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隋之际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 分类:历史 | 字数:136.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79章 出城约战
第380章 出城约战
“明公,如今洺、魏二州将士的家眷日夜在城外呼喊,扰乱人心。
“我等又不能派兵驱赶,常有士卒趁夜吊出城外,投奔崔逆。
“若是继续困守邺城,谁也不清楚洺、魏将士是否会私开城门,引叛军入邺城。
“为今之计,只有集结相州精锐,出城与崔逆决战。
“若能得胜,危局自解,还请明公应允。”
相州总管府司马冯孝慈进言道。
司法参军吕玉,仪同三司侯莫陈乂随即附和,三人在前来请战之前,就已经有过商议,自然不存在分歧。
而相州总管李景愁眉不展,他也知道冯孝慈说的是实情。
崔澈这两天一直在让将士家眷在城外呼喊,李景对此实在是束手无策。
有叛军骑兵护卫,李景无法派兵出城驱赶,更不能下令让守军朝城外射箭,将那些呼喊的妇孺给射死。
真要这样做,只怕洺、魏二州将士立即就会调转弓矢,倒戈相向。
也就是崔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驱使洺、魏二州妇孺攻城,否则李景还真不知道这城池应该怎么守。
当然,即使崔澈没有这么做,李景也觉得邺城是守不下去了。
正如冯孝慈所说,不仅要防着城外的叛军,更要防范城内洺、魏二地的将士给崔澈做内应。
这样的情况,哪怕是李景麾下以守城见长的侯莫陈乂,也没有破解的办法。
如今崔澈以洺、魏二州妇孺瓦解守军士气,也正应了当初李靖的推断,终于让李景相信了李靖的清白。
李景清楚,除去出城决战以外,唯一的破敌之法,或许就是李靖所献,偷袭毛州,毁掉崔澈囤积在馆陶县的物资,只是事到临头,却因为赵仁明的挑拨,而放弃了这一计划。
这让李景悔不该当初,他立即派人前往李靖的住所,邀请李靖前来议事。
打算利用他对崔澈的了解,一起商议出城决战的具体事宜。
但是李靖却向使者推脱有病在身,拒绝前来。
吕玉不悦,他请命道:
“明公,这李靖分明是在装病,不愿为明公出力,既然不与我等同心,又与崔逆交情密切,此人不能留,吕某愿为明公除之。”
李景一声长叹,摇头道:
“罢了,他一心为我谋划,终究是我受了别人的挑拨,对他心怀猜疑。
“既然是我有负于他,又怎能再去害他的性命。”
李靖并不清楚自己逃过了一劫,但也许就是知道李景的为人,笃定他不会害了自己,这才推病不来。
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李靖不来,李景麾下还有三员大将,冯孝慈、吕玉都、侯莫陈乂都是才能出众之辈。
过去李景领兵作战,只是专注抚慰将士,军中大小事务,尽数交由三人处置,他们也从没有辜负过李景的期望。
今日,李景又一次将重任交给了冯孝慈、吕玉都、侯莫陈乂,由他们全权筹划明日出城与崔澈决战。
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了,越晚一天,将士们的士气就要低上一分。
最终,三人议定,明日由他们三人领相州兵三万五千人,卫州兵一万五千人,共计五万步骑出城,剩余相州兵五千跟随李景留守邺城。
至于洺州兵于魏州兵,无论如何是不敢用了,只能期望借助李景往日的威信,来震慑住二州将士,不使他们在胜负分明之前,在城中生乱。
而作为使者,被派遣出城的便是李景部将赵什柱。
赵什柱得知这个差遣的时候,在心里将李景变着法来骂,他老早就知道李景瞧不起自己,才会让他去作为使者向崔澈邀战。
要是去别人的营寨,或许还会派遣倚重之人,打着不斩来使的旗号,伺机查探虚实。
但崔澈是出了名的使者一进营就得蒙住眼,非得进了帅帐才能取下眼罩,又能查探什么虚实。
李景派他去,就是传个信而已,至于崔澈是杀,还是扣留,或者放回邺城,李景都不在意。
赵什柱才被吊下城墙,没走几步就被哨骑捉了,本以为他是前来寻找家眷的洺、魏二州将士,听赵什柱自报家门,才知道原来是邺城派了使者拜营。
还是老规矩,赵什柱被蒙上了双眼,当他的眼睛重见光明的时候,也望见了帅位上的崔澈。
“我当使者是谁,原来是赵柱国,可是李景要开城请降,派赵柱国来与我商议?”
赵什柱恭恭敬敬道:
“燕公当面,不敢称柱国,李公派赵某前来,就是想与燕公约定明日巳时正刻(上午十点),与燕公在城北一决雌雄。”
崔澈笑道:
“李景莫非是想着明日约我决战,以为崔某今夜就会放松警惕,好来袭击崔某大营吧。”
话音刚落,帅帐内就响起了哄笑声。
赵什柱赶忙解释道:
“论及劫营,燕公堪为当世第一,我等又怎敢班门弄斧。”
崔澈摆手道:
“赵柱国谬赞了。”
随即又疑惑道:
“莫非是李景麾下无人,区区传话使者,居然要让正二品的柱国来担当。”
一听这话,赵什柱便忍不住抱怨道:
“李景高风亮节,赵某又怎能入他的眼,也就只有燕公还记得赵某身居柱国之位,不似那李景,将我呼来喝去,使唤犹如奴仆。”
听见赵什柱直呼李景姓名,崔澈嘴角流露出一丝笑容,却又立即敛去,只听他惊讶道:
“赵柱国又有何罪,堂堂朝廷命官,竟然要受此屈辱。”
赵什柱闻言,叹息不已。
他这个柱国的官位,是靠姐夫虞庆则的性命换来的。
当初他与虞庆则的小妾私通,担心被姐夫发现,于是先下手为强,诬告虞庆则谋反,最终虞庆则被处死,赵什柱也得以超额提拔,被授予柱国一职。
也正是因为这一出,李景总是瞧他不起,但赵什柱自己也有苦难言,若不是杨坚暗示,他又有什么胆子去诬告朝堂四贵之一的虞庆则。
正唏嘘时,只听崔澈感慨道:
“我曾与虞庆则颇有过节,本要亲自出手整治他,不曾想赵柱国却为我代劳。
“世人都说赵柱国陷害亲戚,但要虞庆则死的人,分明是先帝,赵柱国是为先帝背了骂名。
“代人受过,更被同僚排挤,崔某实在为赵柱国感到不值。”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