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悟性逆天,我来此世开仙朝

作者:咯是明 | 分类: | 字数:41.7万

第111章 广王入蜀

书名:悟性逆天,我来此世开仙朝 作者:咯是明 字数:2970 更新时间:2025-02-10 01:54:55

一月。

广王举起反旗,诉说当朝皇帝十宗罪,如今天灾频发,各地难民如潮,叛军不绝,都是老皇帝无德。

一番檄文天下传,震惊朝野。

与此同时,在檄文发布前,广王大军入蜀。

蜀地天灾已经持续数年,早已经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口下降至少七成。

各地所谓蜀地叛军,也只是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为虎作伥,鱼肉乡野。

可在整个蜀地天灾大乱前提下,无兵无粮无资源,这些叛军力量可想而知。

广王大军一到,所有叛军闻风而投。

几乎没有遭受多少像样的抵抗,广王大军轻易占据大片领土。

只是在靠近蜀地几大世家,以及大宗师宗门时,这些地方因为世家和宗门的庇护,秩序尚存。

稍微碰到了点阻碍。

但有黄信这位如今的‘广王’。

一些最高不过大宗师级别势力的阻碍,能是阻碍?

只是前后几天功夫。

该投降的投降,该覆灭的覆灭。

如此。

从举起反旗,大军入蜀。

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月,蜀地平定,归于广王麾下!

速度惊人。

一月出兵,二月平定蜀地,天下所有闻言势力,无不惊骇。

但要说最紧张,最震惊的,当属江南行省势力,以及朝堂之上。

时间稍退些许。

另一边。

一月份,广王反叛消息传来,大周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大周朝堂虽然腐朽,官员多昏庸无能,尸位素餐。

但一个国家面对叛军的基本反应还在。

身为一个势力,势力中所有人最不怕的事,就以往有先例的大事。

为官之道——大事大约、小事小心。

千年大周帝国,漫长帝国史叛军不计其数。

即使如今的广王反叛,广王的身份有些特别。

但以往发生过先例的事,所有官员即使在昏聩无能,只要按照史书中记载的应对执行即可。

朝廷大事,都有固定的处理模式。比如说:哪儿有灾荒,就派钱救灾;哪儿有造反,就派兵平叛;这都有前例,反而不必大伤脑筋,大约照办即可。

昏庸和无能,最多只是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损耗’。

于是只是几天功夫,平广大军以吴国公为主帅开始组建。

大军共五十万甲士,吴国公率其麾下军团为主帅,另辅助四名大宗师将军统领四大军团,共同出击。

一月份广王入蜀,二月份蜀地平定之时,大军组建完毕。

朝堂也许早就做好应对广王反叛的应对。

所以这一次难得速度奇快。

只是二月份,大军已经组建完毕。

且通过水路,大军没几天功夫陆陆续续来到江南,构建防线。

三月份。

稳定蜀地,恢复蜀地基本秩序的广王大军重新集结完毕。

虎视江南。

只要吞并了江南,得到大周最大的钱袋子之一。

广王就能以天河为界,随即出兵荆南大省,彻底割据南方,与北方大周划江而治。

与此同时,朝廷大军已经构筑防线一个月,正在积蓄力量,静待时机。

......

十绝宗。

朝廷平叛大军当然不会驻扎远离前线的十绝宗,以及周遭城市。

但朝廷大军可不傻,就地征召整个江南武道势力加入大军,共同讨伐逆贼,可是他们最喜欢做的。

“哥,你怎么看?”

十绝宗后山,弟弟张景澄拿不定主意,询问自家老哥。

“我怎么看?”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张明开口时,一层层电火花在空气中炸响。

吓得张景澄连忙后退,以免被误伤。

“哥,你这功法什么时候能稳定?你那所谓的‘电’功就这么重要?”

