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
作者: | 分类:穿越 | 字数:23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卷 第251章 勇对埋伏
芦沟桥上鲁公狮。历劫暴风雷。茉莉六朝基。大屠杀、欺人是谁。
今朝喜见。英雄玄德,跨海捉乌龟。额外不相知。人道是、狂飙劲吹。
——调寄《太常引》
正如当日郭嘉所料,刘备率北平军南下征讨袁绍,不仅仅是为了平分冀州。刘备若能战胜袁绍,就能得到冀州全境。若不胜,刘备将会想办法送掉公孙瓒最后两个亲属的性命。回师之后,刘备就可以得到右北平。
界桥之战,公孙范率三千白马义从,被麴义八百先登死士所败。公孙范本人亦被麴义斩于马下。这就算是送掉了公孙瓒从弟的性命了。什么叫从弟啊?就跟现代的堂弟差不多吧。公孙范丢命的时候,白马义从的损失过于惨重。北平军这边,任谁看,都是有胜无败的局面;因而谁也没有起疑心。而刘备本人呢,虽然有送掉公孙范性命的打算,但却并没有着手安排。送掉公孙范的性命,是刘备所希望的;但送掉白马义从,刘备就有些痛心了。因此每每思及,刘备既喜且悲。
后来,战斗进入了相持阶段。刘备与袁绍相拒磐河一月有余,两军皆已疲惫。其后,田润派郭嘉、关羽、张辽、田兰袭取了冀州郡治所在的信都,俘获了辛评、审配、颜良、文丑等人。袁绍后院失火。没有了粮食生产基地,急于回师救援,就送信给刘备,许以渤海郡,与刘备罢手言和。刘备当即回信,索要渤海、河间、中山国、信都四郡,讨价还价。袁绍再回信,表示最多只能割让渤海、河间、中山国三郡,再补偿一千石粮草;否则玉石俱焚,鱼死网破。
袁绍军队未落下风,忽然卑躬屈膝,刘备这边的田楷猜到袁绍属于后院起火。
刘备这边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拒绝议和,让袁绍不能回军。此议经严纲提出。刘备则担心相逼过甚,袁绍穷途末路,如疯狗咬人,以为不妥。第二个选择是派遣轻骑,绕道袁绍后方。此议经刘备提出。田楷以两军占地甚广,绕道迂回耗费时日,而袁绍去意甚坚,已经鞭长莫及,予以否决。第三个选择是正面追袭。也是刘备提出的。田楷当即警告,说袁绍定有准备,必然在大郭山一带设伏。刘备又说,先许和,既得好处,又降低袁军警惕。然后再正面追袭。田楷就没有说什么了。
这个时候,刘备提出的是亲率骑兵,正面追击袁绍。严纲、公孙续率左右军以为接应。三军主帅,轻身犯险,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刘备知道一定会有人劝阻。果然,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站出来了,自刘备手中,抢去了那份危险的任务。
其实公孙续也是有苦衷的。公孙续若不死,刘备担心自己得不到北平太守的职位。站在公孙续的位置上考虑,却又有不同。公孙家素以威信传世,以战功服众。公孙续虽为公孙瓒独子,但却一无建树,没有战功,不能服众。刘备提议南下讨伐袁绍,众将皆愿追随,并奉刘备为帅便是个例子。若就这么回到北平,公孙续顶多只能做个傀儡,实权还在刘备那儿。公孙续要做真正的男子汉,就只能放手一搏。
大郭山,山势脉络不清,岭谷高差很大。地形十分复杂,乃明显的危险之地。刘备这边,很容易就能猜到袁绍会在大郭山一带设伏。而袁绍也真的在大郭山设下了埋伏。但大郭山那么大,刘备这边不可能知道准确的埋伏地点。
公孙续谨记刘备的叮嘱,先慢后快。另外,公孙续还另有一番考虑。所谓伏击,当然是一方事先埋伏,打击另一方。袁军动作在先,那个埋伏的地点,就是袁军选择的,必然对自己不利。无论自己这边再怎么提高警惕,最多都只能减轻伏兵出现的突然性;而对于地形及阵形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不可能消除的。换句话说,自己这边,是死定了。
