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科技无垠

作者:辰小序 | 分类:科幻 | 字数:32.8万

第123章 现有的芯片设计制造体系要被彻底掀翻了!

书名:科技无垠 作者:辰小序 字数:4513 更新时间:2025-02-22 01:37:58

第123章 现有的芯片设计制造体系要被彻底掀翻了!

天色渐晚,程旭从实验室出来之后,也是直接来到了潘正教授的家里,这一段时间潘正教授刚刚介入学校的日常工作,程旭这边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儿,俩人还真没有好好聊过了。

程旭知道,潘盈回来肯定会跟潘正教授说起自己关于学术话语权的一些想法,这个时候,他一定有非常多的疑问。

“其实啊,无论是学术的土壤,还是前沿科学知识的获取的难易程度,还是中文英文什么的,这些东西很重要。”

程旭摇了摇头:“但归根结底推进科学向前发展靠什么?靠的还是科学研究。我们不仅要降低获取前沿科技论文的难度,更要想办法降低科研的门槛。

“有人认为,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至少得硕博士研究生甚至更高的层次水平才能谈论这个话题,好像搞科研是一件非常高端的事情。

“是的,现在大部分情况确实如此,高昂的实验设备,严苛的资金支持制度,严密的论文发表组织,艰难的成果转化,都是科研的门槛。”

“我怎么感觉你正在谋划一件比我想象当中更大的事情呢?”

潘正教授琢磨了好久好久,才从程旭的话音里咂摸出一点儿完全不一样的味道来,这要颠覆的好像不是论文的体系啊,而是要颠覆整个科学的研究基础与体系!

如果换个人,他还真不敢这么想——这怎么做的到啊,实验设备,尤其是高端的实验设备它就是价格高昂,资金支持它就得严苛,就这还挡不住一群人钻漏洞套取资金呢。

至于论文发表,也不太好评价,没有导师的许可和署名,就连硕博士研究生也很难发表论文,其根本原因还是论文质量无法把控的原因。

只不过眼前的这个人是程旭,他既然说出口了,自然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

“你觉得科研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一件事情?”潘正瞪着大眼,颇有些不可思议的问出口:“不仅要学术群众基础,科学研究本身也要?”

程旭微微点了点头:“很异想天开是吗?”

“很难!”潘正教授微微摇了摇头。

“现在软件与互联网行业的盛况您都看到了。”程旭不置可否道:“原因是什么呢?从业者众多,代码AI几乎可以无成本获取。

“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无差别的得到实践和验证的机会,可以想象,如果科学研究也是这样,每个人有一个什么想法,都可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实践一番,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潘正教授已经被惊呆了:“科学仪器一动,那就是海量的钱呐,就连科学家们在做某些高成本实验的时候,都会掂量再三,反复确认才会实施。”

潘正教授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程旭的表情,看他一直在那微笑着,连表情都一点儿变化都没有的模样,他就知道,程旭的脑子里一定已经有了成型的方案了。

就像俩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那样,几个如五花肉皮一样的触感的玩意儿直接就把芯片产业整个体系都颠覆了。

而现在,极有可能有一样新的东西,再度颠覆自己的认知。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程旭现在说话可比俩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底气多了:“诚挚的邀请老师参观我们明天关于【类记忆存储芯片】第一次流片的情况。”

“不会是【一次成功】吧?”潘正教授好似意识到了什么,一字一顿的问道。

一次成功其实没有什么稀奇的,芯片在流片之前肯定早就做过各类的性能功耗模型进行过全方位的验证、测试、仿真。

而这些过程本就是对于芯片生产出来之后的一个性能预估。

前序工作做得好了,一次流片,就达到了设计的需求和目标,其实并不稀奇,曾经麒麟的好几代芯片都是只经过了一次流片就投入了真正的生产过程的。

但是,潘正教授的这个问句显然是有着其特殊的含义的: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这个百分之百谁敢肯定啊?

事实上,流片是整个芯片设计过程中最耗费资金的一个过程,比如米家董事长就曾在微博公开喊话:流片能不能只收一次的钱啊!

米家也是搞过自己的芯片的,甚至还应用到了手机上,不过只发了一代S1,S2就死在PPT上了。

为什么,高昂的流片成本就是最大的拦路虎之一——流片成本真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够承受的。

看一个数字,目前5nm制程工艺的流片一次的成本约5000万美元,合人民币接近3.5亿。

4nm会更高,而已经略显落后的7nm工艺,至今流片一次的成本还在一亿元以上。

一旦流片失败,对于一些公司来说,就意味着一年的利润打了水漂。

尤其是米家这种并没有太多经验的初入芯片设计的公司,失败那是常事,一旦失败几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那就别想了,股价不崩盘都算不错的。

第123章 现有的芯片设计制造体系要被彻底掀翻了!

所以,宁愿不做。

如果程旭能有办法做到在验证和仿真阶段解决所有问题,流片能够保证百分之百成功,那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简直就完全不可估量了。

那验证和仿真就达到了流片试生产的效果了——仿真就是试生产,仿真通过了,那就直接上产线批量生产,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更为关键的是……

一个念头缓缓的从潘正脑海里升起来——程旭刚刚说的科学研究……

指定是了,要不然,程旭绕这么大弯子给两件事儿联系到一起干什么?但这可能吗?

“呼……”

潘正教授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甩了甩自己的头,大脑直接“嗡嗡”的,这绝不可能......吧?

如果是其他的任何人跟自己讲这个,潘正直接一个大嘴巴子就上去了,这绝不可能!

