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鉴宝秘术

作者:北域神灯 | 分类:都市 | 字数:3.2千万

第四八一八章 窥探帝陵

书名:鉴宝秘术 作者:北域神灯 字数:2200 更新时间:2024-10-23 06:23:39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页

“在楚军挖掘过程中,突然有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一直朝南飞去。

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有一位三国太守张善还见到了这只金雁。

浏览史书,我们发现司马迁和班固都留下‘黄金为凫雁’之说。

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在春秋时期,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能飞到天空,一直飞到宋国城墙上。

不过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要像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都成问题。

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

如果这个奇闻不是传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感觉已经不是传说了,直接成科幻了,怎么可能。”

欧阳晓丹是绝对不会相信这种传说的。

“哈哈哈,说出来也不是要让你相信,只是秦始皇陵延续这么多年,期间发生的事情可是不少,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传闻,便不怎么奇怪了。”

李明光笑道。

“老师,上去看看吧,也感受一下这千古一帝的陵墓究竟有多么霸气。”

张天元很有兴致地看向李明光道。

“走!”

李明光其实不是第一次来秦陵了,他还记得很清楚,以前国家考古工作室为了论证秦陵是否可以开发,特地派他来这里考察了一番。

时过境迁,但每一次来这里,感觉总会有些不同。

四个人登上高达七十多米的封土堆后。

张天元极目远眺。

从里,其实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便是兵马俑所在地。

他们来的时候,坐车都坐了十多分钟呢。

这路途可不短。

如此来计算的话,秦陵可真得是够大的。

在月的时候,国家联合各部门,对秦始皇陵地宫位置,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勘探行动。

这次勘测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

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技术,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而在国内还是首次。

其实早在1986年3月实施的863计划中,秦始皇陵寝宫准确位置的勘测定位工作就已经进行了。

经过诸多科考专家们长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下,秦始皇陵的地宫已经被确认为,正是此时他们站立着的地下。

张天元忍不住看向了脚下的皇陵,企图通过鉴字诀的透视能力将这个地方看得清清楚楚。

但无奈的是,秦陵之中蕴含非常强大的地气,竟然阻碍了他的窥视。

他能看到的地方,终究也只是附近的陪葬坑。

秦朝实现了恢宏的大一统,而这个庞大王朝的统治者,皇帝称号的创始人——秦始皇,他的陵墓一直被看作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精巧奇特的陵墓之一。

出于保护性发掘的需要,考古工作者有意放慢了速度,这也让陵墓直到今天还能带给我们惊喜,毕竟,秦始皇墓葬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足够震动天下。

之前,中德考古专家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他们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结构,而且,还发现在地宫中埋藏了大量的建筑群。

张天元心中想着这些,目光投向了封土堆的附近。

忽然,一个巨大的陪葬坑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中。

他大约目测了一下,这个陪葬坑面积足足得有13000多平方米。

这个陪葬坑是目前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最大陪葬坑,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共有四条斜坡门道,距离封土约200米。

他继续往下面看去,坑内出现了大量甲胄,这些甲胄均是石质,在坑里一层层的叠起来。

经过他的目测统计,总共有87件石制铠甲和43顶石胄。

这些石甲胄制作精良,根据专家的初步鉴定认为是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从石料的开片,到甲片的细致打磨,再到后期的钻孔,抛光,编缀,每一步都要耗费匠人的大量心血。

张天元曾经听说过一个实验,就是针对这些甲胄的,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个熟练的工匠加工一件600片的甲衣需要三百多天,接近一年的时间。

而经过初步估计,陵墓里的石甲胄起码有上千件,甲片多达五六百万。

也就是说,仅仅这一个陪葬坑里的石甲胄,就能够让后世许多帝王陵墓难以望其项背了,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巨可见一斑。

这个坑里有着大量的石甲胄和石盔,再联系之前二号坑出土的众多箭头,青铜车马器构件,马缰索等军用装备。

看着这些,张天元心中渐渐有了一个结论,这个陪葬坑,确切地说应该叫:秦陵兵马俑地下宫城军备库。

陪葬坑出土的石铠甲虽然是随葬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铠甲。

每一件铠甲都是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披膊甲保护肩膀。

这其中,相对特殊的是裙甲的设计,裙甲所用的都是小甲片,间隙留得也比较大,这些改动使裙甲翻动更加灵活,便于行军,这也真正考虑了战场情况。

秦朝的勇士天下无双,除了性情勇猛,优良的甲胄也是其一个重要的原因。

石制头盔长30厘米,不仅具有实战价值造型也颇为优美。

披到肩膀的头盔除了有效防卫头部,也兼顾了肩部的保护。

这些甲衣和头盔,更是充分的展现了秦朝时期高超的军备制作工艺。

另外,这些甲胄出土时叠放整齐,反映了秦朝军队的严明军纪。

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甲胄主要是用皮革缝制,虽然轻便但防御力自然也打了折扣,不容易挡住兵器的劈砍。

而这次出土的甲胄,全是用青石作原料切割制成的,当然,这不可能是秦的实战装备,虽然中国讲究“事死如事生”,这些也只是为秦始皇陪葬的“冥器”。

这些甲胄造型优美,工艺高超,甲片根据部位的不同制作成不同的形状,虽然都是一种打磨工艺,但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弧形等。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