,有可能在大唐都是独此一份。”
“但在新酒上市前,孩儿得给新酒包装,并先行推广。”
“包装”纪雨能听懂,但何为推广!?
“就是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咱们纪氏酒业,有了这种新产品。”
“噢!”原来如此,纪雨点了点头。
“五月初八,知府在望江楼晏请扬州城万亩及以上的大地主。咱们纪家也在被邀请的行列,要不咱爷俩带些过去推广推广。”
“爹!您真有商业头脑!一点就通。确实是个好机会。”纪风笑道,“但知府为何要晏请我等平民,难道他有所求!”
“没错,知府确实对咱们这些地主有所求。”纪雨叹了口气,“皇上规定,对于粮税是十收其一。但大唐连年征战,这些税粮哪够朝廷使用。”
“于是朝廷的官员充当说客,希望我等大地主多捐一成。而淮南道是大唐的粮仓。单产量在大唐也是最高。所以每年朝廷都会派官员到扬州来坐镇。”
“美其名曰:视察民情。实则监督收粮。”
听说单产量在大唐最高,纪风来兴致了。前世水稻亩产达到一千公斤,小麦亩产也达到八百公斤。就是不知现今大唐的产量如何?
“爹!咱们家的水稻和小麦达到多少?”
“小麦好点亩产能达到三百斤,水稻稍微差一点,亩产二百八十斤左右。”
这个数据把纪风吓了一跳!咋可能呢!就这,还说是大唐产量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