想要不死,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壮士断腕、蜥蜴弃尾了。当然,这里要弃掉的尾巴变成脑袋了。不过,只要自己不走在前头,前头就不是脑袋了。想要吃掉我吗?我就像泼在地上的水,这边堵住了我就往那边流。大郭山地形复杂不假。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另寻他路,也要比别的地方容易些。
先慢。一般的军事行动都要求快,慢了就有可能贻误战机。此时却不是。无论怎么快,都没有袁绍快。因而,靠速度快,是不能消除埋伏这个危险的。既然不能消除,倒不如慢点。慢慢地走,至少,可以节省体力吧。有了体力,无论是打还是跑。都是用得着的。
北平军战马很多,因而有很多骑兵。公孙续带的这支部队就是轻骑兵。当然,战马的颜色不再是白色了。短时间内,白马义从是难以重建的了。不过,其它颜色的马也是马啊。战马的颜色对于骑兵的战斗能力是没有决定性作用的。
走近了大郭山了。公孙续下令,全军下马休息。再往前走,随时都可能打仗。需要把人力和马力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趁着休息这会功夫,公孙续将千夫长和百人长找来,对他们说,前面山区,袁绍军很可能有埋伏。遇到埋伏之后,第一选择是跑而不是打。要充分发挥骑兵的优势,跑出速度。让那些伏兵来追。等伏兵追累了,我们再打不迟。众校官听了,均觉得很有道理。
休息的时间有点长。有点长,是指比起公孙续自己想象的时间要长出了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前途吉凶难测,引发了公孙续心中的犹豫。这种犹豫,实际上也是正常的。时间拖长了,会影响到总体上追击袁军的效果,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伏击战却是有好处的。埋伏的袁军,体力都是充沛的,然时间愈长。心中就愈是不耐烦。并且,还能缩短与刘备、严纲后续部的距离。
这支骑兵总共一千骑。由于战马的原因,前后两人的距离就有一丈,一千骑排成单列,就是一千丈的长线,合七里多地。公孙续则走在队伍的中间。公孙续想,无论袁军怎么厉害,总不可能七里多地全设埋伏吧。因而,等到埋伏发动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士兵是处在埋伏圈外面的。
通过大郭山,尽可能选择高速。但实际上。因为山地的原因,也仅仅达到了中速。这么一条长线,浩浩荡荡地盘旋于大郭山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因战马的跑动,而腾起了烟尘。还是很够气势的。
如果没有埋伏,就照这个速度,一匹马通过大郭山区的时间大约是两刻钟。现在多了七里,也就多出了一刻钟。总共三刻钟的样子。然后,大约在两刻钟的时候,也就是公孙续部队的第一匹马即将走出大郭山的时候,埋伏发动了。
攻击的手段还是弓箭。弓箭对于轻骑兵的打击是致命的。在三国游戏以及三国小说里面,重骑兵已经非常普遍了。可惜,在我们的故事里,重骑兵一直都还没有出现。就只有轻骑兵。骑兵身上穿的,也就是软甲。那些软甲,好一点的,是用牛皮做的;差一点的,就有马皮或猪皮做。箭矢侧面擦一下,基本没事。若正面命中,是挡不住的。
发动埋伏的区域的确不足七里,也就两里左右。但是这两里左右的区域,正好覆盖的就是公孙续军队的中间这一段。早知如此,公孙续就应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了。
