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守村人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259.9万

第950章 人口增加镇转县

书名:大明守村人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2154 更新时间:2024-10-11 10:42:31

第950章 人口增加镇转县

“殿下,臣出外时间长了,回到家乡,还有所不适呢!别处冬天干冷,夏天正常热……”

吃过早饭,王笏守领队伍去看河,流经本地的河多。

宁武关那里有天池,这边于是给起天池河,与湖北的天池河同名,一般都知道五峰山天池。

长白山的天池河流不叫天池河,流下来的水叫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

楼烦镇还有三川河,北川河、南川河、东川河,故称三川,其实还有个西川河。

从岚县出来的岚河,也流过楼烦镇,周围山多,总能汇聚出来小河,包括山泉的小溪。

“咱感受到了,潮湿的热,明明河多,居然还干旱,放眼看去,周围找不到一处好平原。

咱从阳曲县过来,那里地势高的地方,至少上面平,此地全是丘陵。

山大不大、小不小的,种个地就得爬坡,本地烧水泥容易,给山路修上台阶。

咱看了资料,有耐火材料铝矾土,要么开采石头,拿石头来修台阶,感觉更累是吧?”

朱㭎举望远镜看来看去,心中全是地形对经济的影响,没有观赏山水的感受。

里长把本地的资源列出来,山多石头多,各种石头,包括大理石、汉白玉、烧玻璃的石英……

还有金矿和铜矿,不过太难采了,不划算,扔那扔着,留给后人

最多的是石灰石,好好利用下,工业与农业都需要它,包括养殖,用煤烧,顺流运到其他没有石灰石的地方,赚钱。

一个里长趁机说话:“原本县里人还不少,村子有十几个,后来打仗,又发水、干旱,种粮食不好长,一些人举村离开。

真正的村落剩四个,其他的十几户,或几户人家找地方住的倒是多,收不上来田赋,服役也找不到人。

已经撤县改镇,咱属于静乐县,静乐县想过来找人干活,路远,百姓又不听话。

殿下,咱还能变成县不?静乐县毕竟不是楼烦镇,心……”

这个里长说着停住,后面的意思大家都懂,心不是一条心。

智商在线的人甚至知道此里长要干啥,选出来一些县里的官员,从本地选,本地有西才子王希曾,让他当知县。

他儿子正好帮忙,配合其他的军士一起把县给弄好了,还有很多地荒废着,人跑了,地种不过来。

朱㭎露出为难的神色,看自己的二哥:“父皇能答应吗?我还没就藩。”

“问里长。”朱樉也不敢答应,他却知道谁行,当初自己的婚事都让高人给搅和黄了,一个镇变县的问题,算问题吗?

“里长?”朱㭎从善如流,看向里长。

“殿下,需要从其他地方迁徙百姓过来,最好是先帮忙把房子盖妥,两层的砖混便不错。

找人多地少的地方的人过来干活盖房子,盖完房子卖给他们,他们就把家迁来了。

当地的第一产业应该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能够让过来的百姓吃饱饭即可。

经济作物卖钱,增加副食,配合规模化养殖及分散式养殖。 想发展,必须开展煤炭与钢铁的加工工业,化工工业得等咱村技术上来。

铝矾土也不错,将来会大量制造铝,与其他金属再制成合金,用途广泛,村子里就少量用上了。”

里长根本没提难度的问题,他自己也觉得一句话的事情,前提必须叫陛下理解,否则发展不好,下丘村丢人。

跟着过来的官员们再次确定,下丘村里长说话比四个殿下管用,所以……别对四个殿下露出任何不敬的意思,否则……

“好好好,里长想得周全,人口上来了,自然就可以变成县,房子怎么卖?

应天府关键地方的房子都是只租不卖,方便控制房价,只有原来有房子的可以卖。

这里他们盖房子给他们工钱,总不能免费让他们住吧?资源咱可以不要钱,人工费属于额外付出。”

朱㭎高兴了,转头拿南京和应天府外来务工者聚居区比,那边的房子好,新盖的更好,做下水系统、上水系统。

一律租,定价权在父皇手上,以此控制应天府房价。

换到楼烦镇,将来的楼烦县,该如何操作?不懂!

里长摆下手:“殿下,本地的房子不能租,有恒产者有恒心,南京那边的房子没想过让人有恒产,外来的只能跟应天府其他百姓买。

楼烦镇哪里比得了南京?要卖给百姓,分期付款,不要利息,理论上咱们是赔了。

实际上人来了,给他们安排工作,再分地,整体的经济上来,殿下能利用的资源则更多。

他们若是有咱们队伍工匠的本事,直接送他们房子又如何?”

四个亲王一起点头,好,忽悠,不,真诚对待百姓,允许分期付款,比如五十年?

反正你有了房子,人住在这里,你就得找事情做。

房子收钱只在于告诉人不能不劳而获,没有多少成本,石头和煤是现成的,雇人挖和烧,再盖成房子,便宜!

一般情况下叫人迁徙,需要给地,但不给盖房子,百姓自己盖。

然后个被迁徙的百姓一个收获季节的粮食,还有种子和农具,百姓就拿着粮食过去种地。

前面一些年免收田赋,百姓其实就是看着土地才过去的。

还有一种是没办法,不走就杀,要么提高田赋,让交好几倍,百姓只得背井离乡。

“不能送,本事太差,要拿钱,月月交买房的钱,逼着他们努力做事,否则就把他们的地和房子给卖了还钱。”

朱㭎想到好的办法,月月还,之所以不是天天还,实在是太麻烦了,过来收钱的人能累死。

“月行,按年收,有人会懈怠,必须让他们每个月都要拿出来一些收入还房钱。

其实……房子的定价若是定高一点,可以有利润。

毕竟几十年的话,货币必然会通涨,不可能始终控制在现在的购买力上。”

里长又出主意,价钱喊高,然后说不收利息,实际上利息已经通过房价赚回来了。

“先看看百姓能承受多少,房子太贵,每个月赚的钱不够还,百姓又如何愿意过来?”

朱㭎摇头,他知道里长是告诉他怎么能捞钱,他偏偏不想,他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