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作者:名剑山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654.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
郧阳并不是一座大城。
郧阳在明朝开发,是在成化年间流民大面积聚集在川豫鄂陕四省交接的群山之中,官方数据在九十三万之多,但是成化年间官府平定流民之时,当时主政官员杀戮太盛。乃至于襄阳堕泪碑被重新命名了。
之前是纪念羊公的堕泪碑,而变成了江汉之间,流民惨不忍睹的堕泪碑。
故此今后很长时间,郧阳山区都是流民聚集区,即便是到了清代也没有改变多少。
郧阳一带,少有平地。仅有的几个县城也都是被群山分割出来的小山谷。郧阳城池不高,但是很多时候,都打不到郧阳城下。高一功从汉中沿着汉水东进,在挺进郧阳之中,就遇到了王光泰的顽强狙击。
在一处山道之上,绵延数里的军队全部停了下来。
这山道堪堪容纳两三人并行,一侧是滔滔的汉水,汉水在群山之中,一侧是葱葱郁郁的植被,虽然山势并不是多险峻,但是绝无道路可通,只有沿江这一条道路。
而且这条道路也不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似乎是汉水发大水的时候,江水冲击两岸,冲出来的平地。但此时汉水涨不到最高水位,才留下这一条道路。
道路狭窄直接限制了通行能力,前方不知道战事如何,只是这一条路,后面的人也上不去,只能沿途休息,等待前面的战况。
“杀。”忽然南侧的山头之上,出现不少士卒,大约百余人,大声喊杀冲山中冲了下来。将漫长的队伍从中间截成两段,正在修行的军队大惊失色,固然有一些人立即起身抵抗,但是更多的士卒,却慌了神,不是死于敌人刀下,就是连滚带爬的跌落汉水之中。
在滚滚的汉水之中,载沉载浮。随着浪花的翻涌随即消失不见了。
这一场突击来的快,去的也快,几乎等闯营的人反应过来了,就已经撤入山林之中,闯营士卒见状,也不敢追击,只能将情况上报。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
在前面督战的高一功,见了战报,说道:“老一套。”
但是高一功再怎么看不起,郧阳军的老一套,但也不得不承认老一套是管用的。
他现在面对就是白河县。
群山之中的小县,万万不能与平原地带的县城相比的。
白河县原本乃是白河堡,也是成化年间与郧阳府一起建立起的县城之一。他是陕湖要道。把守此地,可以抗衡西北入郧阳。似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白河县被划到了汉中府管辖,而不是郧阳府管辖。
这种犬牙交错的政治哲学,在地面之上,非常常见。
但是乱世一起,就说不了那么多了。高斗枢独自支撑郧阳府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什么省界县界都不管了,就出兵站了白河县,不过那时候的白河县,也只剩下几千人了,比不过现在一个大村庄。
而如今,虽然白河县还不能尽复旧观,却也是一处四方山民集会之处,到了初一,十五集会的时候,也是很热闹的。避祸山中的百姓,也少不了来这里交换一些物资。
白河县还是汉水一条支流汇入汉水的地方。
这样一来,也就将这里冲击出一小片平原,也就是白河县所在之地。
高一功很明白,郧阳军白河县驻扎,人数也不会太多,最少数千人。但是狭窄的战场,连数千人都用不了,他们甚至能做到分成数拨人马,将高一功堵在汉水南侧。
这样狭窄的战场,人数多少就失去了作用。人再多也派不上用场。然后郧阳军再派出小分队,或百人,或数百人,出没于群山之中,攻击大军的粮道。
一方面大军,进攻不得,粮道又受到威胁。
这样的情况下,早早撤军还好,不撤军的话,说不定引起军中哗变,毕竟军无粮则乱。是兵家至理名言。
高斗枢凭借郧阳区区一地,屡次挫败闯营的围剿,就是凭借这个套路。
高一功再次面对这个套路,一时间也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不过,高一功也是有备而来,只是将这情报放在心上,督促下面的人继续进攻。
山中道路艰难,那种千斤火炮,根本不可能转运过来。甚至高一功仅有的火炮,也都放在后队之中,一时间居然调用不过来,而王光泰却是早有准备,虽然虎蹲炮的数量不多,但也有十几门。
十几门虎蹲炮,再加上数以百计的弓箭,不过千余士卒,山地与汉水之一块狭长的平地封锁的严严实实的。高一功只能一波波的攻上去,就好像送死一样。
几乎是徒劳无功的举动。
不过,与此同时王光泰也接到了最新战报。王光泰冷哼一声,说道:“没有想到高一功来这一手。”
原来,王光泰将高一功堵在这里的时候,却不知道一支偏师由党守素从南边向白河县而来,看时间也不过一两日就到了。白河县仅有数千人马,硬拼万万是拼不过高一功大军的。
故而王光泰立即下令,将各山寨的领头的人找过来。
在郧阳做战,有一类人,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山民。
郧阳一地,从成化年间,就是流民聚集之地,所滞留的流民,何止百万。甚至可以说是农民军的发源地之一,李自成兵败之后,躲入商洛山中,就能聚集流民东山再起,而张献忠与罗汝才所休养生息的地方,就是郧阳山区。
甚至也就郧阳山区为中心的千里大山,在南明覆灭之后,依旧抗清,一直持续到了康熙年间。可见这些山民的力量。
不过片刻,各山寨领头的人都来了,有老有少,不过每一个人都流漏出彪悍之意。山中生活比平地要艰辛的多。这些百姓,也都谈不上顺民,都是一言不合就拔刀子的主。
就是王光泰也不敢拿大。
王光泰说道:“诸位,我兄弟两人这两年在郧阳落脚,对诸位如何?”
“王二,你也不用说废话了。”一个老头磕磕烟袋说道:“高一功是闯王的人,虽然闯王已经不在了,但是这分情分还在,我们最多两不相帮。”
“是吗?”王光泰说道。他随即重重一脚将一个袋子踢了下来,拔出小刀在上面一划,无数黄暗的颗粒流了出来。
“盐。”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很多人陡然一动。
后世的产盐工艺发达,盐都没有杂质,所以都是白色的,但是这个时代,盐的杂质相当多,大多都是黄色,黄色的深浅不一,有些是工艺问题,有些是盐商的心肠问题。
盐参土,与土参盐颜色自然不一样。
山中讨生活,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盐,几天不吃盐,一个大汉也四肢发软。所以盐最珍贵不过了。但是对王光泰来说,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别的不说,现在最大产盐区,淮扬一带,就在大夏的手中。
郧阳投夏之后,立即得到了大夏的物资支援,盐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我拿盐买命。”王光泰说道:“买高一功下面的人头。诸位头领只需说,这生意做还是不做,便是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谁也说不出不做两字。
盐对有后方支撑的王光泰并不是太重要的东西,但是对山中很多山寨妇女老人只能吃淡食的情况,却是救命的东西。
“我做了。”不知道谁先说了一句。顿时有无数人应和。
王光泰眼睛微微一亮,暗道:“有这些人相助,高一功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