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的姑父叫朱棣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分类:历史 | 字数:109.9万

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财高手

书名:我的姑父叫朱棣 作者:青史尽成灰 字数:3195 更新时间:2024-11-06 03:46:04

面对金灿灿的狗头金,哪怕是夏原吉,一颗道心,都怦怦乱跳,情难自禁。

财帛动人心,果然没错。

“让赵王通过邸报,宣扬天下吧!”

夏原吉点头了。

他这一同意,就显示出了身为朝廷两大巨头的恐怖之处。

蹇义执掌吏部,管理百官,但人活着就是为了钱,夏原吉就是财税系统的头儿,他就是管钱的。

大明朝一半的命脉,捏在人家手里。

其实仔细瞧瞧,督察院、六科廊、锦衣卫,包括徐景昌执掌的平章院,都是为了监督几个真正干事的衙门。

换句话说,老夏才是真正掌握了执行权力的那个。

他一点头,应天,北平,其余的十三个布政使司,全都动了起来……辽东有金矿,有巨大的财富。

想要发财,就去辽东。

朱高燧的邸报,只能在主要城市里面刊行,想要深入乡村,还要看各级衙门的。

因此很快各地就多了许多告示。

还有专门的人,站在村头城门,给百姓阅读讲解、

其中最用心的竟然是山东,他们不光贴出了官方告示,还把邸报也贴出来了。

有官吏下去,到各个乡村,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宣讲。

山东巡抚袁纲,布政使左雨田凑在一起,稍微商议之后,左雨田就决定,他亲自前往各个州府,率先示范,劝说有志青年,北上寻宝。

袁纲道:“如此就要辛苦你了,不过我还有个打算,就是能不能将大牢之中的犯人,发配辽东,让他们去淘金?”

左雨田顿了下,“中丞打算奏报天子?”

袁纲下意识道:“不是应该送去应天吗?”

左雨田笑道:“如果送去应天,往返之时,只怕山东已经落后于人矣!”

袁纲怔了下,哈哈大笑,“你这个状元公,是真的半点不像个书呆子……要不这样,你先下去摸清楚,到底有多少犯人,那些能去辽东,伱先把这些人都调去河泽等地,只要朝廷恩准,立刻就坐船北上。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到后面。”

左雨田大笑着点头,“放心,谁也挡不住咱们!”

这两位掌握山东大权的文官,迅速达成了共识。

在他们看来,淘金多少,还在其次,毕竟那是户部的事情,他们真正在乎的是能把一些讨厌的人,彻底送走。

譬如说那些藏在山海之间的蟊贼草寇。

前面都说了,因为靖难的主战场是山东,地方上有许多土匪,甚至还有白莲教的闹事。

袁纲出任巡抚之后,查抄了孔家,最近又把齐王府的田产给收回了。

给百姓授田,帮着流民编户,又赦免匪徒,让他们返回原籍,耕种田地,做个老实的百姓。

可以说袁纲和左雨田的举措是有效的。

他们大大降低了山东的匪徒数量,还顺便改善了民生,山东百姓,交口称赞。

但是事情到了最后,两个人也面对难题,没法解决。

其一,毕竟还有些顽固的匪类,他们作恶多端,杀人越货,无所不为。身上背负累累血债……这样的人,无法赦免。

其二,就在抑制豪强,铲除大户的时候,少不得要抓许多人。

现在这帮人都在大牢里面押着,他们之中不少也通着朝廷官吏,因此弹劾袁纲等人的奏疏不断。

所幸朱棣庇护着他们,平章院也盯着,朱高炽更是清楚怎么回事。

但是久而久之,事情就不好说了。

许多冲在最前面的能臣干吏,往往不会有好下场。

从你身上得到好处的人,未必会出全力保护你。

那些被你伤害了利益的,一定会咬牙切齿,拼了命置之死地而后快。

偏巧随着年头过去,你的功劳也渐渐黯淡,被人们遗忘。

到了那时候,那就真的不免卸磨杀驴了。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非常关键。

把这帮人全数发配辽东,不留后患。

“老乡们,父老们……山东土地贫瘠,人丁滋生,越来越多。守着一亩三分地,想不挨饿都难。现在天赐良机到了,辽东有金子,淘金归来,发家致富,光宗耀祖啊!”

“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江洋大盗,身上背着人命,只要愿意前往辽东,过去的事情,一笔勾销。”

“乡亲们只要去了,几年之后,衙门招募官吏,优先录用啊!”

