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西施奋斗史
作者:蜜酿桂花 | 分类: | 字数:118.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97章 夏日里,清爽宜人的丰年食店
老者并不接话,又默默地打量了一会。
他转身对候在一边的车夫道:“你把车子停到一边树荫下,去旁边的面馆吃晌午饭。”
“吃完后回来车子这里候着,等我们出来了自会去寻你。”
车夫答应一声,自驾车去了。
老者和老妇人一前一后,迈步上了食店的台阶,掀开食店门口悬挂的细竹门帘,走了进去。
此时因还不到晌午饭时,客人并不多。
室外阳光火热,阵阵蝉鸣叫得人燥热,一进了食店,竟是清风阵阵,凉爽宜人。
仔细一看,原来是食店的一角特意僻出一块空地,放了一座个头不小以水流驱动的转风轮。
转风轮前面放着一个花瓣状的白瓷大盆,里面冰块半融,冰水里还漂浮着一些绿色的薄荷叶,看上去清凉无比。
老妇人欢喜地道:“没想到这食店外面看着不起眼,里面竟如此清爽宜人,不比那些大酒楼差呢,可见店主人是花了心思的。”
老者也觉得才不过进来片刻,整个人就清凉舒服许多,原本一直板着的脸,此时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郑三娘见有客人进门,忙笑吟吟的迎上来招呼两人入坐,递上了菜单问客人想吃些什么。
这边两人还在看菜单,就有伙计端了两碗沁凉的酸梅汤送了上来。
郑三娘还贴心地问:“这酸梅汤是冰湃过的,不知两位能不能吃冰饮。”
“若是不能,灶间还有煮好温热着的绿豆饮可以喝。”
老妇人笑着摆摆手道:“赶路赶得热了,正想喝上一碗凉凉的解解暑气,多谢娘子,不用换了。”
老者则问老妇人:“你看看想吃什么,拣着干净的少点些来,尝尝味道就可以了,可不要吃坏了肚子。”
老妇人嗔怪地瞥了老者一眼,仔细看了菜单,点了一份冰镇酸辣凉皮,一份蒜泥白肉,一碟水晶烧麦,一份冷撕鸡。
点完之后又笑着道:“娘子莫嫌我啰嗦,年纪大了,吃不了许多。”
“待会上菜时,劳烦另外拿个小碗来,把那凉皮分成两小份,我和我家老头子吃一份就足够了。”
郑三娘笑着应了,正要走,老妇人又道:“娘子莫急着走,我想问问,这丰年食店的店主人可在店中呀?”
郑三娘不知老妇人为何问这个,有些疑惑地看着她,答道:“婆婆不知要找哪位店主人,可是有什么事吗?”
老妇人就道:“一进这安平县,就听路人说这丰年食店的沈姑娘,做得一手好菜肴,食店和客栈都是她一手开起来的。”
“听闻这位沈姑娘才只有十六七岁,心里很是好奇,这样能干的小姑娘以前可没见过呢。”
郑三娘听着老妇人的夸赞,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神色,笑道:“说起我们姑娘的好处,那一双手都数不完。”
“不过今日不巧的很,姑娘出去采买食材去了,这会子还没回来。”
老者听了倒还没什么,老妇人却不禁露出失望的神色。
郑三娘笑道:“婆婆莫要失望,我们姑娘说过,只要喜欢食店的菜式就可以了,厨子长什么样,又有什么要紧。”
“二位稍候,您点的菜一会就上来。”
说着,就微微躬身行了一礼,拿着菜单去了后院的大灶间。
留下老者想着刚才郑三娘无心的话,若有所思。
入夏以后,沈钰为了店铺里凉爽,把店铺小灶间用来做炒菜、炸肉签的炉火给暂时停了,所有的菜式都在后院大灶间制作。
这样的好处是,店铺里没有开火,加上转风轮和冰块,屋子里很是凉爽,客人们进来吃饭时也极为舒适。
那转风轮价钱不低,沈钰却眼睛都不眨,一口气买了三架。
不单小院里雅间放置了,连食店这边的散座也放了一架。再加上舍得买冰,这条街道上的食店,就数丰年食店的就餐环境最好。
就连街道上面馆的店主人,也时不时地带着自家四五岁的小女儿跑到丰年食店这边来用餐。
点上一份冰镇酸辣凉皮,一份浇蜜浆鲜果冰碗子,父女二人一人抱着一个凉沁沁的大碗,总要蹭着那凉风坐上半日,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老者和老妇人坐在那里等着上菜,细细打量着店铺里的陈设。
老者一眼瞥到墙上挂着的那副县令大人题的字,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似在嫌弃那字写得难看。
两人小口地啜饮着微凉的酸梅汤,老者品了一口赞道:“这酸梅汤做得不错,竟比你小厨房里熬制的还好喝。”
老妇人也觉得味道不错。
恰巧这时郑三娘领着伙计端上菜肴,老妇人就问道:“娘子,这酸梅汤味道不错,入口竟有淡淡的清爽苦味,然后又回甘酸甜,可是加了药草。”
郑三娘点头笑道:“老夫人好灵的舌头,这酸梅汤里面,确实加了几味开胃健脾的草药。”
“我们姑娘的伯父是位大夫,这酸梅汤是两人改了十来次方子才定下的配方。”
“大家都说好喝,每日里就是这酸梅汤,都要卖出好些呢。”
“有些人家还特意拿了锅子来买,只不过买回去就没有这么冰了,不如在这里直接饮用时最好喝。”
老妇人笑道:“哦,那既然是售卖的,为何客人过来又送上一碗呢,你们岂不是亏了。”
郑三娘笑道:“这也是我们姑娘吩咐的,凡来就餐的客人,夏日里都要送上一碗冰湃的冷饮,或酸梅汤,或绿豆饮,冬日里则是一碗热豆浆。”
“虽说要少赚些,可是吃饭之前先喝上这么一小碗,开胃又滋润,客人们吃起饭来就更舒服些。”
老妇人点点头,郑三娘见无其他事就道:“两位慢用,菜已上齐了,您若有事,再招呼我们。”
她行了个礼,就又去忙着招呼其他客人了。
老者和老妇人慢悠悠地吃着,不时地听一听旁边食客们的闲聊。
这时已近晌午饭时,不多大会,店铺里已经坐了不少了人。
但因为那风轮的转动,桌椅又排得稀疏,人虽多,却并不觉得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