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187.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三十三章 开端(四)
工程船由于没有太多载重,所以提前到达了贝克岛附近的海域。
建木计划的地面站,具体位置就是在贝克岛的南侧海滩向南延伸出去,这显然需要填海造陆。
由于有建造南沙航天城的经验,联邦对于建设大型海面工程,技术累积已经相当的成熟。
不过建木计划的地面站,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必须采用一体化建筑,同时建筑物必须和地下的基岩连接在一起,形成足够的稳定性和重量。
毕竟缆绳和同步轨道空间站,两者加起来的重量,可是非常惊人的。
按照硅烯—超碳纳米管的密度,以及缆绳的直径3.2厘米,平均每公里缆绳的重量,是5.6吨左右。
而缆绳总长度是公里,还是一上一下两条缆绳,由此可以计算出缆绳的总重量是40万吨,加上5~6.5万吨的同步轨道空间站,总重量达到了45~46.54万吨。
如此庞大重量产生的拉扯力,必须利用足够庞大的地面配重来稳定,不然太空电梯一运行起来,地面站都可能被直接拉上半空,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
因此贝克岛地面站的规模,才会达到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5公里的程度。
一方面如此庞大的地面站,可以提供几十亿吨的配重,加上连接着基岩,会进一步提升配重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庞大的建筑物,也可以作为配套设施使用。
30艘工程船在测量好位置后,便开始进行初步施工,他们需要向海底的岩层钻孔,钻出深度1500~3000米的钻孔。
然后将管道、造岩剂、硅烯—超碳纳米管制造的线网,一起植入钻孔之中,形成连接基岩的地柱。
建设完成地柱之后,就可以在地柱的基础上,进行填海造陆、吹填造岛,同时打造一些地下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必须和地柱连接在一起,保证它们都处于一体的状态,而不是表面贴合,实际却没有任何连接的状态。
最后就是建造通天塔,完成这座3.5公里高度的庞然大物。
完成地面站的建设,而同步轨道空间站、缆绳方面,估计也差不多可以完成了。
黄修远和一众工程师们,根据当前的生产力,估算了一下工程进度,大概在3年内可以完成建木计划。
至于太空电梯的运输力,按照初步设计的缆绳直径,估计可以每一次可以拉300吨左右。
即电梯车厢的总重量,应该在300吨左右。
别看这个重量非常少,实际上这是一个车厢的重量,一条缆绳上,并不是一次只能拉一个车厢。
根据计算,只要调节好车厢之间的位置,平均每500公里左右,就可以安装一个车厢,以缆绳公里的长度,可以安置七十多个车厢。
相当于单缆绳最大的运输量,是2.1万吨左右。
这是单线,另一条缆绳是向下运输的,同样是也是2.1万吨左右。
不过考虑到,需要在中间加装几个中间空间站,至少要建设近地轨道空间站、中层轨道空间站,可能需要牺牲一部分运输力。
最后设计出来的总运输力,应该是单线1.8万吨左右。
而车厢的速度并不快,巡航速度是5公里每秒,这也是为什么要每一个车厢间隔500公里的原因,就是为了在突发状况下,可以留下100秒的应急时间。
按照这个速度,一个车厢如果要从地面站前往同步站,最快的情况下,需要7157秒,即119分钟一趟。
一天下来,在理论上可以运输12趟。
考虑到实际情况,一天可以跑10趟左右,就差不多是极限了,也就是说太空电梯一天的总运输量,最大在18万吨左右。
一天18万吨,这对比当前的运载火箭,载荷基本是提升了两个量级。
如果将运载火箭比喻成小货车,那太空电梯将相当于铁路运输,两者的差距非常巨大。
在无法建设质量投射器的蓝星,太空电梯是当前的最优方案,也是解决普通人进入外太空的好办法。
毕竟毕竟普通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除非进行人体改造,不然很难一下子适应宇宙飞船的强烈加速力。
而太空电梯是可以慢慢加速的,不需要一下子将速度飙上去。
虽然联邦的抗荷舱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但是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必须进行人体改造,安装一些辅助的器材。
这也是现在宇航员们的职业标志,身体表面有明显的控制阀。
如此明显的改造,虽然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是不能接受,就如同打耳钉、鼻环之类。
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接受不了,因此必须考虑另一个补充方案,让尽可能多的民众,可以参与到宇宙开拓事业之中。
黄修远将建木计划的地面站临时总部,设置在贝克岛的北侧,站在岛屿的最高峰,清晰的可以看到南侧海面上的船只。
此时那些大型运输船,已经运载着大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陆续抵达了贝克岛的南侧。
多达374万吨的原材料、零部件,足够工程队迅速在海面上,建设起一个浮岛群。
所谓的浮岛群,其实是为了方便海面施工,而专门设计的临时海面基地。
浮岛群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一片临时的落脚点,作为临时码头、仓库、生活区、施工场地。
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有特定功能的浮岛模块,比如发电站、加工厂、海上养殖场、农业工厂、机场和防御模块。
随着那艘核聚变发电船——奋斗号抵达后,浮岛群的能源也不再是问题了。
浮岛的海水淡化模块拼接上去后,紧接着是生活区的各个模块,包括员工宿舍、餐厅、运动场、娱乐区、亲属招待所、生活物资仓库之类。
这就是联邦的硬实力。
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海面上,建设起一个面积5平方公里的海上浮岛群,这里最大可以容纳1.5万人在此生活工作。
加上贝克岛本身的陆地面积,联邦迅速在这里完成了初步改造,第一批8237名员工,各司其职的进入工作状态。
一个星期后,运输船陆续离开,返回澳洲运输下一批材料。
而浮岛的西侧海面上,已经建设了一个大型的机场,可以容纳大型运输机的起降。
黄修远这些天,也忙着和项目的其他负责人,商讨地面站、同步站,以及缆绳、厢车的事情。
有初步方案,并不代表高枕无忧。
技术时刻在进步着,如果有更好的替代材料,或者替代技术,他们需要及时跟进和修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黄修远忙碌着太空电梯的事情。
而其他人也没有停下脚步,比如谢清团队,就在月球主持电场合成新材料;陆学东和张镜鉴等人,忙碌着碳基芯片的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