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专案组
作者:陈玉福 | 分类:游戏 | 字数:23.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二章
“汪厅长!死者口袋里有一封信!”侦察员把信递到了汪副厅长的手里。
汪吉湟看完后问那侦察员:“这封信你看了?”
“看了。”侦察员低下了头。
“抬起头来!”汪吉湟又问,“别人看了吗?你叫什么?”
“没有……我叫梁一才,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
“你听好了!”汪吉湟严肃地说,“这封信的内容不准对任何人讲!还有,从现在起你到省刑警总队王俊总队长手下帮助工作,未经许可,不得离开王总队长。”
“是!”梁一才这才精神抖擞地说。
汪吉湟又对王俊说:“给他们支队长说一声,借梁一才用一下。注意,信的事一个字不提!”
“是!”
王一凡很委屈,他作为省政府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进行的。
银岭是龙江省的煤炭工业基地,曾经为龙江的经济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近十年的衰败,是有其方方面面的原因的。除了体制、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外,人为的因素也是存在的。这人为的因素就是近十年来,龙江大型民营企业的崛起,淡化了上层领导对国有企业的重视。虽然省里、国家也在不断地向银岭矿区投入了不少的技改资金。可是,投入的多亏损的多。王一凡认为,要想把银岭矿区这一批残破了的船只修理好,关键的关键不是投入多少,而是能不能用好一个企业家。
好多事例都摆在面前:像于涛这样的管理者,充其量就是败家子,你就是给他一座金山,他也会给你败掉的。这些年来,王一凡知道的投给于涛所在企业的资金,就不下十亿元。虽说于涛先后换了几个单位,这些钱也是投给好几个企业的,可这些企业的头都是他于涛。不错,他也购进了不少机器设备。从矿井通风导流的技术改造到地面生产系统的投入运行,等等等等,就花了不少钱。
他任银岭矿务局局长以来,25°大倾角胶带输送机这样的大型机械就安装投入了四套。似乎成了规律了,没有投资前,有些矿还在生产,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后,这些矿反而不能开机生产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一凡反复思考的结果就是人的问题。他早就认定,于涛绝不是干事的料。同样的人,你看人家梁庭贤,八道岭煤矿在人家手里搞得红红火火,也同样上了一条年产量300万吨的采煤生产线,可这上亿元的投资国家没有拿一分钱,全是由企业的积累完成的。人家的生产线一安装就能顺利运行,且干部职工的工资奖金一涨再涨,从1000多元涨到2000多元,去冬今春以来涨到了3000多元。
王一凡决心在改造银岭矿区国有资本、组建大型煤业集团时起用梁庭贤。可是最终为什么起用了于涛呢?还不是因为你于波的缘故,于涛要不是你省委书记的弟弟,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王一凡不回答省政法委陈书记、省检察院万洪山副检察长等人的问话。他反复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听信省经贸委副主任柯一平柯英明的话呢?为什么最终也采纳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穆五元的意见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因为一个原因,那个败家子于涛是你省委书记于波的弟弟。
王一凡记得清清楚楚,省经贸委给省政府打报告成立银岭煤电集团公司时,于波书记还未来龙江上任。开始,好像不只是自己一定要拿下于涛,让梁庭贤上来。银岭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四油也持反对意见。
卢四油在一次会上义愤填膺地说:“我只相信结果,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只有一个,于涛是个败家子。如果我们继续用这个于涛,我卢四油也就成腐败分子了!人家会说,我也被于涛买通了。所以,对于这个于涛,我的意见是:绝不能再用!”
过了一阵子,也还是这个卢四油,竟然也同意让于涛出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了。在煤业集团成立前的最后一次征求意见会上,令王一凡吃惊的是,没有一个人不同意对于涛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