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
作者:名窑 | 分类:都市 | 字数:636.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9章 种地增产,谁说我不会,我只是低调
第279章 种地增产,谁说我不会,我只是低调,咋不是炫耀的人
李梅把提包放下打量一番,办公室位于一处低矮砖瓦房,房间不大,只有不到十个平米摆放几个课桌和椅子。
“妈,你快坐。”
“好好好,你们也坐。”
李梅笑着招招手让陈晓雯坐到自己身边来,问了最近情况,少不了问到学校的事。
“有什么困难没?”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陈晓雯把学生交不起学费,还有吃不饱肚子的事说给李梅听。“唉,这事别说你们,学校,公社也没办法。”李梅没说这是国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几亿人处于半饥饿状态,真正能说吃饱真没多少,吃好的就更少了,城里还有不少人吃粗粮,白面,大米不舍得,吃不起呢。
“难道就这么看着吗?”
陈晓雯先前真的不知道,原来乡下是这样,吃不饱肚子,一块多学费拿不起的人比比皆是。
“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梅说道。“我记得县里有所小学靠近火柴厂,平时学生帮着火柴厂粘火柴盒倒是能挣些钱,只可惜这事被举报了,里山公社这边没有像样的厂子,怕是更难。”
“那就没一点办法了?”
“办法,除非他家好过些能提供一些口粮。”
李梅叹了口气看着闺女,还是太小。“安乐,你雯雯姐好些事不晓得,你要多照看一下。”
“大姑,你放心吧,这事怕是还得靠他们自己。”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李安乐心里合计办法,必须把这群孩子利用起来,趁着天还不冷的时候积累一些口粮,要不冬天就更难过了,饿,冷,还咋上课学习。
“安乐,这事你们别光自己想着,多请教请教其他老师,毕竟这也不是你们一个班级的事,要多依靠集体。”李梅这话倒是不假,毕竟他们只是老师。
这些事情本来不用他们操心,最该操心是学费怎么收缴上来,想来学校应该有一定办法。
“办法?”
王树峰苦笑。“能有啥好办法,催收呗,这事你就别管了,你只是代课,上好课就好了,这事我跟董主任说。”
“啊,没一点办法?”
“哪里有啥办法啊?”
王树峰说道。“要是你有办法,那董主任可要好好谢谢你了。”
“总不能逼这学生回家要钱吧?”
“那还能咋办?”
“可学生家里要是有钱不是早交了,这么逼着有啥用啊?”李安乐说完顿了一下。“怕只能找亲戚朋友借钱了。”
“唉,那也没办法。”
王树峰说道。“学校好些花费都要靠学费,临时教师工资可都需要学费呢,再说书本费这学校也不挣钱,按着购买价格收钱。”
县里和公社没钱补助,只能靠这么点学费,学校要是不收,怕是工资都没的发放了。
“大家都难。”
王树峰这话说的,李安乐无言以对,是啊,老师总要吃饭吧,整个小学真正式老师都没几个,临时请的老师工资已经十分低了,再降怕是吃不饱肚子。
老师吃不饱,咋交学生,只能催收,这事王树峰都习惯了,前几年还好,县里和公社不催着各大生产队送着孩子来上学,现在为了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下了任务。
这就造成好些家庭情况十分差却不得不送孩子上学,本来就没有多余口粮,别说学费了。“唉。”李安乐第一次觉着自己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学校不是有自己养猪场,还有自己农田吗?”
“咋还缺发工资的钱?”
陈晓雯疑惑看着李安乐,李安乐苦笑。“养猪场就一头母猪,几头肉猪,平常换了肉票,要不然老师每月发放肉票哪里来的啊。”
“至于你说的农田,好的水田不过十多亩,其他都是坡地,还是刚开荒开出来的没多少产量,即使水田一年二季稻子,一亩收获不三四百,好年景不过五百来斤,整个加起来也没多少,换着粮票只够学校放给老师的。”李安乐苦笑,学校搞自力更生,学大寨,搞学习和实践结合,学生和老师参与种田其实形式主义而已。
先前学生少,还能补助些学生点口粮,现在学生多了,需要老师更多,学校那点地和养猪场产出怕是都不太够了。
“哪怎么办?”
“学校这边让我们多催催学生,要说的严重一下,甚至威胁不交学费,清退。”李安乐叹了口气。
“清退?”
