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后
作者:徐佩迅 | 分类:科幻 | 字数:16.6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1回 石器时代浏河镇科技进步与日先
三秒记住: ?齐齐读为您更新,.2615407,帮忙推荐给你的好友,.8841212,马上,.5963969
确实人是万物之灵,现代的物质生活就是靠不断的发明创造堆积起来的。虽然居民们现在两手空空,但是他们还掌握着知识,有了知识就有一切。
三秒记住: ?齐齐读为您更新,.6570185,帮忙推荐给你的好友,02,免费注册会员看书积分还有奖呢,马上,.4824796
作者:徐佩迅
众人在徐东石的领导下,开始了制作工具的工作。他们的目标是制作一些强度较高的铁质工具,可以用来清理那些压住发电机的巨石。制作铁质工具就必须要有铁,搁浅在长江边上的货船上还有上万吨的铁矿石,藏经阁里有储藏着很多煤炭,可以让他们来熔炼这些铁矿石。不过在炼铁之前,他们必须作一个窑,以便制造一些炼铁用的坩埚。
制造窑和坩埚需要的是陶土,徐东石知道离开浏河镇不远的宜兴地区就是中国最大的陶土矿,著名的宜兴紫砂陶瓷就是用这些陶土烧成的。于是徐东石带领几步汽车去到宜兴那里寻找陶土,在指南针的指引和长江的参照下,他们很容易的找到了宜兴周围盛产陶土的那些山。由于狂风暴雨,山上的树木很多被风连根拔起卷到山下,失去植物保护的山体由于雨水的侵蚀纷纷滑坡,这给收集陶土的徐东石他们带来了方便,他们根本不需要上山,只需要把被雨水冲下的土装到车上就可以了。不过他们没有铁铲,只能用手把土装在脸盆里,然后一脸盆一脸盆的往车上转运陶土,干了一整天终于用陶土装满了来的几辆车。
陶土运回浏河镇以后,居民们在长江边上开辟了一个工作场地。他们运回的陶土制作陶器是一流的,不过用来制作砖头却不怎么样。他们的陶土中二氧化硅的成分太低,制作出来的砖块会因为太紧密而密度太高,这样的砖块垒起来的建筑会因为自身分量太重压垮最底下的砖块而倒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往陶土里面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就是石头,把石头均匀的磨碎是项不可能的任务,不过火山已经替他们完成这项工作了,遍地都是的火山灰就是由二氧化硅构成,工人们只需要随便往里掺一点随处可得的火山灰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制砖工人们把陶土捏成长方体状的砖块,然后露天摆放等这些砖块干燥。没有制砖经验的人们七手八脚的制作着砖块,开始的时候砖块都被制作得大小不一,不过人们称为熟练工以后,情况就好了很多。幸好砌窑对砖块的尺寸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徐东石把不整齐的砖砌在底部,砖和砖的接缝处糊上湿的陶土。半成品的砖窑砌成以后第一件焙烧的就是砖窑本身,煤炭在砖窑中发挥了热量以后,砖窑的下部结构终于完成了。接下来,居民在没完工的砖窑里焙烧了很多砖块,都是一些经过挑选尺寸差不多大小的砖块,虽然窑没有密闭,烧砖的过程会浪费大量的能量,但是目前只能用这种方式。焙烧结束后,徐东石有了结实的砖块,也是就用这些砖块把土窑的上半段也砌成并留下活门和拔风口,又用砖块给土窑安上了一个4、5米高的烟囱。土窑终于完工了。 更新2012后第四十一回石器时代浏河镇 科技进步与日先
土窑的第一批产品是用陶土制成的一些容器,制作容器的不是专业制陶工人,所以所制的产品也都粗陋不堪,奇形怪状。但是制作者还是很喜欢他们自己制造的容器。萧东来甚至将他自制的一个连放都放不稳的容器当作他日常吃饭的饭碗。尽管别人都嘲笑萧东来的饭碗像一个扁马桶,萧东来还是爱不释手。
工程师徐东石用砖块制成了一个炉子,用几个备用轮胎制成了鼓风机,将燃料也就是煤炭放在炉子里燃烧时,炉子上传出蓝色的火苗,根据火焰的焰色分析,徐东石认为火焰温度达到了炼铁所需要的2000度以上的高温。
工程师又用陶土作了一个巨大的坩埚,坩埚的最底下有一个小小的出口,这样炼铁的时候,铁水可以从这个出口流出。接下来的工作是把煤炭和铁矿石一层叠一层的堆放在坩埚内然后点燃炉火让煤炭和矿石发生反应。
经过加热,坩埚中的碳首先和周围的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碳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有生成了一氧化碳,这种气体能够钻进铁矿石的空隙中与那些接触不到碳的氧化铁接续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的氧化铁在高温下成为了铁水,从坩埚底部的出口缓缓流出。经过大半天的煅烧,徐东石终于获得了几公斤的生铁。 更新2012后第四十一回石器时代浏河镇 科技进步与日先
