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女主三国

作者: | 分类:穿越 | 字数:236.7万

第二卷 第269章 愁思何处

书名:女主三国 作者: 字数:4080 更新时间:2024-10-11 00:59:31

就这样,公孙度的势力就覆灭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传檄而定”。也就是向所谓平州四郡的所有郡城、县城传檄,也是传信,让其承认刘备的统治。

经常会看到“传檄可定”的描述。说的就是只需要派一个传信兵,把信息传到,然后那些郡城、县城就都承认你的统治了。刘备此时的情况,正是这样。刘备这儿,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那些郡县、县城则没有。因而才能够做到“传檄而定”。

不过,“传檄而定”这是第一步。承认了统治,还并不是真正的统治。承认了统治,就等于是承认给你上税纳粮。而那些郡城和县城的管理,却还是一点也没有改变。这样可不行。刘备治理地方,是一定要整顿吏治、理顺门路、清除冗余的。因此,刘备会对所有的郡城、县城的施政,逐一进行整治。

逐一整治,那是非常花时间的。要想缩短时间,通常采用中心开花的办法。刘备这边有四名高级文吏,而所谓平州,又正好分为四郡。一人一郡,四个地方一齐开花,那速度就快多了。

田楷在辽东郡郡治所在的襄平县城,单经在辽东属国郡郡治所在的昌辽县城。关靖在玄菟郡郡治所在的高句骊县城,邹丹在乐浪郡郡治所在的朝鲜县城。从整顿郡城开始,由上到下,进行快速的改革。

军队方面,这一段时间内增减频繁,但人数变化却不大。我们说刘备的士兵,实际上还应该加上修饰语,叫做野战军或者中央军。而各个郡城、县城里面也还是有士兵的,那些士兵就是驻军。驻军主要接受中央军队的命令,同时也接受地方政府的命令。当驻军在一个地方驻守的时间过长时,这种双头命令就会发生偏移,变成地方政府的军队了。因而,每过一段时间,驻军都是要换防的。而眼前这种整体政权改变的形势下,那就更是要换防的。

刘备这边,实际施行的还并不是变换防地。而是将地方驻军收归中央,另外将来自北平的士兵派驻到地方上去。这样一样,对于地方,就能够放心了。收归的原驻军,就在眼皮子底下,也不可能生出什么事来。

换兵的事情,说起来是相当容易的,几句话就说清了。但做起来却是非常繁琐的。整个过程,花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时间里,阎柔可算是忙坏了。

如果换成是郭图那样的专业军师,这事儿也没什么难的。但可惜阎柔不是专业的,阎柔是半路出家的。或者说阎柔是自学成才的,因而阎柔的基础就差了那么一点点。运筹设计方面,阎柔已经不差了,但应付军中的琐事,却时时力不从心。

真正要说起来,这些琐事跟文官所经办的事情倒是比较接近的。据不可靠的猜想来说,天底下干这样的琐事,最得心应手是人是陈群。也就是文为主军为辅的那种材料。

如果治理方面的事情不那么忙的话,四名高级文吏一出手,当然可以迎刃而解。但可惜不巧,四名高级文吏正忙得焦头烂额,不可能来帮忙的。而军队这边,除了刘备,便只有公孙续和严纲。公孙续和严纲打仗还可以,做这些琐事只会越做越糟。刘备倒是有点墨水的,但阎柔怎么好往刘备那儿推呢?因此,也只有硬生生地承受了。

要说起来,理顺一下军队,换个防而已,这些都是小事。在其它势力里,这些小事都不用交待了。不过。这样的小事,对于阎柔来说,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经历。也就是说,阎柔借着这一次的小事,补上了基础的一课。虽然说,比起专业的科班出身的军师尚有不足,但也足以使阎柔的运筹设计的本事更上一层楼了。