“这是不是太严重了。”
“只是吓唬。”
李安乐说道。“学费的事先不急,最不济我先垫付一些班级学费,再慢慢催收,只是这样一来怕是其他班班主任要诉苦了。”
“先还是催收吧。”
“只能这样了。”
陈晓雯没啥办法,她本来只是初二学生,谁知道突然下放,现在当个临时老师,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准备。再说她从小在城里长大,真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哪里能想到好的办法啊。
陈晓雯打算放学回家,再问问妈妈,李安乐正琢磨有啥能让学生自力更生的法子。“现在是集体经济,农副产品不多,蘑菇吧,这倒是可以,只是这样一来治标不治本啊。”
要自己供血,这只是最后实在没办法的办法,李安乐如此想到,最好的事能解决整个学校的问题,甚至还能推广开来的办法。
“不知道韩叔叔有没有啥好想法。”
李安乐嘀咕,打算等会找找韩天明,毕竟人家是公社大书记,说不定有啥好办法呢。
“这件事啊。”
韩天明听完李安乐的话,眉头紧皱,叹了口气,里山公社还是太穷了,这一次让适龄儿童入学的任务来的太突然,没办法,全县都一样。
只能一级一级的往下压,这才造成现在局面,读书虽然最终是好事,可没钱,没多余口粮,这又是事实没办法改变。
要想改变这样局面只有增加农民收入,可怎么增加收入呢,没好的办法,副业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一没技术,二没政策支持。
“蘑菇呢?”
“韩叔叔,这是没招的最后选择。”
李安乐说道。“菌丝量太低,再说菌类种植是需要技术。”
总不可能李安乐为了大家,月月用荣耀值兑换菌丝吧,自己啥都不用干了,所有荣耀值全部兑换菌丝怕都不一定够呢。
“那可难办了。”
“咱们里山不是靠山嘛,有句话不是说靠山吃山。”
“话是这么说,可总要有好东西,人家靠山吃山,是山里有矿产资源,咱们这里有啥。”韩天明说道。
可惜,李安乐上一辈子不是里山人,不晓得当地有啥产业。
“不对,佛岭,自己好像有些印象,中国四大佛家山。”李安乐皱了皱眉头,记得有人送过他爸一些特产,有猴头,猴头,还有黄精茶,石耳等。
“还有一种枣子,说是贡品。”
李安乐一拍腿。“韩书记,我听说咱们这里有一种枣子,过去是贡品,还有黄精当年也是贡品来着,你看在这上面能不能想象办法。”
“搞点富硒贡枣来。”
“是嘛,我回头问问。”
“不过这事怕是没个两三年不成样子。”
“黄精说不定山里就有野生的。”
李安乐说道。“要不要组织村民采摘?”
“怕是不成,山里情况复杂。”
常有野猪,豺狼,虎豹虽然这几天少了,不定还有呢,再说进山无路。
“再说即使进山,怕是也采摘不了多少。”
前些年山里树皮都被吃了,想来黄精之类也没多少吧,菌类就更少了,毕竟野生的能有多少。
“办法是不错,可惜短时间内用不上。”
“这也不成,那也不行。”
李安乐叹了口气。“总不能光光靠种粮食吧,我们这里平均亩产还不到三百斤,一年两季度不过五百来斤,还不如杂交水稻一季的产量呢。”
“杂交水稻,我也听人说过,产量真有这么高?”
“咱们公社没种过?”
李安乐嘀咕。“我还当咱们公社种过,效果不好呢。”一直以来李安乐都觉着杂交水稻高产和化肥农药的普及有一定关系。
“里山太偏僻了,哪里能分到这么好的种子啊。”
韩天明说道。“现在杂交水稻稻种还没有普及,只是在一些大中型农场种植,咱们这里怕是得过几年才能拿到种子,想要普及没有三五年难。”
“这太慢了。”
那不得等到改革开放了,李安乐嘀咕,即使有高产粮食交不起学费依旧有,只是少了,吃饱肚子倒是有些可能。
“光是有杂交稻怕也不成,里山坡地多,水田少,主要还是种植高粱,玉米这些作物。”
“不是有高产高粱,玉米种子吗?”
“高产,算了吧。”
韩天明是见识过的,吹嘘挺大,真去看了,怕是也不过比一般种子高个三五十斤,问题人家有化肥,自己有化肥也能提高三五十斤,甚至更多。
没有嘛,李安乐嘀咕,他记着后世玉米平均有个七八百斤,不像现在一两百斤,多的能有二三百斤都算大丰收了,高粱产量也极低。
“玉米能当口粮吧?”
“那可不。”
玉米糊糊,玉米窝窝头,这多好的口粮,李安乐一听有了些想法。“种植,这一块自己一直没太学习,回头得学习学习啊。”
先吃饱肚子再说其它的,总好过饿肚子吧。
“韩叔叔,我先回去了。”
韩天明见着似乎想到啥好事的李安乐,有些疑惑,这孩子,刚还愁眉苦脸,咋的一会就变脸色了。“你也别多想了,这事早晚国家会解决了的。”
“知道了,韩叔叔。”
那不知道等多少年呢,自己学生的问题,自己来解决,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才是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