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作者:胡说怼八道 | 分类:言情 | 字数:148.6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4章 天使再至
黄月英大概能预测到郭嘉的反应。
想着,她的条件郭嘉应该是会同意的,只是,她没有想到……郭嘉对荔枝酿竟如此喜爱。
次日回她的信中,答应了她的条件,还附带了一个要求,就是再给他两坛离支酿。
一时间,黄月英竟不知道到底是她的计谋奏效,还是酒的功劳更大。
便无奈回信,答应了对方,还让人把酒也给送过去了。
毕竟,主动权在她手上,对方目前,只能被动接招。
这时候,她才发现,和这些个聪明人过招是真的很累。
不仅要动脑子,还得用上外挂,还得拼酒品……简直离谱。
幸好,诸葛大佬是自己这边的,不然……怕是要更累。
想到这些,她便把这几日的情况写成信,让人往成都送去,按照诸葛亮的行程,这时候……该在成都了。
……
三日后。
荆州牧刘表终于是“回”到了襄阳。
许昌来使,自是见到了刘表,在说明来意后,刘表可惜的道,说此事不凑巧,小女已许人家,当时还以为曹司空无意结亲,表示届时会上书与天子说明。
张绣自然无奈,表示会把话带回给天子,然后,这场出使……似乎就结束了,他们的任务,好像也结束了。在路上耗费了那么多时日,又在荆州等了大半个月……结果,却是有些草率。
看着主位上的刘表,张绣回忆着以往种种,心里叹了一口气。
往事……不可追了。
又三日后,许昌的使者,从襄阳出发,往许昌方向而回。
襄阳城中,却开始流传着小先生的文才。
“听说啊,小先生一个人,把张绣以及那什么程善都给喝趴下了!”
“什么呀,还有一个书吏呢,听闻诗才也是不错的,与小先生有来有往的斗了二十多个回合呢!”
“那书吏可有诗句传出?”
“自然是无的!”
“可小先生传出的诗句多啊!一句诗酒趁年华,那是道出了多少少年们的心声啊!”
“可别说是少年,便是老夫,今年三十有一,都不由得心潮澎湃了!”
“只是这诗体,似有些新意,可惜并没有整首的诗……若不然,便可见识一番了!”
“雅令这东西,只有你们读书人喜欢!”
“就是!这东西太费劲儿了!”
“费劲儿才能看出一个人文才之高低啊!”
“倒也是!”
“听说那什么楼的舞姬姑娘,要自荐枕席,嘿……可小先生拒绝了!”
“美人投怀,小先生也不懂得欣赏吗?可惜了!”
“小先生莫不是……”
众人一脸高深莫测的笑着,继续谈论。
“可别,小先生还令人送了东西过去呢,说不定啊,只是面皮薄些!”
“哈哈哈!可是……说到小先生,确确实实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却未曾听闻有说哪家的女娘啊!”
“倒也是……咱们州牧似乎也不急?”
“州牧家中女娘早已都说好亲了,能急个什么?”
……
黄月英皱眉,听着黄武探听来的消息。
郭嘉那堆人刚走没两天,襄阳城里就开始流传着她的诗才。
那次斗酒,她都快不记得自己念了哪些,可偏偏……却有人记得,而且还传了出来。
“阿楚,有些不对劲。”黄武提醒着。
即便他不太懂这些手段,但也本能的觉得,此事不对。
阿楚的名声是很大,这些诗句也的确很好,可当时阿楚念的都不是完整的……即便有人觉得这些诗句好,也不该有这么多人讨论。
黄月英点头,“是不对。”
她有理由怀疑,这一切都是郭嘉留下的后手,为的……是捧杀。
但即便她现在派人去追,郭嘉也定然早就扮做普通百姓快马回许昌了。
啧,心中略有些不爽,总觉得……被人算计了。
她到底还是对史书上这些个名人留有几分情面,可人家压根不会对她留情面啊!
至于对方算计些什么……还得看接下去的情况。
……
六月下旬。
孙策退兵的消息传至襄阳,刘表大喜。
大大的封赏了霍峻、甘宁、黄忠、刘磐以及关羽,命蒯越准备了大批的物资,派人送去犒劳前线将士。
然后又对布置了东面防线的黄月英再次嘉奖,“若非阿楚当时坚持……怕是那江东猘儿,都要打到襄阳了。”
黄月英摇头,“都是前线将士用命罢了。”
刘表虽然赞同黄月英的话,但更认同黄月英选出的这些人,把荆州立到了不败之地,想起近些日子襄阳的情况,笑着,“阿楚最近的声名,可是又上一层啊。”
黄月英摇头,“有人在后面推动。”
“啊?”刘表惊讶,而后皱眉,“何人?”
黄月英只是摇摇头,她总不能说,她为了把许昌的后手堵住,把郭嘉给放跑了吧?
刘表见此,也是笑着,“即便有人推动,那又如何?不过,阿楚那些个诗句,当真没有完整的?”
“姨丈,阿楚已经说过,那些诗,都是恩师作的,与阿楚没有关系。”黄月英解释着,“我只是拿它们来行了一把雅令,斗了一次酒!”
刘表叹气,而后笑笑,无论如何,小先生的才名又上一层,他觉得是好事。
可黄月英,不这么觉得,可她又没法与刘表细说。
随着时间推演,此事愈演愈烈,这几阙诗句,也在不断的发酵。
……
七月,叶县。
徐庶与刘备面对面坐着,对弈。
“许昌的使者回去了,江东的兵退了,对荆州来说,都是好事儿。”刘备笑着。
这样一来,他这边的压力也轻了许多。
“福兮祸之所伏。”徐庶摇头,“表面平静,不代表内里就真的平静。”
刘备皱眉,“元直的意思是……”
“暗地里,争斗不休。”徐庶解释,“这些日子,阿楚那十数句诗,以及阿楚这些年的事迹,不断的被提起。”
刘备不解,“这……”
“木秀于林。”徐庶道,“只怕,这是许昌那边的手段。”
刘备叹气,“对一个不过十五岁的孩子……也要用这样的手段吗?”
“只要好用,为何不呢?”徐庶反问。
刘备默。
恰此时,有侍从来报,天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