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国际倒爷

作者:吹牛小王呀 | 分类:都市 | 字数:163.7万

第四十二章 本地红桔

书名:重生之国际倒爷 作者:吹牛小王呀 字数:2708 更新时间:2024-11-25 22:22:41

水果的季节性很强。

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季了。

大批的水果也开始上市。

主要是甘蔗,苹果,桔子,柚子。

水果批发这边占地很大,原本规划的地方明显不够用,有棚子的地方,是有固定摊位的,本地的水果贩子,先把水果买下,在里面营业。

里面人声鼎沸,光市场内的这一块儿,就不下几百人,到处都是繁忙的身影。

而市场外面的马路上,就是卸货区了,到处都停满了货车,大大小小,有4米2的,有3米2的,但更多的是小四轮,甚至还有几辆手扶拖拉机。

摆满了一地的货框,扁担。

范阳眼睛毒,粗略逛了一圈,便分出了进口区,和出口区。

本地产的水果,主要是红桔,和梨。

本地的水果贩子,会在乡下设点,收购农民的红桔,有渠道的,就直接拉到外地。

没渠道的,或者滞销的,也会拉到批发市场来。

作贸易的,最好是来回都有生意。

那些跑运输的,也不愿意返空。

最好是达成双边交易。

一项一项的摸索吧,这有助于范阳快速的了解四川的农业布局。

出门就是一辆东风牌的平板货车,长约4.2米,宽3米,护栏标准的只有60公分,上面加高了1米,也就是1米6高的车厢,上面搭了篷布。

下面围了一群小贩,车的后门打开,货车上面站着4个人。

在上面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老板,挂着个腰包,穿着件皮夹克,手里拿着个计算器。

旁边还站着个妇女,手里拿着个本子,脚下一杆台秤。

还有两个人,大冬天却只穿了薄薄的一件衣服,一看就是水果市场的临时工,一看就是下苦力的。

在帮忙搬货。

而旁边的牌子上写着:“红富士苹果,不选,不枰,8毛钱一斤,一箱35斤,皮重8两,一箱28。”

一看包装,就是普通的纸箱,宽约60公分,外面木框都没打一个。

有两箱拆开了包装,放着样品。

底下的小贩就挤在那里看货。

虽然明明白白的写着,不枰,但那些斤斤计较的小贩,买了水果,往往也要求枰一下,不然他心里就憋得慌。

枰了过后,还得把纸箱拆开,检查下面有没有塞着木板,检查一下水果有没有坏的。

就搞得焦头烂额。

“喂,老板,一箱6个硬伤,你这个必须给我换……”

“这箱不要……”

“凭啥子不给我换嘛?”

“不换你走得出?老子给你垫车滚滚。”

“换换换,不要急,不要急,那个,喂,你还没给钱那。”

范阳摇摇头,没挤上去。

在心里默算了一下。

这样的包装,码高一点,一车能拉1000多箱,毛算两三万的交易。

还是不错了,这是大老板了。

那苹果一看就是汶川引种的,个头没那么大,要陕西的红富士品相最好。

都是引种的曰本富士山苹果。

他批发价8毛钱,进货价应该在5毛钱左右,汶川隔这边不远,运费应该在2000块钱左右,除去烂的,和卖不掉的,一车苹果,咋都能挣几千万把块钱。

半个月为一个周期,如果下乡去收,或者一个月,这生意都是能做的。

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这也讲个先来后到,你要提前建立好自己的渠道,比如大户果农,你要提前沟通好,每年都合作,别人才会愿意卖给你。

还有市场的容量有限。

每年新季的苹果,刚开始的几车,肯定是最好卖的,运气好点,一两天就卖完。

但你去得晚了,遇到尾市,特别是这个时期的货车,特别容易抛锚,再遇到拦路抢钱的,这个年代抢车成风,车上没几个押车的,很多路你都不敢跑,堵个车什么的,风险还是很大,就更别提翻车了。

所以说也不是稳赚,还是有很大的风险。

还有一点就是人际关系。

你觉得钱好挣?

你跟风,小打小闹没有关系,可要是心大,去抢别人的大生意,后果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本地的水果批发市场,也绝对是龙蛇混杂。

范阳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是有把头的,有人罩的,如果自己要经手这个生意,肯定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到,需要打点的地方很多。

可现在,这些不是他考虑的。

九瞟眼不是能吹么?

他要是啃得下来,范阳并不介意送他一条财路。

绕过那辆大货车,后面还有些小四轮。

价格也差不多。

这些都是些小本生意人,一车拉个几千块钱,主要是周转要快。

小本的水果生意,最好是自己有车,像这样一辆农用的小四轮,几千块钱就可以买到。

几趟生意,就把车钱挣了起来。

所以说作生意挣钱快呢。

但人就是这样,什么都要靠人带,对陌生的事情,总是不敢轻易去尝试。

在那几辆小四轮也看了一圈,发现价格很乱。

前面的大货车,8毛钱一斤,后面的7毛,6毛都在卖。

范阳呵呵一笑,摇摇头:“看来本地的把头,不够强力啊,物价都控制不好。”

就代表着九瞟眼要挑战的难度,降低了不少啊。

苹果的利润还是不错。

范阳又转到红桔区。

本地的红桔,价格就惨了,惨不忍睹。

一两毛钱一斤。

还无人问津。

这个价格,连运费都不够。

范阳都懒得去问,四川的红桔产业,萧条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滞销的果农,不甘心果子烂在树上,一个个愁眉苦脸,有些不远几十公里,就靠肩扛手挑,还一大早就过来摆摊,穿得破破烂烂,看着四周繁忙的身影,偏偏红桔区一片冷清。

范阳摇摇头,算了,自己现在也没有这个能力。

把化州桔饼引进过来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这个年代真正苦的,还是农民。

范阳本来想走,但心中一动,还是走了过去。

这边连车都没有,全是大挑小挑的担子摆在那里卖。

几个农民缩在墙角那里抽烟,这么冷的天,就坐在地板上,有两个五六十岁的农民,一个老头,一个大妈,看来是困得很了,两人缩在一起,那个大爷伸手揽着老伴儿,让她埋在自己膝盖上。

冻得干裂的双手,破烂的衣服,花白的头发。

手里捏着半块又干又硬的馒头,脚下一个皱巴巴的绿色塑料袋,里面似乎装着几个饼子,旁边一个搪瓷茶缸。

范阳看得心里一酸。

走上前去。

还没走近,那一群农民之中,就有个人站了起来。

一看范阳的穿着,精神一振,快步走了过来,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穿一件中山装,头发也是花白了,看起来像个乡村干部的样子,快步走上前来:“老板,看看桔子吗?本地红桔,2毛钱一斤,你要得多,还可以少。”

“是吗?怎么这么便宜?”

那中年人眉头一烂,想起什么,从裤兜里摸索一阵,摸出一包红梅,递给范阳一支:“没办法,卖不出去,您是做水果生意的吗?”

“嗯,您是?”

那中年人看范阳点头,脸上一下来了精神:“您好您好,我是凉水井乡的支书,我们那里盛产红桔……”可说着说着,却没有了下文,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推销这个红桔。

叹了口气。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早上就来了。”那村支书答道。

“昨天就来了?那你们不会在这里守了一天一夜?”

那支书揉了揉乱蓬蓬的头发:“今天要是再卖不出去,也没办法了,只能再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