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作者:行道人 | 分类: | 字数:107.2万

第411章 元系列民用计算机

书名: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作者:行道人 字数:2315 更新时间:2025-02-05 01:57:01

大部分记者现在都处于亢奋的状态,他们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不可能!不可能!你一定是骗我的!老师的知识那么渊博,他是不会欺骗我的。

是的,一定是你。。。”

二鬼子脸部扭曲,凶狠地盯着李元。

“是你,你是巫师?你是魔鬼!上帝啊,请降下神罚吧!”

他喊得撕心裂肺,双眼望天,可惜迟迟等不来他想看到的景象。

即使是一个小火星,他也没有看到。

“行了,别看了,这里是华夏,有着 太多的守护神。所以,这里不归上帝管!”

“你是异教徒,应该烧死!”这个记者明显受刺激太深,已经开始胡言乱语。

李元给了白雪一个眼色,对方马上领悟。

不久,两个安保队员,夹着不断呢喃的男记者离开了会场。

和二鬼子走的较近的三个记者,全都冷漠地看着他,没有任何帮忙想法。

刚走出会场,二鬼子努力站直身子。

“行了,我自己可以走”。

二人根本不搭理他。

“你们没有听到吗?我让你们放手!”

他们见二鬼子身子扭动的厉害,再加上白雪的嘱咐仅仅是带离现场。

所以他们没有再夹着他。

突然的松手,让二鬼子一屁股坐在地上。

“哎吆,你们两个。。。嘿嘿”,当他看到二人不善的目光,连忙用“嘿嘿”掩饰。

这人痛苦地从地上爬起,跛着脚走出了实验室大门。

表情阴狠,但是没有了在会场时的癫狂,明显刚才是装的。

他知晓刚才惹了众怒,所以干脆装疯魔,便于离开会场。不然,他真怕被同行暴打。

不过,他的脑子确实很乱,多年的认知被李元无情地撕碎,他有了探究的心思。

直到现在,他也不相信西方的历史是杜撰的,不然,这也太过可怕了,他的世界观真的会崩塌。

我们再次回到会场,气氛变得融洽,李元开始回答各个记者的问题。

那三个开始唱反调的记者也识趣地闭嘴。

今天李元的表现,让他们不敢妄动,这人不仅科学知识渊博,就连历史研究也让他们感觉惊奇。

反正今天的素材已经够多,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论述了。

其他那些记者相对温和,或者被李元的历史知识所震慑,还处于大华夏历史文明的兴奋中。

以后再出国,遇到他国记者挑衅,他们就可以拿华夏文明去对抗科技文明。

在采访中,李元表达了对伊利诺伊州绍姆堡地方法院的不屑,更是痛批了阿美莉卡的长臂管辖。

更是分析了对方证据,摩托提供的有效证据内容和元宇宙实验室提交的专利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都是胡编乱造,李元几句话就指出了它的错误和不可实现性。

尤其是对人体肌电信号的描述,更显幼稚。

当被问及,他是如何对肌电信号进行分类和识别的时候,李元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

他不能给竞争对手提供思路,能不能找到肌电信号的特点,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

李元是借助念力和内息发现的这些,更是对人体解剖学有过长时间的研究,才能捕捉到那些微小的变化。

后世没有从肌电信号入手,而是考虑的人脑接口。

通过植入芯片,远程控制智能假肢。

说实话,他觉得通过捕捉和刺激肌电信号,才是最安全的手段。

采访顺利结束,所有记者全都满意而归。

回到私人实验室,李元把新设计的新计算机技术资料整理好,准备交给龚师兄。

在西楼的2楼有个小型的芯片制作车间,一是用了研究和完善工艺流程,第二个就是为实验室流片。

之前设计的“钧天8100”计算机配置太高,暂时只提供的军方。

他为了不刺激阿美莉卡,必须设计一款性能和Intel相当的计算机配置。

为了区分,计算机名称直接改为元系列,Y821计算机。

CPU继续使用祖冲100,但是主频降低为20Mhz,这和CPU相当。

完整性能命名为“祖冲100”,阉割性能版本命名为“祖冲821”。

内存只有1MB。

第一次使用机械硬盘,大小只做到16MB。

其他配置不变,同样的南北桥设计。

其实CPU的设计原理没有变,只是对时钟管理电路做了修改,把时钟频率限制在20MHz。

还有便是移动了内部电路布局,防止有心人进行比对。

如此小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对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要求提高不少。

他们已经习惯于在银河系统上编程,突然要倒退回命令行编程,很多人极其不习惯。

这次,专利申请只在国内、亚洲和欧洲,美洲暂不考虑。

为了保密,CPU架构他没有申请专利,重点申请的是硬盘专利。

他把所有的文件存入U盘,准备一会带给龚师兄,正好看看他们的进度。

接下来,他有两个任务,一个是高性能CPU的设计,目前的CPU已经限制了女娲1号的提升。

必须给她进行硬件升级,要有更快的CPU,更高的算力,更大的存储空间。

也是为了第二任务做准备。

他的第二个任务便是为军方设计一款机器人。

他根本就没有多想,外观直接仿制后世“哈基米”的四足机器人。

就是后世在亚运赛场上奔跑的机器狗,它不断地奔跑,运送着铁饼,萌翻了一众观众。

至于关节控制和整体平衡控制,可以照搬女娲1号的程序、硬件和结构电气。

唯一考虑的便是要增加其承重能力,至少要能安装一把突击步枪,并携带不少于1000发配套弹药。

还需要考虑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可以代替士兵完成危险的突进任务、定点清除和探路。

最后这个任务,童代表已经催过多次,可惜李元一直没有大段的时间,只能利用时间片来思考。

到目前还只是一些构思,还没有落到图纸上。

童代表也知道,机器人的研究有多复杂,他只是被李元的描绘所吸引,想要早日见到样品。

他曾经找过一些和机器人搭界的研究所询问过。

他们一直表示,能够完成如此复杂任务的机器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这个先例。

而且表达了,这需要突破诸多技术难点。

目前世界上,主流研究方向还是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

但是受限于通信控制和计算机的算力,并不能用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