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小叔
作者:御海天下 | 分类:都市 | 字数:162.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九章 一高一矮
几个人都眼睁睁看着小叔只吃了一口,就停止了咀嚼,都是想到了同一个问题:面条难吃,小叔不愿意吃了。
燕姑停了一下才说:“胜子,继续吹吧,你四叔都不爱吃,准备换卤子吧。看……”没等燕姑话语说完,小叔突然有开始大口咀嚼起来,还夸张的连续挖着面条送进嘴里,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就像是小孩子突然吃到好东西一样狼吞虎咽。
燕姑也是第一次看见小叔这么夸张的吃饭,就笑了,又轻轻拽了一下小叔,嘴里还轻声说着:“慢点四哥。”
旁边的胜子这才长出一口气,立马来了精神,说着:“四叔吓我一大跳!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四叔肯定是觉得好吃,肯定觉得今天面条不一般才突然不吃了,四叔一定又是特别爱吃才这么大吃特吃的。燕儿,我没吹牛吧?”
说完,高声喊着:“三大碗特制卤子面条下锅咯。”转身跑进后厨。
燕姑他们三个就看着小叔一口接着一口吃着,没等他们的面条上桌,小叔的一大碗就干干净净进肚子了。小叔的这一次吃饭表现,让燕姑记了一辈子,从此再也没看见过小叔如此夸张的吃饭动作。
燕姑心里也逐渐明白了,这是小叔夸赞胜子手艺的独特方法。
胜子和三妹再端出来面条的时候,胜子就说再给小叔来一碗,燕姑说不用了,四哥今天吃的真不少。自己也马上尝了尝胜子的手艺,确实味道不错,然后就照顾着康康吃,嘴里说:“胜子不简单,做饭手艺不比北京大厨差多少了。”
胜子听完了,嘴上谦虚说着:“差得远,差得远。想吃了就说,咱这方便,随时可以做。”就得意洋洋的站在一边看他们一直吃完。康康那天也是吃了不少。
等胜子妹妹收走看碗筷,几个人就坐那里闲聊。
小叔坐在那里,手指又开始在桌子画着什么,大家对小叔的这个习惯早已习以为常,没人去注意去看了,还在那里自顾自的说着。
胜子说着话,余光无意扫过小叔的手指,然后就扭头专心看着小叔的手指了。终于轮到胜子惊讶了!
胜子看着看着,就吃惊大声说话了:“我的娘啊,四叔真的会写字啊,我这次还真的看见了!”
说着就站起来跑到小叔后面,眼睛盯着小叔的手指,两只手搭在小叔肩膀上,嘴里念着:“一高一矮?”
然后用手蘸着茶水把‘矮’在桌子上写出来,还问大家:“这个字是‘矮’吧?”
说完,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眼睛也一眨不眨,出神的看着。
燕姑和三妹也凑过来脑袋盯着桌子上小叔手指的位置看,两个人一脸迷茫,也看了胜子写的就说是。
胜子待了一会才说:“四叔,写完了?”小叔此时已经不再画了,坐那里稳稳当当的‘目视’前方。
胜子就一手挠头,在那里苦思冥想着。
燕姑就问:“你还看见什么字了?”
ωωω▲ тTk ān▲ c o
胜子一边挠头想着,一边回答说:“什么是一高一矮?今天就吃了面条,他要夸我啊?还是说我做的面条水平高矮?”
燕姑就笑着说:“嗯,没准四哥是说你做面条卤子水平高,拽面条的水平低吧。”
胜子还是觉得有点牵强附会,说:“就算我拽面条水平不高,也不应该说是矮吧?也该说是差或者是低啊。”
燕姑说:“四哥一天都没上过学,你还和和他咬文嚼字了。”
这个时候,康康就眼皮子打架了,嘴里就喊着:“娘娘,娘娘!”
燕姑马上就明白了康康困了,小叔也该午休了,就说着:“你啊回去问问小茹,小茹聪明,看看小茹怎么理解。我们要回店里了,康康困了。”
说完带着小叔,三妹抱着康康回去了。就剩下胜子坐在那里海阔天空的瞎想起来。一个下午也没想出个头绪来。
晚上到了家,胜子哄着儿子铁蛋,就把中午小叔写字的事情告诉了小茹姐,小茹姐听完了,也是不解其意,想了好一会才说:“矮,是形容物体高度低和人的身材小,小叔叔是在说咱们两个人一高一矮的意思吗?”
