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作者:自知自明 | 分类:历史 | 字数:109.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八章:老爷子真的生气了。
说到这里,朱瞻基终于给出了自己革新税收制度的方向。
也确实给到了朱棣一个可行的革新方向思路,可是,在朱棣仔细思虑分析之后,却还是皱着眉头问道:“话虽如此没有错,可你小子光说要转移税收的压力到别处,可转移到什么地方?这么多的银子,无论转移到什么地方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啊。”
老爷子很明白,既然说是要转移,那肯定是要有人接盘的,这部分亏空可不会因为谁的一两句话而消失。
听到老爷子这么快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朱瞻基顿时又笑了起来:“爷爷,看来您说您有处置那些政务的能力,并不是在开玩笑啊。”
见朱瞻基这小子到如今还在跟他扯淡,朱棣这次是真急眼了:“臭小子,从现在开始你要再多废话一句,便罚你小子待在这乾清宫里三个月,一步不能出!”
瞧着老爷子那前所未有的认真模样,朱瞻基是真怕了。
眨眼的功夫,那脸上的玩笑模样便立刻消失不见,然后一本正经的快速说道:“要说转移到什么地方,就得先想想,应该转移到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地方可以承受这些赋税的压力而不会被逼急了造反!”
顺着朱瞻基的思路,朱棣还真仔细的想了想,可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什么人群会甘愿的接下这么大个亏空?
纵观整个大明朝,百姓阶层肯定是不可能承受这部分亏空的,因为如今本就是他们在承受。
那还有什么人呢?
皇室?
不行。
也承担不起。
大臣?
如今大明朝实行的是低薪制度,如果没有外快,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都达不到,如果这么做不是逼他们辞官或者贪污吗?
那还有什么人呢?
若是放在唐宋,还能杀几个代表世家的大臣,通过抄家来获得一些短暂的收益,可大明朝沿自元朝,所谓真正有世家底蕴的都跑回了草原上。
加上他爹朱元璋在执政的时候重农抑商,通过这种极端的政策让大明朝的所有劳动力集中在了农业食物的生产上,短时间内便解决了粮食不足的现状。
可是,弊端也很明显,商业的发展极其萎靡。
哪怕是在元朝,商税也是朝廷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可到了他大明朝,商税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等同于平白少了一大部分的税收。
同时,也让大明朝的商人群体极少。
如今想要转嫁这些税收的压力,一时半会还真挑不出什么合适的人群来。
就当朱棣皱眉思考的同时,一旁的朱瞻基也继续开口了:“其实想要找到来承担这部分亏空的人群,方法很简单,首先就要找到大明朝什么人最有钱?”
说到这里,朱瞻基还笑着看向了老爷子,引导性的问道:“爷爷,您觉得大明朝有钱吗?”
听到朱瞻基的问题,朱棣不明白他这么问的意图,但还是如实说道:“自然是没钱,若是有钱,你爹在监国的时候也不会对爷爷出征北境的决定各种反对了。”
可朱瞻基却摇了摇头,道:“孙儿倒是觉得大明朝很有钱。”
眼瞅着朱棣那不解的目光,朱瞻基笑着解释道:“其实衡量一个国家有没有钱,不能简单的仅靠户部收缴上来的那些赋税来看,要看这个国家内部生产制造的产品,也就是粮食啊,布料啊等等,综合汇算得出。”
“虽然大明朝建立的时间还很短,至今不过两三朝,加上爷爷这一朝喜欢办大事,消耗了不少的银钱,但是,自从我大明建立以来,太爷爷便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整个大明朝在太爷爷治理的几十年里,可以说已经完全从元末的战乱当中走了出来。”
“民间百姓所出产的粮食等等物资,完完全全足够我朝的用度,加上这些年在爷爷您和我爹的治理下,大明朝的综合国力其实一直是在上升的,国内的各种物资也在不断的积累,可这些银钱去哪了呢?”
“若是放在历代王朝,朝廷会通过赋税、服徭役、铸币等等方式,将这些国力一点点的拿到朝廷的手中,汇聚天下百姓的力量来做大事。可是我朝呢,铸币不说了,几乎跟没有差不多,赋税也收的不是太多。这就好像百姓家里种地要积蓄地力是一个道理,涨一茬韭菜,就割一茬。”
“可是我朝在太爷爷和爷爷您的爱民心切下,割韭菜的速度显然是跟不上浓郁地力所生长的韭菜速度。”
“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藏富于民。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原本该属于百姓的财富,并没有落到百姓的手中,就好像我们家种的韭菜,自己舍不得割,却压根没有积攒下什么地力,这些生长出来的韭菜,也就是财富去哪了呢?”
“士绅!”
“这同样是我朝税收制度的一个弊端,虽然免除那些士绅的赋税也确确实实促进了读书人的增长,可弊端却太过大,大到整个大明朝都承受不住了。”
“爷爷您想,百姓种地要缴纳赋税,不光要缴纳人头税,还要缴纳地税,也就是你有一亩土地,就要缴纳一亩土地的税收。而那些士绅呢,他们不用缴纳土地税,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收购原本在百姓手中的土地。可百姓呢,仔细的算了算账后发现,一年在缴纳了土地税和人头税后,自己一年耕耘下来的粮食竟还留不下多少。”
“还不如将这些土地卖给那些士绅,然后自己再给那些士绅种粮,这样一来,他们劳作的收益足以缴纳人头税,还不用缴纳土地税,更能多一笔卖土地的钱,最关键每天做的事情跟原来并没有区别,都是种地。”
“换做爷爷您,您还要种自己的地吗?肯定不种啊!”
“可放在朝廷这里,本该收的税收成了那些士绅的赚头,舍不得用的地力,也成了那些士绅们的赚头。”
“所以孙儿说,大明朝其实不穷,甚至强过历朝七成的朝代,只不过穷的是朝廷,富的也不是真正的百姓,而是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