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

作者:孤者自怜 | 分类: | 字数:54万

第163章 青砖红砖

书名: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 作者:孤者自怜 字数:3507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20

「大家大致了解了自己所处时期的砖发展进度后,我们现在来看看砖到底是什么。

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烧结砖,主要指的是粘土砖。

粘土砖以粘土为原料,比如红砖、青砖就是粘土砖。

另一种是非烧结砖,以石灰、沙子等,还有工业废料为原料,包括灰砂砖、粉煤灰砖等。

其次,按照孔洞率也能把砖分为三种。

分别是孔洞率大于40%的空心砖,大于等于25%的多孔砖以及无孔洞或者孔洞率小于25%的实心砖。

非烧结砖不需要通过高温煅烧,通常是经过压制成型,然后在常压或者高压的条件下配合蒸汽或者自然养护制成的。

比如最早的土坯,它就是没有经过煅烧,而是直接用泥土捏制晒干而成的。

有关非烧结砖的我们暂时不讲,下面讲讲青砖跟红砖。

根据目前考古挖掘,我国最早的砖是红砖,即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烧结砖残块。

而青砖的历史同样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既然明明是红砖出现的更早,那为什么最后反而是青砖被大量用于建房呢?

这其中的原因还跟青砖、红砖的质量以及思想有关。

青砖跟红砖都是以粘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的。

但红砖的原料不止粘土,还包括页岩、煤矸石等。

两者都需要用到的粘土中含有铁。

在烧制过程中,高温且具有充足氧气的条件下,铁最后会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Fe?O?)。

(3Fe+2O?=Fe?O?,条件点燃。

4Fe?O?+O?=6Fe?O?,条件高温。)

而三氧化二铁是红棕色的。

所以红砖是在烧制完成后,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自然冷却生成的。

但如果是在烧制过程中就开始往窖内淋水,由于窖内温度很高,水会变成水蒸气,阻绝空气的流通,这样窖内就会出现一个缺氧的环境。

砖中的铁由于缺氧会出现不完全氧化的现象,即生成氧化亚铁(FeO)。

(也有说法说是在烧制完成后再淋水。)

而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再跟柴灰等各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青灰(黑)色。

所以青砖是在烧制过程中,通过缺氧冷却生成的。

古时候生产的红砖跟青砖相比,它的产量虽然大,但是质量却不如青砖好。

而且红砖在没有保护的前提下,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出现掉色、剐蹭等情况。

当然也不是说红砖完全不好,红砖也有它的优点。

比如它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以及隔音等优点。

而青砖呢,成本高,产量低,烧制过程也比红砖麻烦。

但它结实密度大,不仅透气性、吸水性好,还抗氧化耐磨损,千年不腐。

(红砖烧制需要的温度是900摄氏度,青砖需要达到1000摄氏度左右。

以古代的技术,把窖内的温度提高100摄氏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青砖烧制较为麻烦,但也正是因为它多出来的这道工序,让它有了较好的耐风化、耐水性。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质量可以说都有种特殊的偏好。

再加上一些思想影响,比如五行、阴阳等,青色属水,红色属火,水在古人眼中那是极极好的,火就不是了。

还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因为儒家推崇简朴、中庸之道等,所以过于绚丽的红砖并不符合古人的审美。

而青砖的颜色看着更为稳重、大气,更符合古人喜欢素雅的风格。

所以我们的老祖宗们尽管知道青砖烧制更为麻烦,但他们依旧在红砖跟青砖之间选择了青砖。」

没错!

众人听到投影中说到质量时,纷纷点头。

没人不喜欢质量好的东西。

红砖跟青砖比,太脆了。

又不是所有人都没见过红砖。

尽管红砖烧制简单又大量,但用红砖盖的房子,过个几十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好保存。

这种质量不好的,产量再多又有什么用!

