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后穿成不受宠的嫡女逃荒了

作者:南归鸟 | 分类: | 字数:34万

第116章 入学,拜师礼

书名:重生后穿成不受宠的嫡女逃荒了 作者:南归鸟 字数:4355 更新时间:2025-02-21 01:58:11

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养,学师德,谢师恩,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俗谚中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

古训中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

《礼记内则》就规定,儿童十岁时出门拜师求学,不论是进私塾,还是入学府,都要行拜师礼。

拜师礼分为五个步骤:正衣冠,盥洗礼,叩首礼,赠送六礼束修,吉时献茶、先生训示。

五个步骤中,沈娇娇需要准备的是六礼束修。

最后还要奉上贽见礼,贽见礼可以理解为学费,学费没有固定的数额,只要根据家庭条件适当奉送,礼数尽到就可。

若实在没有银钱,也可用物代替,有些用茶,有些用炭,也有人给学堂做活以代。

沈娇娇已经想好了给十两的贽见礼,她有这个钱,一是显示对先生的敬重,二也是想让先生对沈玄明能多用心一点。

礼多人不怪,就算张安富裕并不需要这十两银子,但如果有学生能拿出十两银子的拜师礼,想来也是有面子的。

泓学馆后屋茶室,张安潇洒提笔写信,信中写道:“安于日前得一弟子,年岁不足九岁,聪慧不凡,根骨上佳,不拘凡俗之谬论,颇有我辈之风,今已收为第十弟子,于三日后行拜师礼,望前来观礼,敬候回谕。”

一封写完,张安拿起稍稍吹干,折叠于信封里,交给外面的老仆,说道:“把信送去蓉城林十三手里。”

又拿出其他两封,说道:“这封寄到凤城崔家,这封寄到宜州周家。”

老仆接过信封,拱手一揖,低头回道:“是,老奴这就去。”

张安出身少城,父辈皆在京为官,祖父年岁已大,去年以二品大员荣休。父亲是从二品的户部尚书,掌管一朝国库,母亲也是国公府次女,二品的郡夫人。

自己又考中了举人,按理说张安只要接着科考,只要不落第,在官场上自有一番作为。

但不知为何,自二十岁考中了举人后,张安再没继续科考过,反而回到祖籍少城,开馆教书,做一闲散先生。

沈玄明这边能去观礼的人只沈娇娇这个姐姐一人,方嬷嬷、王掌柜只能算是家仆,不能前去观礼。

但他们在大河村的时间不长,达官贵人是一个都不认识,认识的人里最有身份的也就是宋里正了。

沈娇娇一家如今在大河村扎根,也算是大河村的一份子,宋里正作为一村之长,想来她去请宋里正观礼的话,宋里正也不会拒绝的。

三日后的清晨。

厨房早早烧好了热水,为沈玄明沐浴更衣,沈娇娇给沈玄明准备了一身学童装。

青色的棉麻布长袍,长袍长至膝盖,长袍的袖口较宽,露出一部分青褶袖。褶裙为白色,带着一点花边的,穿上后只露出一部分褶裙下摆,还有一顶青纱帽子后缀两根缎带。

沈玄明穿上清淡素净的学童服,好似仙童,虽款式简单,但因为长袍长袖,行走间更添一份恣意洒脱。

沈娇娇一身素白桃花纱裙,外着茜红色云纹纱衣,在头顶梳着双髻,两边各有一编发,以红色彩缎点缀,髻边插一根羊脂色海棠小簪,耳缀羊脂玉柳叶耳坠。

喜庆又不显得浮夸,灵动活泼,桃花裙轻盈灵动,衬得少女越发灵气逼人。

王掌柜把今日要带的六礼、束修费都放到马车上,两姐弟收拾妥当,又用了早饭,一切就绪只等宋里正的到来。

不一会儿宋里正坐着自家马车赶到了沈宅门口。

宋里正一掀车帘,对着院里喊道:“沈小姐,我没来晚吧,我们几时出发啊?”

