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探案
作者:男人如山 | 分类:游戏 | 字数:45.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二十四章 穿草鞋走进名校的孩子
向婆婆在背街菜市场卖侧耳根的时候,向高就蹲在娘的旁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画,一动不动地画很久,直到娘卖完侧耳根,叫他吃冷麦粑的时候才站起来。时间长了,那块地面的泥土都被他画得低下去一屋。
一个来买侧耳根的大姐见这孩子画得这样专注,又这样可怜,就送给了他一个女儿用过的很旧的画夹,又送了些半截半截的铅笔给他,还带了一迭印着单据之类的字纸。大姐说是她单位用过的公文纸,可以在这些公文纸的背面画画,纸画完了她又送来。
从此,向高有了一个专门画画的画夹,娘在卖侧耳根的时候,他就坐在旁边,头埋在画夹里,用那些半截半截的铅笔,沙沙沙地画画。
从此,这个很旧的画夹就没有离开过向高,向高背着画夹,屁颠屁颠跟在娘身后跑,或蹲在娘身边,头埋在画夹里画画,看不出他画的是些什么……
后来,向高就背着这个画夹,进入了当地的村小读书。
后来,向高读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向婆婆不让儿子在乡里的学校读书了,她想把儿子送到市里最好的学校里读书。
可是在这讲人情关系,嫌贫爱富的社会现实里,一个卖侧耳根的乡下老女人,要让儿子读上市里最好的学校,谈何容易,简直有点异想天开?可是向婆婆不管这些。好在她在背街卖侧耳根几十年,吃过她侧耳根的顾客实在不少。她就逢人便眼泪婆娑地求人给她找关系,死皮赖脸缠着人不放,千恩万谢地希望人家做件好事帮帮忙。可是谁听了都摇头说帮不了这个忙。
终于有一天,一位顾客给她出了点子,告诉了她常来买她的侧耳根的那个白胡子老头,是名校A市二中退休的老校长。
第二天,白胡子老头来买侧耳根的时候,向婆婆就死活不收老头的钱,口口声声叫着老校长,老校长……
老校长说:“向婆婆,你不收钱,我就只有不买你的侧耳根了。你风里来雨里去挖的侧耳根,又走十几里山路背到背街菜市场来卖,我忍心白吃吗?老妹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找我?”
向婆婆随即说了她的想法,要把儿子向高送到A市二中读书。
老校长立马为难地摆着头,说:“老妹子,其他的忙我都可以帮,就是这事太难了,要进这所名校读书的娃娃,除了成绩太突出,一般家庭的孩子想都不要想,再说我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
接着,老校长就极力劝说她:“老妹子也,向家坡所在的五里乡中学还是可以的,孩子能在乡里中学读上书,你已经尽了你最大的责任和努力了,做为母亲你已经问心无愧。”
可是向婆婆非常固执,她缠着老校长就不放手,说:“老校长,我当年领养了他,一心想着的就是要对得起他地震死去的父母呀。孩子天
远地远从唐山送到我们A市来,读不上好学校,我老婆子死不瞑目。”说着,向婆婆早已经泪流满面,哭泣有声了。
老校长当然知道,那年唐山大地震后,他也见过这些分配来A市的孩子,颈上挂着吊牌,神情凄凉麻木得近乎呆滞。那一声可怕的巨响,震碎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没有了父亲母亲及亲属,他们的眼泪已经流干了,多么可怜的孩子……老校长已经被向婆婆感动。他答应尽力试一试。
第二天,老校长便到了学校,找到了A市二中年轻的新校长。老校长说话自然是很有水平的。他首先介绍有这么一个学生向高,是一个美术绘画的天才,希望学校做为特长生收下他,未来他会为A市二中争光的。”
新校长一直都在摆头,苦着脸说:“前辈,就是梵高这样的绘画天才来也没办法了呀,你是晓得的,我们学校原本只收六个初中班,已经收了八个班了呀。每个班的教室以前只坐50名学生,现在每个班都坐了60名学生。市委还有好几个高干的孩子都没法插进来,唉,我为此得罪了不少的人哟!”
老校长自然知道这位年轻校长的苦衷,他耐着性子讲述了向婆婆的情况,接着又说:“我是被一个卖侧耳根的乡下女人的情怀感动的,比起我们,她高尚,伟大,我很汗颜。对于这批已经够可怜的大地震孤儿,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或者说是更特殊的关爱!”