最后这条可要了命了……你发多大的财,山东爷们未必看得上,但是能当官,吃上皇粮,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半点不能含糊。

消息传开之后,很多人家都动心了。

这里面有原来的卫所军户……根据朝廷最新的政令,已经取消了军籍,原来的卫所官还能入武学,普通的军户则是可以拿到土地,做个普通人。

但总有人不甘心,比如登州卫的一户戚家军户就动心了。

戚老爹的长子已经去了北平,入了武学,他还有两个儿子,老二一向老实,就留在家里,守着这点田产过日子。

至于老三,就去辽东吧。

“到了那边,也不必急着回来。早些年的时候,为父随着凉国公打过辽东,知道那边的情况。别看气候苦寒,但是土地很肥沃,荠麦遍地,是个好地方。能找到黄金就找,找不到,安家立户,繁衍生息也好。”

戚家三爷点头,“儿子明白。”

两天之后,他带着行礼,外加一包家乡的土,就踏上了前往辽东的道路。

随着他一起走的,还有不少乡亲。

这些人普遍是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如果稍微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共同的特点,他们普遍是洪武十五年之后生人。在经历元末动乱之后,进入休养生息阶段。

如果是洪武元年生人,到了洪武十五年,足以当爹了。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大明立国的第二代。

到了他们这一代人,很明显的,土地就不够用了。

山东还是因为靖难之役闹的,人丁减少了许多。

但即便如此,也有些人感觉到了压力。

人口不停增加,土地可没有增加。

爷爷辈尚能过得富足,到了父辈就只能求个温饱,到了孙子这一代,八成就要挨饿了。

老百姓虽然弄不清楚这背后的道理,但是生活压力实实在在,谁也不敢马虎大意。

既然有机会,朝廷有这么支持,去搏一个富贵,也理所当然。

因此消息传出来,光是从山东前往辽东的,就有七八千人之多。

“实际数目远不止这些。”夏原吉哼道:“老夫已经接到了莱州等地的密报,有不少人直接坐船渡海,进入辽东。为的就是绕过朝廷控制的山海关,省去五十两银子。”

徐景昌道:“老夏,既然如此,你准备派人监督不?”

夏原吉笑道:“为什么啊?”

“那可是一个个行走的五十两啊!你能允许有人逃避税费?”

夏原吉哈哈大笑,“我说定国公啊,你当老夫是傻子吗?他们能躲得了一时,但躲不了一世。放心,我早有安排。”

“你是怎么安排的?”

“老夫已经在辽阳和沈阳设立户部钱庄。”

“户部钱庄?你甩开汉王了?”徐景昌惊问道。

夏原吉笑道:“你当老夫那么笨吗?看了好几年了,居然还不明白?这回啊,我要把淘金的收获,全数拿到手里。”

“老夏,你准备怎么干?”

夏原吉笑道:“这还不容易,凡是淘到了黄金,只要存进户部钱庄,我就给相应数目的宝钞,而且还保护他们的安全,想回家有人护送,想留在辽东,我给便利。丝毫不用担心,他们的钱会被拿走。”

徐景昌直接哼道:“老夏啊,还不担心啊?你明明都把钱拿走了!”

夏原吉哈哈大笑,“有吗?我不是按照市价给了宝钞吗?要不我再给点利钱?”

徐景昌算是无语了,这老夏是真的变坏了。

金银这个东西,作为货币的压舱石,是完全可以膨胀起来的。

一两银子作为本金,就能发相当于十两银子的宝钞。

所以要说淘金的赚的再多,也比不上朝廷,差着数量级呢!

但是对于淘金客来说,落袋为安。

如果不存入朝廷,那会怎么办?身上携带金沙,一旦被发现,直接没收,还会被扔到大牢里面。

当然了,这还算好的,如果遇上了黑吃黑,那估计人就回不来了。

你交五十两银子,拿到了朝廷的牌子,属于正式淘金客,全程都能得到朝廷的协助。

没有这个牌子,就不免战战兢兢,而且最后想要存入户部,还要加倍补偿。

夏原吉笑嘻嘻道:“定国公,你看老夫这手段如何?”

徐景昌长叹一声,“老夏啊,你现在算是越来越坏了。你把人心都算计透了。”

夏原吉笑道:“谬赞了,这只是小道而已。距离富国裕民还远着呢!实不相瞒,老夫还有更高的一招。”

徐景昌道:“莫非你要拍卖辽东的采矿权力?”

夏原吉瞪大眼睛,“你如何知道?”

徐景昌道:“汉王靠着丝绸作坊发财,这回有了金矿,你岂能不如法炮制?”

夏原吉大恸道:“定国公啊,你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当年你投资汉王……眼下整个朝堂,就属你最有钱!这回无论如何,我也不能错过充实国库的良机!咱们大明,要有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