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作者:边塞man | 分类:历史 | 字数:43万

王闰之写诗

书名: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作者:边塞man 字数:1359 更新时间:2024-11-24 11:24:23

不久,苏轼离开了黄州。很快,他接到了朝廷新的任命:去汝州做知州。

王闰之自己养蚕,缫丝,为苏轼做得一套正装派上了用场。做太守,就要有一件像样的官服(在整个封建时代,绝大多数情况下官员的官服需要自己去做)。

在苏轼担任汝州知州期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王闰之女士身上潜藏了多年没有被发现的艺术细胞。

一天晚上,庭院里梅花盛开,而此时,中庭月色正清明,王闰之叫苏轼请他在汝州做官期间的亲朋密友来家里,一起在梅花前饮酒作诗,不过,倒是客人还没来,这位官太太提前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几句诗(不能算作是一首诗),王闰之开口之前,苏轼的胃口算是被吊足了,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整天只会干家务活的家庭妇女竟然会写诗!

不过,王闰之倒是特别会造势,先是谦虚一番,对苏轼说:“诗写得不是很好,官人(注意这个称谓的改变)别笑话我。”

苏东坡洗耳恭听,不过,此时的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王闰之的这几句诗到这时候才千呼万唤始出来:“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官人,你觉得我这诗写得如何?”王闰之满怀期待的上前询问。

苏东坡拍案叫绝,娘子,到现在我还真的不知道你懂诗,竟然还会写诗。

接下来王闰之回复苏轼的话让苏轼感到格外温暖:首先,我有幸成为官人的娘子,跟着官人一起练书法、读书,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另外,官人你名声在外,坊间一度疯传苏大人家的书童考试之前不用复习都能考个秀才,我写一首小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什么叫文化自信,往小了说,这就叫文化自信。

不一会客人来了,苏东坡赶忙把王闰之这几句大作拿出来炫耀一番,苏轼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当然,我们不排除有逢场作戏,刻意逢迎苏大人的成分在里面,因为,表面上一看,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这就是一句不折不扣的大白话,不过,细细品读,你最终还是能读到其中的诗意以及其中的悠长韵味。

这与那些本就是大白话,而且一点韵味都没有的诗是截然不同的。像这样一类诗,比如说赵立华女士的“梨花体”,再比如说我高中老师在讲解诗歌时所提及到的他的同学写下的诗“大海啊,齁咸。”像这样的诗,食之无肉,弃之却一点也不可惜。

王闰之的这首诗是有用的,至少她的诗抛砖引玉,激发了苏东坡的灵感,让苏东坡在这几句诗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首词: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轻烟薄雾,怎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减字木兰花》?

不过,大多数读者也许根本想不到,王闰之随口说出的这几句诗,不光给与苏轼灵感,还间接的影响到革命领袖毛先生的诗词创作。

你是否还记得“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你会不会很快就发现毛先生写的不似春光,是苏轼不似秋光的反其意而用之?江西诗派有一条法则:写诗作文要无一字无来处。毛先生必然是读过东坡先生的这首词,凭空创造出这样佳句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几乎为零。我想,这毛润之,倒是与一千年前的王闰之有几分心有灵犀。而追根溯源,这句诗的由来恰恰是王闰之随口说出的那几句诗。这也可见,王闰之女士却是了不得,说到写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乾隆皇帝写了四万多首诗,而又有几个人因为乾隆的诗得到灵感,写下不朽的、人人争相传颂的诗作词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