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诸天通行

作者:囧囧无声 | 分类:科幻 | 字数:116.4万

第258章 敢问道在何方

书名:诸天通行 作者:囧囧无声 字数:2458 更新时间:2024-11-15 01:53:39

……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这个理又有“天”、“道”、“天理”、“天道”等名称。

这个观点,与玄门的“道生万物”是结合的。

程朱理学又认为:天理是正善的,他生化万物,因此也把这正善赋予万物了,其中也包括人。

所以,正善是人的本性。这个观点,与儒门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结合了。

正善的人,按照正善的规则生活着。这个正善的规则,被称之为礼。

人之中,之所以有恶人,是因为人有欲望。

人被外物诱惑,欲望炽盛,迷失了本性,才会做出触犯礼的事!

所以,又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在灭人欲这一点上,又与沙门的“五蕴皆空”相结合了!

所以,程朱理学,是三教合一的,是神州思想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

不过,程朱理学有很多的毛病。

因为,他的里面,充斥着唯心主义。

他们的天理,是超脱了事物之外的!带有客观唯心主义成分!

在具体的人类社会中,究竟哪些是合于天理、礼法的;哪些是人欲,不合乎于天理、礼法,应当消灭的;也全凭理学家们唯心的决断了!

理学家们认可的,就是合乎天理、礼法,否则就是应当消灭的!

他不是根据实际出发,以是否对国家百姓有利为标准的!

而是以理学家们的个人观点为标准的!

在理学家那里,寡妇改嫁都不行,是失节的;娶寡妇也不行,也是失节的!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改嫁?

程颐说:绝对不行!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朱熹有个朋友,叫郑自明,娶了宰相陈俊卿之女。

后来,郑自明死了,陈氏想再嫁!

朱熹便写信给陈氏的哥哥陈师中,要他劝妹妹,不得改嫁。

陈师中不鸟他!

朱熹又写信给陈俊卿,要他劝女儿,不得改嫁,做守节典范!

陈俊卿也不鸟他。

陈氏后来还是又嫁了,嫁给了太常少卿罗点。

在宋代,理学并不是朝廷提倡的正统主流学说,甚至还一度被打压,定为“伪学”。

宋代时期,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在宋代时,衣着打扮,内衣外穿、,是很常见的,上承着大唐的风仪。

寡妇改嫁这种事,无论民间、士绅、还是皇族,都是普遍认可的,不以再嫁或娶再嫁女为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搞范氏义庄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

宋真宗的皇后刘氏,就是改嫁女,本是一个银匠的妻子。

宋仁宗的皇后曹氏,也是个改嫁女。

大宋律法中,也没有任何压制女性改嫁权利的条文。

朱熹虽然认可“寡妇不得改嫁、不得娶寡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观点,还写信给陈俊卿、陈师中,但是,他不及程颐那般的极端、不近人情!

朱熹主张上层要做守节的表率!

但是,对平民,他就比较近人情了,因为平民经济条件差,“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这般事都就一边看不得。若是夫不才,不能育其妻,妻无以自给,又奈何?这似不可拘以大义。”

严格意义上说,理学主张,还有触犯大宋律法的嫌疑呢!

理学在宋代时,被整过一次!——史称庆元伪学逆党之禁!在这波长达六年的整治中,四书五经都被封禁!

被整过一次之后,理学痛定思痛,终于悟了,要生存发展,不能和权力对着干啊,得去逢迎权力啊!

于是,理学来了一次突变。

后来,宋亡元起。

理学跪舔元朝,献出了三纲五常是天理的法宝,元朝大喜,提理学为正统主流!——“以朱子之书,为取士之规程。”

元灭,到萌。

萌代依旧以理学为正统。“一宗朱子之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

朱元璋还更进一步。

对儒学中“民贵君轻”之类的言论,进行删减。

因此,《孟子》一书,通行的是删节版。

孟子作为亚圣,也被朱元璋“请”出了孔庙。

在老实人朱元璋的眼里,民贵君轻这种说辞,真是太反洞了!

理学迎合皇权,为了自己的权势富贵,给皇权背书!

皇权发展到高峰!

皇族与理学成为了利益同盟!

由于皇族吃相太难看,引起了天下的非议。

东林兴起,大批皇族,也同时与理学开战了!

崇祯皇帝看重的杨嗣昌,在镇压起义时,有句名言:不安安做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什么是天理?

我压迫剥削你是天理,你饿死是天理!

你要是造反,那就是逆天理,反洞,该死!

反洞不反洞,这种事,是要看立场的!

立场在皇族,饥民造反,自然就是反洞!

立场在饥民,推翻暴政,就是替天行道了!

理学堕落至此,其实也就不得人心了!

主世界历史上,萌灭之后蔳来。

蔳代依旧重用理学,将理学立为官学正统。

尤重三纲五常,道德实践。

由于蔳代皇帝为异族,理学中带有华夷之辨,因此也被删改,又行文字狱镇压!

皇权进一步提升!

***

理学实践的历史,与西方对比的话,就是神州科技不断落后的历史。

这与理学的压抑思想,是分割不开的。

理学的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道理以通天理。

最高境界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随心所欲不逾矩,成圣了!

实际是:理学家先把他们认为的一套礼法、道德规矩,教给你!

你学习、遵守,那就是君子了!

你对他们的教的内容有异议?

唔,你可以格物致知的去验证啊!

他们的那一套,都是天理的反应!

你真去格物致知的验证了!

却验证不了?

那说明你的修炼不行啊!

更应该好好的学习、听话、遵从他们的教导了!

这里面的逻辑,很诡,颇有点皇帝新装的味道!

一般人格不出什么,或者就面红耳赤,不敢质疑、或者就掩盖自己的无能,表示格出来了,你们说的真有道理了!

***

但是,宋代时,出现了个老实的倔驴!

此人格物致知,格的是竹子。

格一天,格不出什么。

继续坚持的格!

两天、三天……

这货一连格了七天七夜!

最后把自己格的吐血了!

他吐血了。

他也悟了。

——玛德!

——理学骗人啊!

——道不在外物!

——道在我心里!

——心外无物啊!

他由此转入了心学,并将之弘扬!

此人便是王阳明。

晚年,王阳明总结学说,有了四句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