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的爱
作者:作家tY8lvv | 分类: | 字数:13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00章
徐继辉在台子乡的哈斯畜牧基地挂牌营业,徐如龙与阿茹娜专程从扎贲特旗赶来祝贺,徐继辉高兴地把叔叔和婶子请进中宫区的办公室。
“叔,婶子,喝茶。”徐继辉说。
“继辉,你太奶和爷爷奶奶好吗?”徐如龙问徐继辉。
徐继辉说:“好,都好,就是想你们。”
“你干的不错,继续努力。”徐如龙说。
“是,叔。”徐继辉答道。
“继辉,哈斯基地养殖什么为主?”阿茹娜问徐继辉。
徐继辉说:“婶,以牛羊为主,奶牛和肉牛计划养殖三万头,羊十万只,再养殖以马和驴,以及部分骆驼。”
徐如龙对徐继辉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大草原上的五畜,哪一个比较娇气,哪一个憨厚,哪一个淘气你要知道,养殖它们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它们的组合可以对草原资源充分利用,是智慧的结晶,经过优化淘汰选择过的。因为这里除了有广袤的草原、蓝天碧水,还有成群的牛羊,与蒙古包和牧民构成一幅幅天然画作。
这些动物分布在内蒙古草原上不同的区域,主要是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比如:最有名的蒙古马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因为这里的环境,不仅有上百种适合它们的牧草,还有适合它们饮水的河流和湖泊,当然广袤的驰骋空间适合训练蒙古马奔袭。黄牛更多地养殖在以科尔沁为主的草原上,这里的牧草更适合它们,还有这里的环境也比较温润。
至于绵羊,比较适合典型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环境,它们与蒙古马可以在一起,所以经常发现马群和羊群会在一起,很少见到牛群与羊群养在一个空间。最后两个,一个是山羊,一个是骆驼,它们更适合在灌木环境下生存,尤其是骆驼,更多时候是生活在西部的沙漠中。
草原牧民对待五畜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牧民把蒙古马当成好朋友,过去是他们在草原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因此对待蒙古马是最好的,可能很多小伙伴,会觉得蒙古马最为娇气,其实不是的,最娇气的动物是‘牛’。牛不仅无法在沙漠和荒漠化草原上生存,甚至连养过羊的草原上也拒绝进食,因此很少见到牧民把羊和牛放到一起养,冬季遇到下大雪,牛又不会自己刨雪,因此只能让蒙古马去踩踏积雪,让埋在地下的牧草露出来,它们才能度过冬季,或者需要人工投喂饲料和饮水。
从某种意义来说,草原五畜的性格都比较温顺,稍微烈性一些的属于骆驼,它们对草原的破坏力都很小,但是说到憨厚,其实是比较‘傻’的意思,绵羊就首当其冲了,它们到底有多傻呢?说一个词你就能理解了‘羊群效应’,它们会盲从头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草原牧民也是煞费苦心。
聪明的牧民会在绵阳群中投放一定比例的山羊,作用就是避免它们出现挤压、集体冲入水中等愚蠢的行为,还有,它们会在一个地方不停地吃。
说到淘气,见过山羊的人应该都能想到,它们不仅可以爬山,还能上树、上房揭瓦都是它们经常干的事,其实考虑一下它们的祖先,就不难理解,草原上的山羊,是牧民驯化的攀岩,就是那个最能攀岩的家伙,它不淘气谁淘气呢?