胜子琢磨了一下:“这么说倒是附和咱俩的特征,嗯,附和。”
小茹姐又深思了一下说:“小叔叔轻易不写字。只要写了就一定有理由,只是一时不解其意,咱们以后都留心一点,小叔是想告诉你什么或者是告诉我们两个人什么。”
胜子听了也是赞同的说:“老婆,说的对,看来我以前真的狗屁不懂啊,幸亏四叔没有去阎王爷那里告我一状,不然我可就真的死了死了的啦。”胜子学着电视上鬼子的腔调自我调侃着。
小茹姐就说:“你啊,还不值得小叔叔为你那样,小叔叔也绝对不会那样的,除非你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自从张太爷爷回到村里,张编剧也留在家中居住,每天都是陪着张太爷爷,很快就和村里人熟悉起来,每天不是在村口和老乡们聊天,就是陪着老爷子四处活动活动,父子二人是形影不离,仿佛是想把骨肉分离的五十年时间夺回来一样。
张太爷爷最明显的变化是自己仿佛年轻了十几岁,变的爱说爱笑了,从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农村老爷爷形象一扫而光,说起来很多以前事情就会滔滔不绝,夸得最多的还是我的亲太爷爷和我们一家。
我和孬蛋也最愿意找张编剧,只要周末一放假回家。没事的时候就缠着张编剧给我们讲故事或者说是他的亲身经历,尤其是战斗故事,和他以前写的剧本里没有的战斗英雄故事,我俩就痴迷的连淘气都忘了,我俩就有了一个星期的话题和争论,争论的裁判就是张编剧。
张编剧有一次就和爷爷说:“大兄弟,我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想把四儿的一些事情写成书,最近我听闻了许许多多四儿的奇异故事,也收集了一些素材,我需要你帮我,给我好好讲讲四儿的传奇经历。”
爷爷就笑着说:“怎么?四儿还有可能被写进书里让人看吗?”
张编剧说:“不是可能,是一定有。咱哥俩啥时候一边喝一边聊,我想知道更多四儿的事情。”
爷爷就收敛了笑容,郑重的说:“老哥啊,咱家四儿确实有很多谜团,别说外人,就我这个当爹的都是稀里糊涂,别人都说能看见四儿写字,老哥你也亲眼所见了,可我还是从未见过,你想知道啥,我都告诉你,至于他有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我也确实不知道,也希望老哥你写的时候实话实说,至于人们信与不信都由着看书人自己琢磨吧,毕竟四儿的事情大多都是传言。”
张编剧也是点头说:“其实我自己就是最好的列子,我给几个圈里朋友说了我的事情,大家都一直认为四儿还是异人有点奇才的,有点特殊的本事的。就是谁都无法解释这些奇异的事情。还有的人说,准备联系一下科学院的这方面的专家打听打听,有了消息就告诉我。”
爷爷就说:“我一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你想知道我就把我知道的说给你,到时候让老太婆也帮着讲。”
爷爷和张编剧每天晚上都能聊到很晚,张编剧一边问着,一边还拿笔记本记录着,小叔的点点滴滴传奇故事,就都被张编剧慢慢收集着。
如果当时张编剧把小叔的故事写了,也就没有了我的这篇小说创作的机会了。
就在张编剧集中精力搞创作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断了他的写作进程,那天上午,他突然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说是张编剧的救命恩人之一的大姐姐病危,张编剧什么都顾不上了,马上叫胜子把他和张太爷爷送到火车站匆匆赶回了北京,这一走就是好几年没回来。
小叔的故事也没被他写出来。后来张编剧再来的时候,说他这几年被借调到编辑部专门和几个老战士写了几年关于八路军当年在太行山的战斗历程,‘八一’电影制片厂准备筹备一部大型的抗战电影,准备史诗性的经典影片献礼建国五十周年。
二姑是在军军哥放假以后回的家,说二姑夫今年肯定转业,她也要回来了,准备联系的是在市里一家企业上班,二姑夫本来联系是市武装部,还做老本行,正好他的一个老领导加老乡刚刚到了市土地局做了一把手,知道二姑夫要回来了,就亲自打电话给二姑夫劝他也来土地局,继续并肩战斗,说一切手续他想办法帮忙,他的熟人、朋友多,二姑夫就答应了老领导的邀请,毕竟是生死战友,也很愿意继续共事。
军军哥回来以后上学就在市里一所中学了,这样二姑一家在市里安稳之后,才经常回爷爷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