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建奴想造反?问过我再说

作者:醉秋 | 分类: | 字数:57.3万

第282章 被上眼药了

书名:大明:建奴想造反?问过我再说 作者:醉秋 字数:2360 更新时间:2025-02-03 04:13:16

虽说隆冬已过。

但苍茫的北方大地上,依旧难以寻到春天的踪迹。

笔直的官道上,迤逦而行着一支数千余人的队伍。

来往的路人行商,纷纷闪避在一旁。

目光中浮现出敬畏之色。

不仅是因为这支队伍过于庞大。

更为关键的是,在队伍的前方,竖着两杆大旗。

上书八个大字。

‘御赐钦差。’

‘代天行事’

嚣张又霸道,令人望之生畏。

大旗由两位身材魁梧的力士扛着,在风中猎猎作响。

在这两位力士身后,则是一群身穿红色锦袍,腰挂绣春刀的锦衣卫。

个个目中无人,飞扬跋扈。

挨在锦衣卫后面的,则是面带肃杀,身披铠甲的大明军士。

一眼望去,彪悍之气扑面而来。

与肃穆的军士形成强烈对比的。

则是一群骑马跟在他们身后,身上穿着华丽长袍,笑容满面,嬉笑不止的男子。

虽说是男子,可他们却带着浓重的脂粉气。

而且面上的笑容,也过于阴柔了。

看着笑容满面,可不知为何看在人眼里,却是打心底里冒出一股凉气。

在这群男子后面,是十余辆高大奢华的马车。

马车周围,则是数百精锐骑兵严密防卫。

队伍的最后面,人员看上去比较庞杂。

有身穿官服,骑在马上的官员。

也有跟随在官员后面的仆从。

还有一些守卫他们安全的士兵。

整支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若不是前方两杆大旗上写明‘代天行事’。

恐怕真的会让人误以为,这是皇帝在出巡。

周围的行人议论纷纷。

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当然更不会离开紫禁城。

这么大的出巡阵仗,百姓们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了。

“这是哪位皇亲国戚啊?”

“竟然有如此的阵仗?”

“您还不知道呢?”

“这是皇帝身前的大红人,咱们大明的战神,程武程大将军。”

“他奉了皇命,护送至宝佛骨舍利,前往江南,寻一个寺庙供奉。”

“原来如此,程大将军咱是听说过。”

“以他的功劳,在加上是替皇帝做事,这个阵仗不为过。”

“那是自然。”

一辆马车从他们身前经过。

程武此时正端在马车里,路人的议论,自然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他微微一笑,继续浏览手中的文书。

这是谢淞刚刚送来的。

是东厂和锦衣卫安排在江湖上的探子搜集来的情报。

这几日虽然是年节。

朝廷和民间都在欢度春节。

但江湖上,却没有丝毫的喜庆年味。

反而充斥着凶残的狠厉厮杀。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江湖上已经是血流成河,死伤无算。

大大小小的门派,已经有二十三家惨遭血洗。

这其中,与争夺名额相关的,不到五家,其余的,全是被趁乱屠戮。

若是在往日,这些私愤报仇的事情,肯定会被正道人士所追杀。

但如今江湖上混乱之际。

各大门派人人自危,哪里还有闲心去匡扶正义?

程武看完,合上文书。

目光一阵闪烁。

和他之前料想的一样。

灵气对于江湖人的诱惑是致命的。

为了获得灵气,整个江湖已经逐渐陷入癫狂。

他现在只需要在一个合适的契机。

以朝廷的名义,强力的止住这场大乱。

就可以将整个江湖,完完全全的收归朝廷,彻底的掌控江湖势力。

不过眼下的时机还不到。

火虽然已经烧起来,但那些江湖上的名门大派,还在隔岸观火。

等到他们也被烈火焚烧,并且叫苦不迭的时候。

就是朝廷下场的最佳时机。

...

护送佛骨舍利的队伍一路南下。

十几天的时间,行经山东,渡过黄河,来到了南直隶的地界。

再往南走个一两天,就是大明的陪都南京应天府了。

此次护送佛骨舍利,程武将谢淞带在了身旁。

曹公公则坐镇京师。

此时谢淞站在黄河渡口边,一双阴沉的眸子望着南方,神色十分冰冷。

其余人等,正在忙着将马匹车辆,和各种物件,从渡船上搬下来。

这么大的队伍,至少要来回数趟,才能将所有东西都运送过来。

正好这几日接连赶路,人困马乏,在渡口处好好休整一番。

“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吗?”

谢淞听到身后传来询问声。

赶忙转过身来,躬身一礼,敬声说道。

“程将军,奴婢办事不力,还请将军责罚。”

“哦?”

程武好奇的打量了他一眼。

笑着说道:“谢公公这一路上,带着锦衣卫打探了不少情报。”

“何来的办事不力?”

谢淞转头朝着南边恶毒的看了一眼。

冷声说道:“按照惯例,朝廷的钦差,在经过此处渡口时,当地的官员,是一定要来迎接的。”

“即便事务繁忙,不能亲自前来。”

“也要安排人手,在渡口处烧火做饭,供钦差歇息。”

“早在三天前,奴婢就差人,将咱们渡河的时间,报给了南直隶。”

“可您看看,这四周,哪里有他们的人影?”

“他们这是对您不敬啊!”

程武沉默半晌,他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其实并不怎么熟悉。

听谢淞解释,这才知道自己被人上了眼药。

“嗯。”

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已经将消息送到了。”

“他们不来,是他们的事情,与你无关。”

抬头看了看,日头已经偏西。

索性吩咐道。

“告诉下边的人,咱们今天在渡口处安营休整。”

“好好休息一下,明日一早再出发。”

谢淞神色依旧阴冷。

恨声说道:“将军您是不介意,但奴婢可咽不下这口气。”

“等到了应天府,非得将有关的官员,好好整治一番不可。”

程武不置可否的说道:“此事本将军自会处置的。”

此时他心中暗喜。

正愁没有借口对南直隶的官员发难。

没想到他们倒是自己送上门来。

给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整个队伍渡过黄河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

好在程武提前下了扎营的命令。

渡过黄河,忙碌了一天的众人,可以及时的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汤。

从京师跟随程武到此的礼部官员。

一边吃饭,一边破口大骂。

骂南直隶的官员们不懂规矩,坏了朝廷的章法。

指天咒地要好好地参他们一本。

程武笑吟吟的看着这些礼部官员。

这些平日里,在朝廷中没有多少存在感的闲散官。

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