但因为眼前的人是程旭,他又在脑子里自己加了一个“吧”。

只见程旭微微点了点头:“芯片设计领域我们已经能够做到用拟真代替流片,效果可以达到5个9的以上拟真级别。

“其他行业,会是我们未来的目标,也是【类记忆存储】与【类思考处理核心处理器】的终极意义。

“未来,我们通过【类记忆存储】和【类思考处理核心处理器】搭载的具有一定【类思考】能力的智慧计算机系统,可以构建接近真实的场景来满足各行各业的仿真需求。

“它的仿真结果会比搭建各类实验室更为精确,比如空气动力学实验、物理碰撞实验、工业原件性能等等等等,在设计之初,不用等成品出来,就可以在我们的强大仿真系统中得到最精确的数据。

“再比如,要设计一种新材料,动动手指,合成路线确定了,成品性能就已经明确的出现在了眼前。

“这些新材料应用于零部件的生产,甚至,等我们更进一步,直接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成品的性能直接就可以通过仿真确定。确定完成之后,通过工业自动化和工业AI模型可以直接进行生产。”

“这样,一个人在家里只要有电脑,就可以设计一辆汽车、一架飞机、甚至一颗性能更佳的火箭?”

潘正也是脑洞大开,接着说道:“只要尝试的次数多了,航空母舰吧里的吧友是不是都能搞出一个性能不错的航母来?航空爱好者甚至能直接搞出一架飞机一个火箭?”

怪不得程旭说科研的人员基础呢,如果这样的东西真的出来,而成本又及其低廉的话,稍微有点儿专业知识的普通人就可以搞了。

一次搞不成,一万次还搞不成吗?一万次不行,我天天搞,搞十万次行不行?

一个人搞十万次还不行,十万个人一百万个人搞一万次呢?总有一种是性能强大,结构可靠的!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样,那简直就太可怕了——这样的基础谁还能比得过?

那就真的像现在的软件互联网行业一样,没有门槛,没有基础,人人可用,然后就等着出成果就行了!

潘正死死的盯着程旭,他已经不知道这是多少次程旭带给他这样的震撼了——虽然这个东西还只是一个愿景,但是,程旭既然已经在想了,那它就指定会出现。

这就是他对程旭的信心,换成他闺女都没有的那种绝对信心。

只见程旭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愿景就是这样。未来AI帮助我们完成大部分的工作,对,是帮助,而不是取代。

“而人闲下来了,做什么呢?就做我们刚刚说的这些研究,也不必局限于什么新材料啊,航空航天啊之类的,有兴趣做什么就研究什么,创造性就会慢慢激发。

“而科学研究就会是社会的主旋律,主路线,从打基础诞生超精品。”

“呼……”潘正教授又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本来是在说中文论文的意义,说着说着就又上升了一个层级,不,这都不是上升了一个层级,而是上升了无数个层级,这都到哪儿了啊?

如果真的实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态势都有可能会被因此改变。

“那第一步呢?”潘正教授缓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口问道。

“我们第一步的计划,是搭建一个超级芯片仿真验证平台。”程旭说着自己的规划:“等到第一批的【类记忆存储】和【类思考处理核心处理器】出来就做这件事儿。

“就像现在的超算一样,搭建一个超级智慧计算机平台,来满足所有芯片设计者的仿真需求,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设计一款或性能强大,或新奇特异的芯片。

“就像现在,利用代码AI随后开发了一个软件一样。”

“这样的话,芯片设计将不再是一个高成本的事情,爱好者先不说,所有的手机制造企业,电脑制造企业,都可以着手设计自己的芯片了。

“自研,曾经多么高端的词汇,等伱这个平台投入使用之后,也会成为一个烂大街一样的东西吧?”

潘正教授对于这样的计划倒是波澜不惊了,仿佛这根本不是一件大事儿一样。

“对啊,到那个时候,能玩儿的花样就多了,芯片设计整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是不是会大规模增加?为社会创在的价值和财富会不会就越来越多?

“此消彼长啊,芯片和软件,阿美瑞肯注定是要玩完了,不谦虚的说,超级芯片智慧平台这项计划,会直接促成我们对阿美瑞肯的整体超越。

程旭笑道:“芯片设计行业就会是下一个软件开发,等着吧,我们现在想象都想像不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就会在那个时候涌现出来,肯定会让人眼前一亮的。”

潘正不服都不行,毫不夸张的说,程旭这是以一己之力在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在向前发展。

别的不说,看看华州,一年前,华州就是一个中部二线省会城市,要产业没产业,要资源没资源,全靠房地产在撑经济。

但现在呢,空港新区,一百二十几家大型芯片生产、封装以及上下游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已经顶的上华州其他所有地区。

华州空港新区2023年的GDP就达到八千亿,仅次于浦东、海定、南山,位居全国第四位。

而这,还只是2041集团下半年发力之后半年所达到的成果,如果全年都能达到下半年的那种下效果,直接就奔着第一去了。

而华州去年的GDP甚至直接翻倍,迈入了两万亿俱乐部,而各大机构对今年华州的GDP预测更为乐观,直接高达三万亿。

如果达到,这个数字将会直接超过广州和重庆,华州也会一跃成为北上深之后的GDP第四城。

而这还只仅仅是华州一地,在全国,2041集团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司还有近千家,还有几乎全部受益于代码AI的软件开发公司。

有权威机构计算过,整个2023年,全国GDP至少被2041这个体系拉升了3%以上,尤其是科创以及高科技行业,几乎全部受到2041集团的影响。

多数已经开始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形成了一定竞争力,与阿美瑞肯的科技企业形成竞争——这又是一个此消彼长。

2023年,2041的主要领域,那是珠穆朗玛以及二代芯片的设计生产、天崩系统的开发。

2024这一年呢?看样子是这个超级智慧计算机芯片仿真平台,现有的芯片设计制造体系要被彻底掀翻了。

潘正看着程旭,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又点头的,心里也是不断地在感慨:

自己这一生,怕是最精彩的就是遇到程旭这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