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作者:行道人 | 分类: | 字数:107.2万

第321章 女娲1号

书名:四合院之跌宕人生 作者:行道人 字数:2266 更新时间:2025-02-10 01:56:17

会议已经开了一个上午,与会代表大部分是重新回归的老同志。

一个一个死犟死犟的,无论许领导如何讲解李元的不凡,这些人,就是不太相信。

“国家半导体实验室需要重建,而且不能继续放在交道口,那里地方太小了。

我们需要在学院路附近建一栋现代化的实验室。

周边各大院校环绕,也能吸引一些国外的有识之士加入”,坐在首位的一位老同志坚定道。

“同意首长的观点,我建议新的国家半导体实验室还是让资历更老的同志带头。

李元同志既然有过半导体科研基础,可以负责一个小组。

到时视情况再做调整安排嘛”,另一个老同志附和道。

许领导沉默不言,他有点心累。

今天与会的大部分老同志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去年的一次出国参观有关。

国外的巨大发展变化,让他们目不暇接,对国内十年的停滞不前痛心疾首。

所以,他们现在热切希望引进技术,引进人才。

一个十年待在废品站的小年轻,怎么能够让他们放心,无论过去他有多优秀。

更不用说,当初离开的那些年轻人现在都是各个单位的骨干,有的更是学术带头人。

他们怎么可能愿意让一个远离科技十年的人去带领那些优秀的、紧跟时代步伐的青年。

会议的总体声音非常集中,许领导不得不接受会议结论。

这天,李元刚到单位,在门口恰好遇到刚到的许领导。

看着他严肃的表情,李元知道事情有了变化。

“领导,屋里聊”。

许领导点点头,一言不发,跟在李元的身后。

二人坐定,李元泡好茶水,许领导踌躇许久,说出了今天过来的目的。

“小李,上级决定重建国建半导体实验室,地点在学院路。

但是,你只能负责一个小组,继续负责晶体管的研究”。

他低着头,眼里只有茶水。

李元愣怔几秒钟,脸上都是无奈。

“领导,你是了解我的,新的实验室我就不参与了”。

“那不行,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你不参与是对国家最大的损失!”

“您言重了。。。”

不等李元说完,许领导打断李元的话头,“不行,我坚决不同意,我不相信那些人,我只认你。

所以,你不能撂挑子,必须去”。

“那这里怎么办?”

“你先兼着,反正平时也没有多少事情”。

现在知识青年正在返城,废品站又被塞入5人,平时工作不多,李元把工作安排到人。

所以,李元有大把的时间干他想干的事情。

“好吧!”,许领导刚回来,他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反正现在情况还会反复,就去看看。

许领导开心地走了。

他已经打定主意,等实验室建好,他会慢慢把李元扶正。

送走许领导,李元也没有当一回事,而是来到隔壁,打开门锁进入其中。

这是李元现在的个人实验室。

入眼的是三台电脑,看外观和“开天计算机”非常相像,但是内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PU是盘古系列最新版本:PG32V3.5。

主频高达200MHz,内部集成两级高速缓冲。

外部采用高速同步32位总线,最大寻址空间可达64G。

内存是最新DDR,容量高达64MB。

直接采用电子硬盘,容量高达1GB,反正是实验室产物,也不用在乎成本。

整个计算机架构采用南北桥设计,北桥连接高速设备,比如硬盘、网络、USB和PCIe总线。

南桥连接低速设备,比如键盘、鼠标、声音等。

这是李元这么多年的最终成品,也是他平时设计所用的工具。

“主人,前2级转子叶片材料Ti6-6-2,盘材料Ti8-1-1。轴用材料Ti6-4已经测试通过”。

一个机械声从李元身后传来。

李元转身看向一个轮式机器人,他有着4个机械臂,可以联合完成各种动作。

这台机器人是李元一直研究的人工智能“女娲1号”,可惜仅仅是名头,只能做一些指定的工作。

唯一可以称道是语音系统,可以和李元进行日常沟通。

这也是他为了证明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专门开发的语言系统。

当初只能简单查找数据库里的内容,对答非常死板,经常答非所问。

最后李元不得不采用语言大模型“诸葛”,让他自己学习。

为了实现大模型,李元在一个主板上集成了8片PG32V3.5,内存高达4GB。

用于记录大模型的数据库,容量高达512GB。

这也是他现在能够做到的极限。

语言大模型更像是单字接龙:

比如你说“白”,她就会接“白天”。

如果你说“白日”,她就会接“白日做梦”。

如果你说“白日依山尽”,她就会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核心是联想评判模型,她会联系上下文,从数据库里查找最为接近的词汇。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她和第一版语言模型完全不同。

第一版,虽然也是查找数据库,但是没有组词、组句子的能力。

“诸葛”会根据上下文,组合出最符合逻辑的句子。

通过三次升级,现在的“诸葛”在语言方面好似有了一点智慧。

李元为了解决数据库爆炸的难题,把数据分为三个等级:高频、中频和低频。

高频的数据最少,但都是最近经常用到的内容,优先级最高。

中频数据是高频的3倍,是1个月内会调动的数据。

低频数据最多,是中频的100倍,低于3个月查找的数据。超过1年没用,会被新数据覆盖。

三级数据是经常更新的,类似计算机的三级缓存。

“女娲1号”目前还是带着一根电源线,移动范围有限。

是李元最强助手,很多反复演算、测试的工作全都是它负责。

每次追加任务需求修改脚本即可。

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脚本,很多时候无需重新编写,只需调用组合。

等忙完手头的工作,他就会试图提升“女娲1号”的智能。

方案已经确定,就是“诸葛”语言大模型,在它的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非常容易地移植到“女娲1号”控制算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