其实很多学问都是这样的。就拿写作来说,要提高写作水平,也同样不能一条道走到黑的。琐事,看上去跟运筹设计的关系不大,但经历了琐事之后,再次运筹设计的时候,就会更加的缜密和周到。

两个月之后,琐事完成了,然后就该办大事。相对于阎柔来说,大事反而比琐事要容易得多。所谓大事,其实就是全境的兵力布置问题。此时,刘备的兵力,除去地方驻军之外,有兵七万。需要重点防御的地方,是长城关。需要一般防御的地方,则是西线与草原接壤的地方。由于阎柔对于这片草原非常熟悉,对于草原的一般性防御,就不需要太多的兵力。

阎柔决定,在襄平布置两万士兵,一般性防御西面的草原;在长城关布置两万士兵,防御田润。在新昌一带的县城郊外布置一万士兵。这一万士兵既可以防御西面的草原,又可以增援长城关。剩下的两万士兵,则派驻到玄菟和乐浪。

可以明显看出。七万士兵实际上分成了五万和两万。前面的五万士兵,才是用来防守的。而派驻到玄菟和乐浪的两万士兵则不是,他们是用来开拓疆土的。

这里,开拓疆土,并不是要讨伐谁;当然,也不排除要讨伐谁的问题。早在公孙度讨伐玄菟、乐浪两郡的时候,阎柔就随军到过一次。因而,阎柔认为,玄菟、乐浪两郡土地辽阔,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因此,这才派了两万士兵到这边,开拓疆土。

这两万士兵的任务,当然不是防守。而是像现代的地质勘探队员一样,对国土进行搜索和测量。遇到土匪的时候,肯定是要实施严厉打击的。没有遇到土匪,他们就相当于一般的工作人员。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地质测量方面的人员。绝大多数地图,都是旅行者画出来的。此时,由于治理的需要,产生了军事行动。而以军队的力量进行勘察测量,虽然有些专业不对口,但有总胜过无,不能说不是一个极大的、划时代的进步。

故事里面的人不知道结果。但是,通过勘察,他们慢慢地,就知道了结果。而那个结果,读者肯定是知道的。也就是说,刘备得到了辽宁半岛和朝鲜半岛的地图,而且仅仅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地图的得到,而使得土地面积剧增。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产量的剧增。间接的后果,还有沿海的渔业。总而言之,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刘备却显得兴味索然,少言寡语。过了几天,刘备头上居然还早出几根白头发了。

阎柔是一个坚毅的男人,但却并不是一个心细的男人。对于刘备的情绪,阎柔忽略了。最后,还是邹丹看出来了。

邹丹看出刘备情绪不对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刘备询问。而是先旁敲侧击了一下其他人。但是,邹丹没有发现任何结果。所有的事情,都是高兴的事情,没有一样是能够使人发愁的。那刘备到底在愁什么呢?于是,邹丹找阎柔商量。

阎柔看见邹丹来寻,道:“哟,稀客、稀客。今儿个怎么有空上我这儿来啦?莫非是酒瘾发作,要拼两盅?”邹丹道:“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找你,是有正事。阎司马把他们都叫走吧。”他们,指的是正在跟阎柔说话的两个人。

“那好,你们就先回去,”阎柔打发了那两个人,转过头来,“原来邹太守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呀?我说最近怎么耗子少了许多。”此时,刘备已经委任邹丹为乐浪郡太守。

邹丹道:“此非说话之所。事情严重,进你屋去说。”阎柔答应了一声,把邹丹让进屋内。各自找地方坐了。也没有上茶什么的。然后阎柔问:“这下,邹太守可以说了吧?”

邹丹道:“吾要说之事,乃玄德公最近的情绪。不知道阎司马注意到没有,最近接连都是好事儿、喜事儿,可玄德公却整日精神不振,并且还愁白了头。”

“啊,有这事儿?”阎柔想了想,“好像是。我平素里没有注意,这会儿想来,似乎哥哥的情绪确实有问题。”邹丹道:“那依阎司马所见,我哥是因何为愁呢?”