今日宋里正身着一件,藏蓝色暗花四合团鹤棉麻长袍广袖,高髻上戴着一根桃木螺旋纹簪子。

整个人精神又很有派头,一副老寿星的模样。

沈娇娇、沈玄明姐弟又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才出了房门。

“里正爷,我们这就出发。”沈娇娇说道,又转头对着方嬷嬷说道:

“嬷嬷,今日你们还正常出摊,等阿弟这边的事情结束了,我就去找你们。”

“哎,好,我们知道了。”方嬷嬷笑着点头,对着跟着一起去的紫娟、双寿说道:“你们看顾好小姐、少爷啊,有什么事去码头那边找我们去。”

紫娟、菊香低头应道:“是,嬷嬷,我们知道了。”

“好了,出发吧,万一晚了可就不好了。”宋里正提醒道。

沈娇娇点点头,紫娟扶着姐弟俩上了马车,自己也坐了上去,双寿坐上车辕,抖动缰绳,马车便调转方向,向着新安镇驶去。宋里正的车就跟在沈娇娇他们的车后面。

泓学馆。

林十三、崔二,周元朗作为张安的同窗好友前来观礼。

因为还没到时间,几人此时正聚在张安的茶室喝茶聊天。

林十三说道:“冠林,你这弟子如何?”

崔二与周元朗也好奇地看着张安,只信上那么三言两语,完全不知道张安的新弟子到底如何。

第116章 入学,拜师礼

冠林是张安的字,亲近的人都喊他张冠林。张安神秘一笑,打着哈哈说道:“等一会儿见了人不就知道了吗?”

崔二不满地嘁了一声,“冠林,你这不是存心吊人胃口吗?”

“是呀,是呀,你这人这么久不见,那气人的本事还是分毫不减啊。”周元朗也装作伤心的样子,连连应和道。

张安看好友耍宝的样子,好似也回到了往日同窗谈诗论文的时候,不免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好笑地说道:

“你们也还是老样子,闹腾、耍宝。”

“好了,都收一收,等会儿我那几个弟子都来了,要是看到你们这副不正经的样子,只怕你们的名声可就坏了啊。”

“谁闹了?”,“哪儿不正经了?”崔二和周元朗齐齐喊道。

“好了,他那几个弟子你们还不知道吗?最有能耐的那个才十八岁叫谢彦的,今年赶上大赦,参加了八月的乡试。

如今也是举人了,要是接下来的考试都能过了,说不定还能与我们同朝为官呢。”

“就这一个,你们也该看出冠林的眼光多挑剔了,不是好的,他也不会收。”林十三说道。

崔二点了点头,说道:“是,冠林那几个弟子都是聪明的,这最小的弟子想来也是个不一般的。”

周元朗也默默点头。

不一会儿。

沈娇娇他们也到了泓学馆门口,远远地就看到门口外停了几架车。

沈娇娇姐弟和宋里正,走进泓学馆,三人在学堂外的院落等待仪式开始,紫娟、双寿在门外等着一会儿把六礼和束修搬进去。

张安为了今日的拜师礼也做了颇多准备,不说学堂打扫的格外干净,连院里的树木和池塘都整理过一番。

少倾,拜师礼时辰到了,张安从走廊处走了出来,身后还陆续走出了一群人,看着能有十好几个,多半为半大小子,还有三个与张安同年纪的青年人颇为风骚地跟在后面。

张安带着人来到沈玄明姐弟跟前,先是对着沈娇娇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说道:“玄明来为师这儿来。”

沈玄明轻轻一礼,向着张安走去:“是,老师。”

沈玄明如今已有一米三,身高还算可以,穿着合身的学童服,行走起来颇有风流之感。

一张白嫩嫩的小脸透着一抹健康的红晕,一双圆溜溜的桃花眼闪着星光,挺直的鼻梁,嫣红小巧的嘴唇,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副女相。