接下去的几天里,这项工作被重复了多次。他们获得了几十公斤的生铁。生铁由于混杂着大量杂质还不能直接使用,薄的生铁就像陶器一样易碎,是五法加工成刀具或者建筑工具的。把生铁变成熟铁或者钢的过程就是打铁。居民们于是摇身一变成了铁匠。有的人负责用钳子钳住生铁放在炉子里煅烧,有的人负责拉动风箱鼓风,使炉膛里的火苗保持2000度以上的高温,还有的人负责用锤子捶打发红的生铁条。幸好钳子和锤子的工具都是藏经阁的工具库里现有的,不然的话居民们只能像第一代打铁的人一样用生铁快捶打生铁条了。
这些半路出家的铁匠尝试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他们的技术慢慢成熟了,不断地捶打终于使他们获得了几十公斤的熟铁。熟铁可塑性强但是强度和硬度都不够,也不能成为制作工具的原料。他们需要的是钢。
其实居民们在打铁的时候是做过头了,炉膛的温度太高把生铁里的杂质,主要是碳都烧掉了。生铁的碳含量是1.7%,而熟铁的碳含量是0.2%以下,而各种钢材的碳含量介于两者之间。中国古代制作的百炼钢虽然折打的次数比他们还要多得多,但是炉膛的火温却比他们低很多,百炼钢的煅烧折打方式才能使得当铁的斤两不减的时候使铁成为钢。而居民们手中的铁斤两不减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熟铁。
不过熟铁还是有机会再次成为钢的,就是在往熔化的铁水里添加碳,这样就可以制成泡钢。坩埚又再一次被请出,熊熊的火苗将熟铁化为铁水,计算过比例以后,徐东石在铁水里面添加了一定量的碳,他没敢使用煤炭,煤炭虽然碳含量很高但是同时具有很多别的杂质,添加到铁水中很可能使他们以前的打铁工作前功尽弃。徐东石添加了从藏经阁空气净化装置上拆下来的活性炭。活性炭是很细小的炭粒,因其巨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空气和水中的杂质,通过高温蒸汽的作用,又能将活性炭吸附的杂质除去,所以活性炭可以反复使用。
徐东石添加的碳当然不希望其中混有杂质,所以活性炭被放在一个蒸笼里蒸了几个小时,蒸笼下的水从清变浑浊说明活性炭吸附的杂质都已经被清洗干净了。然后活性炭又被摊晒了好几个小时除去水分,如果有水分进入铁水中那将是一场灾难,就像滚烫的油锅里进水一样,被瞬间气化的水会裹着铁水一起四处飞溅的。
活性炭被放入熔化的铁水之中,徐东石用一根长长的他们土窑自制的陶制搅拌棍把炭粉搅匀。泡钢就制成了。钢材和坚硬,强度也很高,但是经过加热就有保持良好的可塑性。居民们先制造了一些斧头,将藏经阁家具上拆下的一些桌椅推作为斧柄。现在的斧头还不是很称手,不过已经可以用来劈开树木了。
长江里不断有从上游漂下的树木经过,居民们想方设法截流了一些树木,然后用斧子劈下适合作为工具柄的树杈,工具柄上有被安上了经过锻打的各类工具。终于灾后人类第一批铁制工具诞生了。人们现在有了铁锹、十字镐、和鹤嘴锄等工具,现在应对堆在发电机组上的废墟就简单得多了。一番击打之后,废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终于被击成碎块,靠双手就能够把这些碎石移到一边。
发电机组的厂房大门被打开后,徐东石立即进取察看了一番。由于地下的密封厂房造的相当坚固,因此接二连三的灾难并没有威胁到发电机组,它还是可以正常运转的,只不过少了推动他运转的动力。换句话说,徐东石只要能够重新造一台风车,再次推动发电机组的联动装置,电力就可以恢复了。结果是乐观的,不过问题也是明显的,怎么重新造风车呢?
不过小小的难题难不倒我们的实干家们,徐东石立即着手设计了风车的重建方案。他计划建立多个风车来驱动发电机组,制造一个规模如同以前的有二十层楼高的大风车明显是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达不到的。既然建造多个小风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为了追求完美而费尽力气制造大风车显然是不合逻辑的。
制造风车其实也简单,主要就是固定的支架和支架上的风叶。固定的支架徐东石决定用砖砌,砖是现成的,只是固定砖的水泥,是他没有的,如果用粘土固定再加温确实可以造出风车的支架塔,不过这样的建筑不是很牢固,稍稍遇到外力就会坍塌,土窑是无所谓的,坍塌可以重建,而且重建计划也早已写入居民们的工作计划之中了。风车的支架和土窑不同,必须承受风叶以及风叶转动时的重量,如果遇到大风,那么外力则会成倍增长,因此风车支架塔必须建造得非常坚固,所以他们必须先制作水泥和石灰。
于是居民们结束了他们的锻铁生涯,进入了化工时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