公孙续并没有换装。也就是说,公孙续的装束跟普通士兵大不相同。一望可知,这是一名将领。在明知有埋伏的情况下,公孙续这样做,也就等于是向袁军树立了一面活靶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将领会换成普通士兵的衣服,比如曹操就经常这样做。还有一些将领,不仅自己换成普通士兵的衣服,而且还让另一名与自己身材差不多的士兵或校官,穿上自己的衣服,给伏兵指示一个虚假的目标;曹操、孙坚等人经常这样做。公孙续却没有。
对于伏兵来说,公孙续有可能是真正的将领,也有可能是普通士兵故意穿成这样的。弓箭手在公孙续与公孙续的士兵之间进行选择。如果射公孙续,可能射中的是将领也可能是士兵,如果射其它士兵,那就一定是士兵了。因而。埋伏的弓箭手还是优先射击公孙续。
伏兵射出的箭矢是比较多的。对于公孙续,尤其多。但公孙续这边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并且,公孙续早就叮嘱过了,先跑后战。中箭倒地的,倒了就倒了。只要没有中箭的,就继续往前往。在埋伏没有发动之前,跑的只是中速。这时,埋伏已然发动,箭雨密集,因而,士兵们就挥鞭猛抽马臀,跑出了最高的速度。
最前面的约四百名骑兵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快马加鞭就出了大郭山。最后面的约三百名骑兵,眼见前方箭如雨下,立即中止了去势。在返回与另外找路绕道前行的选择上,公孙续前面先有交待,应该另外找路。于是,后面这三百骑兵就驰向了另一条山谷。
公孙续在中间。与公孙续同在的约有三百多骑,遭到了突然的射击。后面又有一百来骑,随着惯性而加入了受袭的队伍。共四百骑受袭。第一轮箭雨的结果,是将近一百骑倒地。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骑兵的速度与受袭效果的关系。当速度为零,或者接近零的时候,也就是步兵受袭的时候,突然而至的箭雨杀伤力是惊人的。假如一轮箭雨就是目前这样的四千箭矢,在两里长的路里受袭步兵也是四千人的话,那么,第一轮箭雨一定能消灭一半,也就是两千以上的受袭步兵。受袭的士兵由步兵换成骑兵之后,由于骑兵的待遇要高一些,软甲要好一些,第一轮箭雨的杀伤效果将由五、六成下降至四成。而当骑兵跑起来的时候,就又不同了。明明是正面射中的箭矢,因为骑兵自身的速度,就变成侧面掠过了。有很多箭矢,虽然命中,却穿不透软甲了。杀伤效果再次下降到两成多一点。因此,公孙续的受袭骑兵总数约为四百,第一轮射雨之后,倒地的骑兵不到一百。
前面已经说过,公孙续本人所遭遇的箭矢,要比麾下的士兵所承受的箭矢要多一些。但是,相应的,公孙续的盔甲又要比普通士兵的盔甲好一些。士兵的盔甲,好一些的就是牛皮。而公孙续的盔甲则是叠加的铁片。第一轮,射中公孙续的箭矢有好几十支,全部滑落,均未能射透盔甲。
战马呢?说了半天,居然没有说战马。据说,某个大文豪还写了一首诗。诗中说“射人先射马”,真是这样的吗?
射马的好处主要是目标大,但战马却并不是一个好目标。首先,战马自带一层马皮。动物的皮,比人类的皮,防御能力要强一些。个别披着人皮的豺狼,里面的狼皮也是绝对不肯脱下的。马皮,既厚实又有弹性,外面附加一层毛。弓箭射中了,很不容易射进去。其次,战马的承受能力极强,身插数箭,往往还能健步如飞。动物的这种本能,是人类做不到的。
战场之上,对于箭法高明的将领来说,肯定是先射人,而不是先射马。对于箭法一般的弓手来说,就那个方位,差不多就行了;射着了人算人,射着了马算马,没有太多的讲究。所以说,“射人先射马”,很有诗意,就是不怎么实用哈。
于是,战马所受的箭矢,就不需要仔细去说他了。话说第一轮箭雨之后,公孙续这边由中速提升至高速。两里的距离,最后一匹战马要通过的话,也就是现代的3分钟左右。3分钟时间,如果射得快,能射出二十来箭;就算是慢的,也能射出十好几箭。因此,包括公孙续在内的幸存的三百多名轻骑兵仍然处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