这番话的确触动了新校长的侧隐之心,他摇着头,苦着脸说:“老校长,我也想帮这个忙,为大地震中死亡的孤儿父母尽一点力,但是每个班都超编坐满了学生,那些不敢得罪的人的眼睛都盯着我的,要是收一个学生进来,你说我应该怎么做呢?”
老校长继续给新校长出主意:“收一个插班生,在教室过道上安一张课桌。”
见新校长面露难色,老校长说:“这样吧,如果哪个市委干部为难你,我直接去找市长,A市黄市长是我们二中毕业的,我让他评个理,一个卖侧耳根为生,如此贫穷的乡下女人养大了一个唐山大地震的孤儿,做为堂堂A市的干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这些孩子献出一点爱呢?我们比起向婆婆,算什么……”
新校长被老校长缠得没办法,只好无奈地答应试试看。
当天,新校长连续召开了党支部会,班主任老师会,专门讨论此事。
班主任们都在摇头叹息:
“心有余力不足呀,教室就这么宽,不可能叫这插班生到教室外上课吧。”
最后,0一班班主任杨菊花站起来表态,愿意接收这名插班生。杨菊花老师老家在河北唐山附近的廊坊,她比其他老师更知道那场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伤痛。
很快,背街菜市场卖侧耳根的向婆婆的儿子,插班生向高,畏畏缩缩走进了A市二中0一班教室。
那天,0一班的全班同学都注目看着新
来的插班生向高,只见他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精神多么紧张畏惧,神态多么忸怩自卑,身上穿的是一套由A市民政部门收集,送往向家坡扶贫的旧衣服。这套旧衣服穿在他瘦瘦小小的身子上,显得实在太肥大宽松。据说为了节约车费,插班生向高是从向家坡村步行二十华里来到二中的,所以此刻满头大汗,脚上穿的是一双稻草编织的草鞋。实际上穿草鞋是当时向高脚上的主打鞋。娘给他说:儿子,草鞋穿起起脚,走路不滑,踏实安全,又吸汗。那时贫困的向家坡很多家庭,就是把打草鞋卖做为副业收入的。
杨菊花老师领着向高走到最后一排,杨老师真会想办法,原来她在最后一排的过道上镶进了一张课座。
当向高在那张课座上坐下时,教室里哐当一声响。惊得全班同学都诧异地扭回头看,才发现向高背来的书包,竟然是一个木制的小箱子。这个独特的木头书包,还是村里的尹木匠开动脑筋,为向家坡村第一个读上A市名校的农家子弟向高,专门特制的。娘说:尹大伯送你的这个书包真好,放书放笔都有各自的木框,不会被损坏,又坚实,你读到大学都能用,节约好多买书包的钱了。
直到这时,一直吃惊地看着向高的同学们才卟一声,轰堂大笑起来,议论纷纷:
“哪儿来的农民娃儿哟?”
“哈哈,这个书包以后可以进历史博物馆。”
后来,农民娃儿向高,穿草鞋背着木头书包走进名校,便成为了很多同学之间的笑谈。
尽管儿子已如愿走进了名校,但是向婆婆仍然没有满足,她总是想着让儿子向高穿好点,吃好点,以便把书念好点,但是她的能力实在不能支撑这些美好的愿望。挖侧耳根卖挣来的钱,维持母子俩生计都很拮据,何况侧耳根资源也是很有限的,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积劳成疾的向婆婆身体已大不如前,时常无缘无故头晕眼花,有时又咳咳咔咔喘息不止。有人说她是得了唠病,她瞒着病情,从不去医院看病检查吃药,太花钱了,仅有的几个钱是要给儿子读书用的。因此,向婆婆就像一颗老树,被渐渐地吸干了水份,慢慢地枯焦。而儿子就读的名校虽好,但费用却是她原本没有想到的高得出奇。
时近中午,下课铃声嘀嘀嘀响起,学生们都高兴地叫喊着:
“下课了,吃饭了。”
同学们蜂涌而出,朝着学校食堂笑着闹着跑去。
教室里已经空荡荡的,向高还埋着头在画画。
这时,教室的后门轻轻推开。
“向高同学,你还不去食堂吃饭呢?”
那声音轻柔而温暖,仿佛从天外飘来,把向高吓了一跳。因为许多同学都是低着眼皮看他,叽笑他,不叫他名字,直接叫他农民娃儿。突然听见有人叫他向高同学,他有点受宠若惊。
(待叙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圣女陈绮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