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周隋之际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 分类:历史 | 字数:136.9万

第333章 调兵遣将

书名:重生周隋之际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字数:2162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03

第334章 调兵遣将

此前,崔澈征讨契丹,出发前还特意与麾下将士强调纪律,出塞后,需得严肃军纪,不许掳掠人畜。

但这一次东征,崔澈一点也没有标榜仁义之师的想法。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八,幽州道行军元帅崔澈派遣东突厥叶护都速六为先锋,领突厥三万步骑率先东出。

隋军、奚族将士紧随其后,相继渡河,与契丹军队在老哈河东岸会师。

崔澈并未将四族军队打乱,重新编制,真要这样做,需得花费很长的时间让将士们彼此熟悉,重新形成战斗力。

毕竟在战场上,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一个陌生人。

只不过崔澈还是往其余三族派遣了使者,负责替他传达军令。

其中,魏徵被派往奚人军中,跟在阿会鲁苏的身边。

魏徵在安平县看完了崔澈家中万卷藏书,经由崔澈举荐,二十三岁的魏徵通过了吏部考核,如今任职记室参军。

他此前虽然贫苦,但终究是出自巨鹿魏氏,自身才学出众,又有崔澈的举荐,起步就是正七品其实也不算夸张。

魏徵并不是派去阿会鲁苏身边最合适的人选,只不过崔弃疾被崔澈送去了契丹军中。

四族联军究竟由谁统领,其实根本就没有争议,就算崔澈执意让贤,也没有人敢坐这个位子。

但契丹军中的主将人选,就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八部酋长都知道,崔澈有心挑选一位至少是名义上的契丹之主,他们八人之中,谁能被选上契丹军主将,基本就能内定,在将来成为契丹的王。

要是平时,那也罢了,这么紧要的问题,谁又愿意让步。

眼见八人争执不休,崔澈无奈,只得派遣其子崔弃疾担任契丹军主将,这才平息了争端。

崔澈考虑到崔弃疾年少,再怎么天资聪颖,将十万契丹步骑教到他的手中,也放心不下。

于是派遣大将王当万随行,暗中叮嘱,若是崔弃疾不遵号令,鲁莽行事,立即将他拿下,押回隋营。

崔弃疾这家伙是有过前科的,崔澈也担心他又犯了老毛病。

实际上,崔澈全然多虑了,崔弃疾看向苦着一张脸的王当万,笑道:

“王将军莫要为此烦恼,此前我违背阿爷军令,只是我的职责无关紧要,如今阿爷将十万契丹步骑交给了我,我又怎敢自作主张。

“况且,我能统御契丹军队,全凭我是阿爷的儿子,否则八部酋长,谁又会心服于我。

“若非阿爷的军令,他们也不会遵从。”

王当万好奇道:

“公子是怎么知道燕公的嘱托?”

崔弃疾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闭口不答。

他心道:

‘难不成我还能说,你王当万勇冠三军,却无智谋。

‘让你跟在我身边,肯定不是给我出谋划策,无非就是为了看管我,若我自行其事,就立即将我制住。

‘再者说了,你那心事如今都写在了脸上,我能不知道么。’

总之,王当万算是松了口气,崔弃疾愿意配合,那最好不过。

他也担心自己真的与崔弃疾发生冲突,而崔澈又在事后原谅其子,那与崔弃疾的仇,可就结大了。

如今的崔弃疾,心里想的不再是冲锋陷阵,而是要辅佐其父创业,心态上的成熟,自然不会再干出将房玄龄绑在营帐里,自己偷偷跑出杀敌的蠢事。

而被崔澈派往都速六部的,则是麦铁杖之子,备受崔澈喜爱的麦孟才。

都速六举族相投,妇孺如今都被安排在了燕州,而库莫奚的妇孺也已经迁往了燕地,族中丁壮尽出,老弱自然要去往隋境,暂时寻求庇护。

免得跟当初劫掠辽西的契丹人一样,自己在围营州,老巢却被人给掏了。

只有契丹八部的老弱妇孺跟随崔澈东出,他们在房玄龄的管理下,为大军放牧牛羊。

崔澈一如既往,将后勤重任托付给了房玄龄。

而房玄龄也不负他的期望,短时间内,就学会了契丹人的语言,将契丹八部妇孺与老弱,管理得井井有条。

崔澈不由感慨,不愧是在大唐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能够位列四大贤相之首。

三十余万联军会师后,崔澈继续以都速六为先锋,各部有序东进。

与此同时,高句丽也在做着战争准备,只不过这一次,高元并没有亲自领军前往辽东城。

高颎虽然有平定尉迟迥,灭亡南朝的功绩,但是在塞外,声名实在难与崔澈相媲美。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又何况是君主。

高元派遣北部耨萨领兵十万驰援辽东,又命乙支文德辅佐王弟高建武前往辽东城,主持辽东防卫。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记载:高句丽本有五部,为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这五部就是高句丽的主体民族构成,高句丽王原本出自涓奴部,后来涓奴部衰弱,王族从此出自桂娄部。

岁月流转,五部名称屡有更迭,到了如今,也被称为内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

而北部耨萨,也可称作北部大人,宰相渊子游便是东部大人。

此次崔澈所要面对的,就是高句丽西、北两部大军。

倒不是高元不愿意派遣更多军队应战,譬如南部、内部就还得防备新罗、百济,东部军队也有自己的任务。

高元在调兵遣将,积极备战的同时,使团肩负着离间杨坚与崔澈这对君臣的重任,也早早离开了平壤,抵达了辽东。

此时的辽东,已经在西部大人的命令下,坚决地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周边的民众拖家带口,尽数润往城中。

当使团离开辽东城的时候,城内已经是拥挤不堪。

乙支文德与高元之弟高建武领着援军抵达辽东城后,乙支文德迅速向高建武建议将大部分民众迁往内地,只保留部分人协助守城,供应后勤即可。

但也只是迁走了少量民众,乙支文德就已经接到前线告急,隋军沿东辽河东进,正伺机南下。

乙支文德庆幸道:

“还好使团先走一步,不至于困在辽东城中。”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