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修功德
作者:忘鱼鱼 | 分类:仙侠 | 字数:102.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73章 李愚挖山
三山村是小苍山北麓的一个小村庄。
三面环山,所以叫三山村。
在小苍山辖地里的村庄中,三山村是位置最偏僻的一个。
村子人口也不多,就十多户人家。
就村口那户人家姓李。
村子位于宋玉善的辖地内,所以她轻而易举就能得知李家人的全部信息。
李家连带着刚出生的那个孩子李愚,一共五口人。
宋玉善隔着茫茫大山,将目光投向李家。
此时的李家热闹的很,李大山的媳妇儿生了。
村里的人家在这儿帮忙了还没走。
宋玉善在一群人中,辨认出了她这次的目标。
正在招呼村里人的是李老汉。
李大山的父亲。
产房门口,满头大汗,焦急中带着喜色的,是刚得知了生了个儿子的李大山。
产房里,在给孩子擦身体的两个老妇人之一,就是李老汉的老伴儿。
那孩子,就是启示录中说的李愚了。
床上脸色苍白的年轻妇人,则是李大山的妻子。
宋玉善看了一下李家所有人,着重观察了李愚,并未看出什么异常。
不过这还不够,或许他们有什么潜藏的危险思想,或者什么特殊的能力呢?
宋玉善又查看了一下李家人的过往经历。
李老汉、朱桂花、李大山、刘小翠他们四个人,连带着和他们有交集的亲戚和朋友,宋玉善都一一检查了一遍他们的人生经历。
同样没看出什么问题。
他们一家,和三山村的其他人家没什么不同,朱桂花和刘小翠的娘家也是附近村里的。
都是普通的山民。
会种地,会打猎,靠着村里那点耕地和周边几座山过活。
没读过书,也没什么毁天灭地的极端思想。
一心只在生存,在吃饱穿暖上钻营。
这一辈子,应该也就这样了。
四个大人没有问题,宋玉善的目光重新回到那孩子身上。
启示录上的警示,更像是在提醒她这个孩子的不同。
宋玉善想瞧瞧他是不是和她一样,投胎前在灵宝阁用功德换了宝物和带宿慧投胎的机会。
但是连着观察了二十年,李愚都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二十岁的小伙,成婚都一年多,妻子都怀上孩子了,都始终没有发现有宿慧的痕迹,更没有什么随身的宝物。
宋玉善看着他长大,他也没有长成什么偏激的性格,甚至不如村里别的小伙子聪明。
但身体强壮,干力气活儿很厉害,不怕苦不怕累,纯朴中带着一些执拗。
这些年,《小苍山山灵启示录》再没有更新过新的信息。
宋玉善看不出什么异常,十年后李大山和刘小翠也去世了。
都是生病去世的。
三山村只有一个会认些常见草药的郎中,全靠过去的经验治病,村里人生个病,人很容易就没了。
当初的李家人,现在只剩下李愚一个了。
这十年里,他得了九个儿子。
李愚如今已经是家中的顶梁柱了,小儿子三岁的时候,李愚的妻子就病逝了。
从那以后,全靠他一个人把几个孩子拉拔长大。
转眼间,又是十年过去,李愚四十岁的时候,就当爷爷了。
就个儿子,都在原来的李家处,挨一块儿起了房子,成了家。
以前一个李家,现在就变成了就个李家。
老大老二都有了孩子,全是儿子。
李愚和九个儿子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家庭和睦,日子眼见着比他父辈的时候,过得红火了。
要宋玉善说,这李家有什么不对的,就只有一个: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还全是儿子。
三山村的人都说李家有福气,人丁兴旺,九个儿子全成活了,个个孔武有力。
就是可惜李愚的妻子病死的早,不然现在就和李愚一样享福了。
却没有人觉得,李愚的妻子,从嫁了人开始,就一直在生孩子有什么不对。
观念就是如此。
连李愚的妻子自己都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在大山深处,儿子就代表劳动力,代表粮食,代表生存下去的希望。
若是过去,宋玉善还是凡间生灵的一份子,身处轮回中,想管就管了。
现在她跳出了轮回,就不好贸然干涉了。
十世轮回,生灵各有定数。
她的责任,是管好小苍山的土地,土地才是承载生灵的基础。
这些年,三山村壮大了些,但其中大部分人口,都是李家一家贡献出来的。
医疗条件这么差,女人生孩子,就是在拼运气。
和李愚妻子这样顺遂生下九个儿子的人,再没有第二个。
甚至有的头胎就去世了。
这个甲子的特产采集任务宋玉善早就完成了。
她现在每日,除了吃点梯田上种的东西,攒点泄气去滋养小苍山的土地,剩下的时间,都在盯着李家。
李愚都生了不少白发了,仍然没有什么异动。
这会儿她看着,李家老大和八个弟弟都合计好,准备给李愚养老了。
一家养一年。
他们家儿子多,个个都身强体壮,确实不缺劳动力,李愚辛苦了一辈子,儿子们想让他晚年多享些福。
李愚虽然才四十多岁,但在这个人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的地方,已经步入老年了。
只不过常年干体力活儿,看着身体还算精干。
《小苍山山灵启示录》这个时候,又更新了警示信息。
“三山村李老大九兄弟商量好给李愚养老了,一家管他吃住一年。”
宋玉善实在想不出来,一个退了休的老人,能弄出什么对山川生灵有害,值得启示录警示的大事来。
年轻的时候还好说,老都老了,又在山里过了一辈子,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能力了!
但一个月后,宋玉善就知道自己想得草率了。
这人呐,不闲下来还好,一闲下来,就开始想东想西了。
李愚开始靠儿子们养活,不愁吃喝,不需要忙里忙外的干这干那后,一下子闲了下来。
天天坐在大儿子家门口,看着北面的大山发呆。
连看了一个月,然后忽然就扛着锄头,拿着斧子往北山去了。
他要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