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怕!有我在
作者:扑爬跟斗的鱼 | 分类: | 字数:93.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4章 补给点
希金斯终于见到了殷商人民国的主席何冬,也见到了久未见面的肖恩。
肖恩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希金斯并不奇怪。雷蒙德已经告诉过他肖恩的近况。
会谈中,希金斯希望何冬不要再对西班牙的矿山、海港进行攻击。
何冬问希金斯,西班牙人为什么要来到美洲。
希金斯道为了传播主的意志,散播主的荣光,再就是散播文明的种子。
何冬又问希金斯为什么要抢夺印第安人的资源,希金斯回答说印第安人还很原始,不知道使用这些资源。
何冬又问抢夺资源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杀这么多的印第安人。
希金斯沉默了一会儿,看着何冬认真地道:“只有文明人才能享受这世界的美好,印第安人不配拥有这些资源。”
何冬也很认真地看向理直气壮说出这话的希金斯,点头道:“你的话我赞成一部分。所以,作为真正的文明人,我们觉得白人也不配拥有这块土地。”
希金斯面色一阵变幻,也不得不说何冬说得有理。
这个世界不就是比谁的拳头更大、更硬么?印第安人打不过欧洲列强,现在欧洲列强打不过大明人。只不过最先倒霉的是西班牙而已。
这一次春节,张凡仲决定办一次。
广场中的台子再一次搭建起来作为表演的舞台。
考虑到有些印第安人住得比较远,节目从下午开始演出。
第一个节目便是30个何家湾军人跟30名印第安人表演。
先是整齐的队列上场,简单的队列展示完后便是张凡仲传授的盗版军体拳表演。接着就是头顶劈砖,身体断木棍等表演。
何家湾的男子都习武,找几个这样的人才出来很简单,倒是印第安士兵那是下苦功练出来的。
表演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是学校小学生上台表演,然后是印第安人的舞蹈、骞二姑娘的琵琶弹奏、马冬梅现场绘画……
终于轮到张凡仲出场。
亲卫队率先来到了舞台上,然后张凡仲也走了上去。
当主持人林斌介绍张凡仲时,全场欢呼声不绝于耳。这是印第安人的第一位皇帝啊。
“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雄壮,战士们的歌声铿锵有力。
张凡仲把歌词改了一部分,依旧是让人热血贲张。
接下来便是各单位的表演。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庆祝新年,印象深刻。方以智在一旁拿着本子记录。
“老师一直说要有一首国歌,今天看这首歌应该就是了。老师是皇帝,但是学生看不出老师和历史上的皇帝有一点相像之处。他不住在宫殿里,他每日都和农户、工人和军人接触打交道,也从没有要求让人给他行礼。他没有三宫六院,所有大事都由政务院集体商量而定……”
节目表演完毕,各单位回各自单位聚餐。那些散场回家的印第安人不禁感叹:还是有个单位好啊。
张凡仲忽视了一点,就是部落中没有中国春节的节目安排。
嗯,下一次一定记住。
春节过后,鲁长老和酋长他们以及探亲的士兵就要返回。返回的路线不再是乘船,而是照着何伟设置的沿太平洋沿岸乘坐米-26直升机返回,一共一万七千公里的航程。
已经在往沿太平洋的补给点运送水泥建造飞机场,今后将是运12F固定跑这些航线。
运-12F跟张凡仲现在所有的运12不同,装用了PT6A发动机,业载增加达到3吨,远程巡航速度达到375公里/小时,可以载19名乘客飞行1540公里。
预计全程时间为6--7天,以运12F的速度,如果沿途加油24小时不停飞行,理论上3天内能飞回重庆府。
而米-26的最高速度只有300公里左右,理论上4天内飞回重庆府也没有问题。
在北美建立补给点时,由于全是靠近太平洋沿岸,这时欧洲殖民点基本都在大西洋沿岸,双方并未发生冲突。
既然米-26要回何家湾接人,张凡仲带着方以智等人再次踏上了返回大明的航程。
张凡仲要回去接收请张处长代购的运12F,还要找一些橡胶树种植以及加工工艺的资料。
自己没有橡胶树,先可以跟殖民巴西的葡萄牙人购买啊。
直升机带了四个副油箱出发,在后世的拉巴斯补给点降落补充燃料。
补给点的燃料罐都是通过货船送来,在地里刨坑埋着,上面还有板房遮盖。
柴油发电机轰隆隆响起,战士们开始给米-26加油。
“何景,还住得惯吗?”
张凡仲问驻守拉巴斯补给点的班长何景。
“吃的用的都不缺,没得事的时候还可以去钓钓鱼,摸点海螺丝,就是太偏僻了,周围都没得人。”
张凡仲四处看了看,驻地周围都围上了铁丝网,战士们也住的板房。板房上面有太阳能板,平常不需要发电机供电,驻地内就没有现在这么吵闹。
“小方你记一下,驻守的部队要实行轮换制度。都是年轻人,长期守在这里耽搁耍朋友啊。”
何景听了在一边笑了。
“张哥,大家都在说你这个皇帝是假的。从古至今就没有一个皇帝像你这样的。”
张凡仲也笑了,对何景道:“皇帝嘛,皇帝也是人,也都有亲朋好友兄弟伙。再说,在殷商共和国,皇帝的权利又不大,跟以往的那些皇帝是有些不一样。”
“张哥,难道你今后也没得三宫六院?”
“我倒是想,你娇娇姐能答应不?”
何景呵呵笑了。要说亲近,肯定是跟何娇这样的堂兄妹亲近些。
等油料加满,张凡仲跟所有战士告别,又向下一站出发。
第三天下午,终于来到了海参崴。
海参崴现在就是个大工地,工部派了许多民夫和倭国战俘。何家湾也派了几个长期搞建筑施工的人和工部主事一起进行管理。
此处的飞机场已经建好,距离港口还有一段距离。
“老师,去看下工地不?”
张凡仲放下望远镜摇摇头,连续几天乘飞机实在是有点疲倦,再说自己去也没有多大必要。
“我想休息一下,明天到京城还要去见陛下。”
飞机场有专门的客房,虽然条件简单了些,但好歹是脚踏实地的能睡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