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作者:五与六 | 分类:历史 | 字数:24.9万

第142章 入狱

书名: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作者:五与六 字数:2640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02

第143章 142.入狱

听到朱见深的问题,李贤顿时心里有几分不愿。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陛下难道不懂吗。

不论陛下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荆襄叛乱,都绝不能收荆襄官员的土地,凭什么收。

荆襄是发生叛乱,并未全部沦陷。

陛下这是一步昏招,让荆襄官员寒心。

朱见深要将荆襄官员土地一起收回来然后按每家情况分,这显然是有些问题的。

不愿意被朝廷回收土地的官员甚至可能会集结伙同流民造反。

后果朱见深想到了。

尤其荆襄土地,官员士绅流民的土地一齐收。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呢。

这里面包含荆襄藩王,襄王的土地和庄田。

正统元年迁到襄阳府的朱瞻墡。

当年梁庄王朱瞻垍就藩安陆后,因无子国除。

梁王府的郢田宅园湖,都赐给了襄王府,田地现在依然在安陆,但都在襄王手里。

襄王手中的土地和财产可以说占了荆襄大半。

这是在挖自己家亲戚的利益。

朱见深并不傻,他也没办法。

襄王的利益和大明王朝能够今后续命,朱见深选择为自己皇位续命。

荆襄叛乱,是个好机会。

借平定叛乱的大义来实施。

虽然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阻挠甚至在外人朝臣看来昏庸的举动。

对朱见深来说,这次借荆襄叛乱这股风,是整治荆襄土地最好的时候。

反正都在叛乱,军队已经去了。

镇压一个是压,镇压两个也是压。

别说什么藩王会响应襄王,毕竟朱见深不是一次割除,而是只针对于荆襄这地方,只能襄王的土地倒霉了。

一旦荆襄叛乱平定,安稳下来,后面再想解决荆襄土地,那才是真的在湖水投石子,引起大波澜。

不如借朱永,赵辅的大军在荆襄。

先拿荆襄做试点。

这样看起来不合适,但相比今后来说,就是最合适的机会。

目前要做的只是说服朝中这群老家伙。

刘吉平时是属于不爱出头,今天听着这话,脸黑了,太荒唐了,尤其是收士绅官员的地。

陛下只会收官员土地,有本事将襄王府的也收了啊!

就在这时,朱见深注意到他。

“刘卿,朕看你有话说。”

朱见深看着黑脸的刘吉,表情淡淡的问道。

刘吉沉着脸,缓缓的开口说:“回陛下,臣想问陛下,襄王府的土地陛下收还是不收,若陛下收,臣刘吉无话可说,若不收,荆襄官员土地,其实也不该收。”

听到刘吉的回答,朱见深笑了。

盯着刘吉看半天,他知道自己等着人提问的点算是借刘吉的嘴说出来了。

不论刘吉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他说出这样的话,就已经足够。

原因是朱见深想让众人看看,自己身为皇帝连叔爷的地都收,这就已经是大义灭亲了。

刘吉这么说,李贤和彭时,商辂等人肯定不愿意,你凭什么能代表我们几个说出这样的话,你今天是在给陛下做台阶吗。

我们都是内阁的,伱说只要陛下连襄王府的土地都收,你就无话可说。

那我们呢,卑鄙小人,你也算是内阁的代表,万一陛下采取你的意思,那我们的意见怎么说?

这是让他们难堪!

刘吉其实也委屈,他心里觉得陛下肯定会维护藩王,因此会格外开恩不收襄王府土地,所以才大胆这么堵陛下的嘴。

毕竟自太祖时起,藩王有优待。

果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都符合李贤和商辂,彭时等三人的猜想。

朱见深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襄王的土地,朕也要收,再按他们府里的实际开支进行分地。

为大明安稳,百姓安居,襄王会理解朕的,毕竟襄王的贤名无人不知。”

至于如何摆平襄王,是后面的事。

刘吉听完朱见深的话,头大起来。

陛下还真敢说,竟然真要把襄王府的土地收掉。

土木堡之变后,土地兼并成了大明空前鼎盛的事,皇室亲王,官员,宦官以及各地地主开始大量吞并土地,建立皇庄和官田。

1489年,大明皇庄官田只有多顷,到1514增加顷,25年增加两倍,1521年增加到顷,七年里猛增4倍。

正统年间,百姓部分田赋折银来收取,四石粮折银一两,到成化时每粮一石,征银一两。

地主士绅又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赋役,把重担转嫁到百姓身上,更为严重的是,实行陪纳制,导致里长,粮长都负担太重,跑了。

百姓逃亡越来越多。

吃雁粪,草根,树皮,卖孩子,卖妻子,流民相聚一起为盗。

田地荒废,百姓逃亡。

成化初年,北直隶顺天八府,流民达到多户,72万余口,但最多的还是荆襄,流民百万。

到了弘治初期,朝廷对户籍渐渐失去控制,有户籍的百姓锐减,比明初少了七百多万。

嘉靖朝,因为倭寇骚扰,许多村庄成了空村。到了后期江南不少百姓渡洋去异国他乡生存。吕宋的福建商贩常常数十万,居住不愿意回大明。

甚至南直隶江宁城郊,十室九空。

流民大多数去边陲,地广人稀的地方生存。

李贤沉吟半晌,还是咬牙说道:

“陛下,臣还是觉得,官员士绅土地不能收,请陛下三思。

毕竟此事是动摇天下士人根基,定会惹非议,荆襄官员也会心寒。”

朱见深看着他:“李卿,你说朕收荆襄官员的地,官员会心寒,那你们可又替朕想过,朕是否心寒?

若是他们及早听话,做好百姓需要的父母官,荆襄为何会叛乱,朕大明将士死伤数万,朕难道就不心寒?

他们有何颜面拿着朝廷的俸禄,占着百姓的土地,吃的脑满肠肥,说他们心寒!”

李贤一愣,他这是少有的看到陛下发火。

怀恩低着头,他觉得自己此刻心跳的非常快,在他看来,这一次怕是要出事了。

刘吉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要再做准备,随后在商议,毕竟战乱才始,因为此事涉及的荆襄官员和襄王殿下,定不会同意的。”

这样说,他也是为了自己替自己刚才的话补救,总不能真的应了刚才的话吧,那自己就成了内阁罪人。

朱见深点点头,“刘卿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刘吉松了口气,陛下能听从自己的委婉提议,收回成命就好了。

“这样,这件事的准备就交给刘卿来准备,户部和吏部配合。”

刘吉一愣,他没想到陛下会将这事交给自己处理,不过愣神之后,他连忙躬身:“臣领旨!”

看了刘吉一眼,李贤道:“陛下若执意如此,臣也只有告老还乡。”

你在威胁朕!

自登基起,李贤知道朱见深很多时候都会和他商议大事,这次也只能再赌一把。

朱见深看着李贤,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打,突然手指停在空中,转头对怀恩说道:“怀恩,将李少保送去刑部住几天,什么时候不再告老还乡,什么时候再请他出来。”

商辂还想说什么。

朱见深道:“全都退下。”

彭时和商辂看了眼刘吉,刘吉走出国策殿,心情略微沉重,他知道这一次自己做的事是要得罪同僚了。

回到文渊阁,刘吉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想了半天,最后站起身,出了宫。

文中的部分数据,户部侍郎韩文观点来源于《中国流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