我觉得过去牧民养山羊,更多地是为了缓解绵羊的‘愚蠢’,并不像现在利用它们的羊绒,因此数量一致不是很多,加上它的肉质更加膻,能够接受山羊肉的人比较少,它的绒是我们羊绒衫的主要原材料,内蒙古最知名的当属鄂尔多斯羊绒衫。
在农耕环境,人们经常把老黄牛说成最能吃苦耐劳,尤其是鲁迅先生说的‘它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当然‘牛’在草原上,无私奉献,牛皮、牛肉、牛奶、牛粪都能利用,甚至连牛骨头都被做成了骨雕,但是它在草原上却不是最‘吃苦耐劳’的。
最能吃苦耐劳的当属,有着‘沙漠之舟’的骆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上,骆驼作为草原丝绸之路运输主力军就能看出来,只有它们才能穿越沙漠,把中国的丝绸、茶叶运输到万里之外的圣彼得堡,说它最能吃苦耐劳,老黄牛是没有资格叫板的。
草原上的牧民,之所以没有选择猪来饲养,而是选择了现在的草原五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五畜的互补性,另一个就是猪自身的劣根性导致的,猪的自身性格让它失去了在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猪长了一个长长的嘴巴,吃饱了食没事的时候就要拱地,草原上植被非常脆弱,最怕的就是拱地这种,一旦被破坏,想要恢复就需要很久的时间,可以说草原上经不起猪的破坏,这是草原上不养猪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凡事养过猪的人都知道,猪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自己吃饱后,会把猪食拱翻,也就是主动浪费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让牧民非常不喜欢猪,甚至连猪肉都吃的少。他们不怕牛羊肉的膻味,却说猪肉有‘臭味‘’,这可能跟牧民不喜欢猪的这种性格有关,因为其它草原五畜,在吃饱后都是打瞌睡,倒嚼的主,不具备破坏草原和浪费饲料的习惯。
首先,先来看看牧民是如何选择草原五畜的,它们并不是随便的挑选,而是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五畜之间互补,对草原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内蒙古的草原从东到西,受到降雨量的影响,东北部是典型的草甸草原、过渡到锡林浩特的典型草原,向西继续变成干旱草原和荒漠化草原,然后是西部地区的沙漠,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应着不同的牲畜,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非常适合蒙古马、牛、和羊的生存,而干旱草原和荒漠化草原则特别适合山羊和骆驼生存,这直接导致牧民在不同的地域,养殖不同的牲畜。
草原五畜在生态环境中,即竞争又互补,山羊和绵羊要按照比例来饲养,这样可以避免绵羊在放养过程中的扎堆现象,容易把自己挤死,夏季能够把中间的绵羊热死,遇到河流的时候能够把前面的羊挤到河里,而山羊在这点就非常好,好动的它们不仅能把羊群顶散,还能带领它们找到好的牧草,否则绵羊就只会在一个地方吃草,当然在过去的时候,山羊还能有预警的作用,可以可以带领羊群躲避狼。
而绵羊群也会带着山羊不离群,否则它们就会因调皮捣蛋而找不到家,它们的组合其实就是天作之合,而山羊和绵羊在草原上属于边吃边拉,不仅给草原松土,也直接给草原施肥。
而蒙古马是非常娇贵的,它们的食谱需要很好地牧草,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非常适合它们生存,同时它们还能够在冬季通过大量的奔跑践踏,让埋在雪地下的牧草漏出来,牛和羊才能吃到牧草,因为它们都是不会刨雪的,冬季大雪后,如果没有蒙古马的践踏帮助,那么它们就会挨饿而死。
而牛是草原上任劳任怨的动物,一头牛车就可以为牧民拉水、运输蒙古包、草原上的其它生活用品,比如大青盐和牧草等,而牛粪也是草原上牧民的烧柴,牛皮用作保暖的帐篷、牛奶制作奶制品,冬季的牛肉干是草原‘骑兵’的军粮。
骆驼是喜欢吃灌木,这些是其它四畜无法进食的,沙漠骆驼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英雄,没有它的存在,晋商是无法完成万里茶道接力赛的最后一棒的,骆驼是典型的吃的最差,产出最多,如今的骆驼虽然缺少了运输的功能,却因独特的生存技能,让人们看到了它生命活力的价值,不吃不喝能够坚持几十天而不死,这是所有非冬眠动物都无法做到的。
草原五畜通力合作,把草原资源利用的非常彻底,同时又能有效地保证整个生态的完整,草原生态是脆弱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好的机制,是无法持续到今天的,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如此美丽的草原,离不开草原五畜的贡献。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牧民为什么对破坏草原的行为是多么的痛恨,他们甚至会私下评价破坏草原的人还不如猪,因为猪是不懂事的,拱地只是一种生活习性而已,但是破坏草原的是人不是。”
“是,叔。”徐继辉答道。
“继辉,我们来这里的中心思想你叔已经告诉你了,以后的路怎么走就要看你自己了,我们生活在草原上几十年,能够帮助你的只有这么多。”阿茹娜说。
“谢谢叔和婶。”徐继辉说。
“不客气。”阿茹娜说。
“叔,我想成立牧业公司,您给取个名。”徐继辉对徐如龙说。
徐如龙说:“你以哈斯山为养殖基地,‘哈斯’在蒙语里是‘玉石’的意思,就叫‘哈斯畜牧有限公司’如何?”
“好。”徐继辉说。
阿茹娜说:“近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城镇化发展也在不断地推进,乳品人均消费量持续出现提升,其中农村居民成为乳品行业消费的主要增量。
并且从需求来看,消费者对于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需求逐步提升,将会进一步促进乳品企业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为了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龙头乳品企业会在优质奶源、渠道、品牌及产品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源,树立高端乳品的进入壁垒。
尤其是奶源这一项,对于乳品行业来说,上游优质奶源资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能够显着地提高公司在业内的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我国乳品市场仍在持续提升,且呈现出需求多元化的态势,未来龙头乳品企业将继续往高端乳品方向发展,后期乳品板块将会走出一个较好的行情。”
“谢谢婶子的分析。”徐继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