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快乐生活之学子情深

作者:沉默1958 | 分类:都市 | 字数:17.1万

第27章 木渎古镇园林美

书名:快乐生活之学子情深 作者:沉默1958 字数:1365 更新时间:2024-10-10 15:45:44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其年龄几乎与苏州同龄,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吴王夫差在灵岩山建馆娃宫,大兴土木,各地木料经太湖运抵,木堵于渎,就此成名木渎。其景观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富家花园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为此乾隆帝分别在40、46、51、54、69、73岁6次南巡时到过这里。我们就踏着先人的足迹,先到著名园林一严家花园看一看。

严家花园几易其主,曾先后经历了三位主人。第一代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大名士《古诗源》作者沈德潜。沈德潜原住苏州,雍正七年(1729年)迁隐木渎,建屋筑园号“灵岩山居”。道光八年(1828年),此园被木渎诗人钱端溪买下,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起名“端园”。此时,宅园初具规模,龚自珍对此园有“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的赞美。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端园转让给木渎首富严国馨。严氏买下端园后,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领能工巧匠重葺一新,严国馨的母亲朱太夫人仰慕前贤,改“端园”为“羡园”。

作为一座江南名园,严家花园主要以其建筑布局疏密曲折,局部处理精巧著称,体现出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

进入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茂盛的广玉兰,此树相传为乾隆帝下江南夜宿第一代园主沈园(灵岩山居)时所种。进入友于书屋,这里曾是严家馨的子孙,曾担任台湾“国民党总统”严家淦先生,用功勤读的地方。书屋后面一座座湖石假山,恰似一堵堵天然屏障,高峻挺拔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穿过假山,眼前是一大片残荷遗留水中的荷塘,想必我们来不逢时,塘中的荷叶已无擎天绿盖。不过塘水映影的景色很美;在不同的角度欣赏石假山也别有情趣。

深入院里欣赏这座园林美景,池亭花木环池而构,参差错落。忽然一座门墙横在眼前,墙门上绿字草书“柳外山影”。果不其然,入得门来,柳丝佛面,绿荫遮眼。树影鸟语,溪水潋滟。透过柳丝,远瞩灵岩山色及山上的岩山宝塔,聆听墙外千年古刹明月寺的隐隐梵铃。那种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尘外仙境一般。

出了严家花园,回到来时的古街。这条街沿河而筑,小桥流水,绿荫绵延,宅院幽深,街巷熙,人文荟萃,古迹处处。据说街的西头可直达林深石奇,气韵古朴的灵岩山;街的东边邻近繁华热闹的镇区的中心街道翠坊街。这条街就是古镇最古老的一条街一山塘街,街边的河叫香溪河,河上古桥多座。有香溪河,就会有香溪桥。果然,穿过古镇景区的石牌坊,眼前一座仿古新桥,桥侧题名“香溪桥”。在“香溪桥”名题字下方桥的侧面两边,各有一句题诗:溪缘越女香,迹仗吴王古。从题诗上可揣摩出“香溪”的来历。

相传香溪河原名山塘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筑姑苏台。西施在馆娃宫中日日用香料沐浴,沐浴的水流入山下河中,日久脂留不退,使整条山塘河都散发出阵阵香气,人们便把山塘河改称为香溪河了。

登上香溪游船,手摇大橹的船娘唱着吴依软语迤逦而行,两岸亭台楼阁,婆娑树影被船弄散。香溪河上,游船悠悠。不一会,船到码头,上岸来到塘街上的“永安桥”。这可是座古代的桥梁,但仍在使用。从桥上的台阶来看,古桥有些年头了。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多为慕名来此旅游的人群。永安桥头,有一矮小近方形石碑,碑上刻明弘治十一年王少牧诗,述说着木渎古镇梦幻般的故事:“永安桥上说长安,人自扬镖各往还。折柳应歌三叠曲,烟波浩渺愤乡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