“这可难猜了。也许,着了风寒也说不定,”阎柔突然一拍大腿,“对啦!邹太守刚才好像说过,说我哥有白头发了么?”邹丹道:“是啊。确实有白头发了。可是白头发。跟玄德公的心事又有什么关系呢?”

“怎么没有关系?”阎柔道,“我见过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就长了白头发,然后一成亲,头发就黑了。哥哥应当是想女人了吧?不过也是,都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没碰过女人,这事儿我俩得好好张罗张罗。”

邹丹则道:“恐怕不是吧?玄德公如果想要女人,那还不容易?更何况玄德公三十多岁了,娶妻乃是名正言顺的事儿哪,也不需要愁成那样吧?”

“那倒也是。若真是为了女人,大家都是好兄弟,有什么不好说的呢?”阎柔道,“不过,若不是为了女人,我倒真的猜不出还能有什么别的事儿能让哥哥发愁的。”

“阎司马后来,有所不知啊,”邹丹道,“玄德公目前的势力,来自于平北。而平北,则以公孙伯珪为太守。玄德公乃公孙伯珪之好友。在公孙伯珪丧命之后,玄德来投,只是客卿身份。后来,袁绍先是相约进兵,共讨韩馥;后又撕毁盟约,拒不割地。为讨袁绍,北平军暂奉玄德为主。直到现在,玄德都只是暂代故友之位。而公孙续,则正是公孙伯珪的儿子。据某猜想,玄德公一定是为了是否还权于公孙续而烦恼。”

“哦?还有这事儿?”阎柔想了想,道,“这事好办。据柔看来,那公孙续根本就没有上位之意。晚些时候,柔亲自去找公孙将军问个明白。如果属实,则约个时间,直接让公孙将军提出,请玄德上位。这不就成了?”

邹丹道:“那要是公孙将军也有争权之心呢?”阎柔道:“那就难办了。少不得,某还得先请严将军。让严将军作为策应。尔后某再去请公孙将军喝酒,待其半醉之时再拿话问他。若其不想上位,就按刚才说的办;若其仍然有心掌权,就让严将军将其诛杀。邹太守以为如何?”

邹丹想了想,道:“善。此计当行。不过,丹也想到一点。玄德公因为掌权之事而愁,毕竟只是丹一厢情愿的猜测。故尔,丹想同时寻觅身家清白的绝色女子,以备届时向建议玄德公娶妻。”

阎柔道:“不错、不错。寻觅女子的事儿,便由邹太守负责张罗了。我呢,明日一早,便赴长城关找严将军。事不宜迟,希望我们早日成功。”

次日,阎柔也没向刘备打招呼,就直接出发了。反正刘备这段时间都因为心情不佳,什么事都不问的。次日,阎柔赶到长城关。给严纲一说,一拍即合。严纲当即带了三名亲兵,加上自己,共四人,跟阎柔一道出发。严纲换成了普通士兵的装束。猛一看,并没有严纲在内,而只是四名随从。

四人北上襄平。长城关北上襄平,大军要走五天。因为四人轻装,故此只走了三天。找到公孙续之后,阎柔与公孙续叙话,严纲等三人因为属于随从的身份,只能是门外侍候。

随从当然也是可以吃饭的。不过,却是在另一个地方吃的饭。严纲知道,阎柔这边需要把公孙续灌个半醉,一时半会的还不会动手,因而就放心地跟其他三人去吃饭了。

当然,严纲这边没喝酒。公孙续这边倒是提供了酒的,是四人自己没喝。四人很快吃完了饭,就又跑到阎柔、公孙续喝酒的房门外肃立侍候。四人的动作,在公孙续的其他士兵的眼中看来,是很正常的。

当然,严纲不仅仅是肃立。而且严纲还十分注意听着屋中的谈话。过了一阵,严纲就听到阎柔正面询问公孙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