张明有些尴尬。

“当然重要。”

又是一阵噼里啪啦,虚空生电。

自从三个月前,人脑计算机计划初步完成,张明的研究速度猛增数个台阶。

这三个月时间内,即使张明花费大部分时间,用来适配和调整强化人脑计算机,解决大量BUG,优化细节,使其更加完善。

但只是抽出相当少的一部分时间,将研究力放到电鳐电功,百兽功之电鳐功,电鳐生物发电器官等研究上。

如何自身生物发电这一难题就被张明解决。

当然,如今的自身发电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能耗,转化比,损耗,以及控制就是其中碰到的难题。

不过,只是一时的困难。

张明相信用不了几天,自己能解决这些小麻烦。

这是人脑计算机+【燃悟】给予的自信。

“说正事吧。”

张景澄点头,暂时无视掉虚空生电的奇景。

“朝廷平广大军以吴国公为主帅,已经构筑防线,随时会攻入两广。

所以吴国公传讯各地势力,要求各势力门人弟子加入平广大军,为朝廷效力。”

看似只是一则普通的传讯,也没有说不这么做,会发什么。

但其中含义,他人怎么会不明白。

不加入,就是藐视朝廷,藐视法度。

就是广王同伙!

“你怎么看?”

张明询问自家弟弟。

张景澄略显无奈。

“参加,必须要参加,无论愿不愿意都要参加。”

张明点头,同意自己的弟弟的判断。

“那你来找我是什么事?”

张景澄深看了张明一眼,叹气道。

“在讯息的最后,还有一条。”

“江南所有大宗师必须到大军报告?”

张明抢先一步说道。

“对,哥哥猜的没错。”

“不是我猜的准,而是情理之中,换做我,我也会这么做。”

“那哥哥你......”张景澄当然不希望张明去战场。

不提暴露身份这一问题。

就是出了一个好歹,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放心,我会去解决的。”

“而且......”

张明微微一笑,从十绝宗,镇武司等各个方面获得的情报,加上自己的推演。

张明有一种感觉,朝廷大军撑不了多久。

短则数月,长则不过年。

朝廷大军必会被广王大军碾碎。

为什么会有这种推断。

不提高层强者数量的差距。

单看两方军队活力,资源储备,兵甲精良等都存在明显差别。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

朝廷大军不愧是朝廷大军。

兵不满员,吃空饷普遍,兵甲质的粗糙,甚至是几十年的老古董。

将领多为世袭草包,根本不拿兵当兵,而是当做家奴,战争之术更不要提了。

号称50万大军,但其实有30万已经不错。

也就主帅,以及四大将军麾下军团稍好。

这样的朝廷大军,怎么跟兵甲精良,士兵满员,士气高昂,上升通道明确,将领多为下层士兵上升的广王大军相比?(广王许愿,怎么增强军队实力,获得的这些方法和改变)

话说回来。

为什么不提双方高层强者实力差距。

是张明相信,广王既然决定反叛,必然有应对强者方面的办法,或者底气。

总之。

张明推测,除非发生多位大宗师齐齐出手,强杀广王,导致广王大军分裂。

不然朝廷大军绝对撑不了太久。

至于朝廷能做到强杀广王吗?

大概率不行。

广王是什么人物?

可以在帝国最贫瘠之地,生生拉出一片繁荣,顺便建立精良大军的角色。

这种角色,怎么会对这种事情没有防备?

总之。

在张明看来,除非发生奇迹,或者武圣下场。

不然朝廷大军必败。

划江而治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能不能灭亡大周,建立新周,不好说。

毕竟存在那么一丝可能,朝廷被彻彻底底的打疼了,开始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爆发潜力。

不过这种可能大吗?

完全不大!

君不见前世封建时代,各色叛军多次打到京城,但京城内部官员,该腐败还是腐败,该哭诉自己没钱的还会没钱。

直到大军入城之前,屠刀落下时,他们不会有丝毫改变。

更何况这次反叛还不同一般叛军,叛军是广王。

广王是王爷,是皇帝弟弟,是皇家,不是外人。

所以,即使广王真打到京都,建新朝,京都大部分根深蒂固的大家族,也不会有太大损伤。

总之,一方士气高昂,一方抵抗之心不强,还腐败无能成性。

结果也许暂时无法百分百确定。

但天平显然是倾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