但一双浓而黑,斜长入鬓的剑眉,生生把七分的女相变为十足的俊美仙童。

“呀,冠林,你这也没说你这弟子长成这样呀?”林十三啧啧几声说道。

“自古都道红颜祸水,不知蓝颜同样厉害啊。”崔二也说道。

“日后让你的弟子少出去闲逛,这样不好。”周元朗微皱着眉头,颇有点儿嫌弃地说道。

三人都对沈玄明的外貌点评了一番,不难看出几人都觉得沈玄明容貌过了一些,但想到张安是他的老师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觉得这样甚好,古人云:食色性也。”张安盈盈一笑,一身莹白挑花云纹雨丝锦长袍,宽大的袖口绣着金丝,随着动作飘荡,头顶三千发丝用一白色丝带束发,整个人如修道仙人。

果然张安面对好友的建议,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反而对沈玄明大加赞赏。

张安身姿修长的站在沈玄明跟前,伸手给沈玄明整理衣冠。

然后放下手走在前面,说道:“跟我来。”

“是。”沈玄明跟在张安身后,进入学堂。

沈娇娇等一众观礼之人也跟着走进去。

一进去,张安的一个弟子就端出一个盆,旁边还跟着一个弟子手里拿着瓢和洗手的水,放在沈玄明面前,说道:“盥洗开始。”

沈玄明端正地抬起手,将衣袖微微往上拉了拉。

张安站在旁边,接过弟子手里的葫芦瓢,往水桶中舀了一瓢水淋到沈玄明伸出的手。

沈玄明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也是表示对拜师的诚意和尊重。

盥洗礼后,张安指着孔夫子画像前的蒲团,“跪下,叩拜至圣先师孔子先生。”

沈玄明规矩地双膝跪下,九叩首。然后起身,走到坐在上首的张安面前,双膝跪地,三叩首,并献上投师帖子。

“老师,这是学生的拜师帖。”沈玄明将一张红色的帖子双手递了上去。

张安接过帖子就算答应了收沈玄明为弟子了。

是对于先师和先生的敬重,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叩首礼完,沈娇娇连忙让紫娟、双寿将准备的六礼和束修费奉上。

六礼分别为: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

红枣(寓意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功德圆满)

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以及十两银子的红封作为束修费。

张安看了看面前一篮子满满的六礼和那两个红封,沈家这六礼和束修费也算是很丰厚的了。

张安点了点头,然后让弟子把东西都收了下去。

自己回赠一本《论语》、葱(聪慧)、芹菜(勤奋)等礼物。同时带领众弟子一起齐颂《大学首章》,象征担下“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六礼结束后则来到了最后一步,吉时献茶,先生训示。

沈玄明端来茶水,跪在张安面前,恭敬地说道:“老师喝茶。”

张安接过沈玄明手中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接着说道:“今日你加入我的门下,便要守我门规,若是犯一次便罚你,第二次为师还可谅解,三次便将你逐出师门,你可知晓。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七、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八、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九、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夜不出门。 ”

“是,老师,学生知道了,定当铭记在心,不敢相忘。”沈玄明高声答道。

张安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如今还未满二十不宜取字,等日后你举行冠礼时为师再为你取字。”

沈玄明点了点头,回道:“是,学生谢过老师。”

“嗯,起来吧,等会儿你跟为师去见见你的师兄们。”张安说道。

“是,老师。”沈玄明点头答道,然后走到沈娇娇面前,扬起一个大大的微笑,说道:“阿姐,我等会儿随先生去见师兄们,你们先回去吧,等会儿再来接我就是。”

沈娇娇伸手轻轻拂过沈玄明的肩膀,轻柔地说道:“好,你去吧,阿姐等会儿过来接你一道回去。”

沈玄明得了姐姐的回答,立马高兴地向着先生所在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