反正他们是不太能看得上红砖。

能用上青砖的话,他们都不会选择红砖。

再者,不说他们不会给自己选低质量产品。

更要命的是他们如果给富贵人家、皇家贵族做,那更不能用低质量产品了。

这要是因为质量不好闹出什么事了。

丢命的可是他们!

至于中间出现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符号,大家一致略过。

看不懂看不懂,他们自己懂那个烧制过程就行了。

有些新知识不是他们想补就能立刻补上的。

万一因为学这些新奇的,反倒搞忘了自己本来掌握的,那可就完蛋咯。

……

「古时候的青砖红砖跟现在的青砖红砖也不是同一种概念了。

古时候烧制青砖红砖比较纯粹,不会加很多料,再加上选料严谨、人工处理等原因,所以古时候的红砖质量比不过现在。

但青砖不同,青砖的结实主要在于它的做工。

第163章 青砖红砖

恰巧是因为过去青砖的制作纯手工,所以那时的青砖比起现在的现代化机器制砖的质量要好上一些。

现代化机器制砖,讲究速度快,大量产,内化质量自然差于古砖。

而古人烧砖也不是抓起一把土就能烧的。

这里面说的原料,粘土,其实是一种含沙量很少且富有粘性的土壤。

粘土被收集好后,还要放到空旷的场地晾晒,经过自然风化、侵蚀后,让它的内部分解松化。

这个晾晒的时间可以长达半年或者一年。

晾晒好了之后,还需要经过粉碎跟过筛等步骤,去掉大颗粒物,留下细密的粘土成分。

最后往经过筛选后的粘土中加水搅拌,当然啦,这里的搅拌说的是用搅拌机搅拌。

在古代,这一步骤会用人力,也会用畜力。

量少的话可能就用人力揉炼、捶打。

大批量生产的话,肯定就会用到畜力,比如让牛反复踩踏练泥。

直到粘土达到了可以制作砖坯的状态,才可以把泥团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模具中的泥土需要尽量压的紧实一些,古代红砖跟现代红砖的差距在这里就有体现。

因为现代用的是机器,所以这一步做的会比单纯用人力好。

脱模后,砖坯需要阴干,这一步主要是为了防止暴晒后会出现裂纹跟变形的情况。

阴干的时间有长有短,最短的可能一两个月砖坯就完全干燥了,长的可能需要一年。

但总的来说,入窖烧制前,砖坯需要阴干的时间在7个月以上。

烧制时,简易流程堵住窖口,然后用柴火烧十天半个月的,等冷却后砖就能出窖了。

那复杂点的,比如专供皇宫建筑使用的青砖,即金砖。

它还需要用糠草去潮气,时间是一个月。

接着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木烧40天。

等到它完全冷却后,金砖才算烧好,才可以出窖。

事实上,烧出好砖在古代是一件很复杂很难的事情。

因为砖出窖后也有很严格的检查。

就说金砖,金砖出窖后如果做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那就算是废品,需要重新烧制。

可想而知,皇宫内的金砖有多难烧,烧砖又是一件多辛苦的事。

除了青砖的烧制流程,古代的红砖烧制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流程。

但谈到现代的烧砖技术,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机械。

红砖能取代青砖,成为后来建房的主要墙体材料就跟机械化生产离不开关系。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红砖开始被禁止生产跟使用。

因为红砖的原材料粘土可以就地取材,所以红砖的大量生产会大大减少农民的耕地。(仅提了危害之一。)

新型的建筑材料,比如烧结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砖、蒸压粉煤灰多孔砖开始崭露头角。」

我们的青砖居然比后世的还好?!

众人脑海中齐齐冒出这个想法。

说实话,他们目前对后世的印象,就是那种,后世已经超脱了自然生活的范畴。

跟他们完全不是同一等级。

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咋想也不可能还会越做越差啊。

就算后世全都用那个什么机器做了,那也不可能没人纯手工做吧。

这种吃饭的手艺难不成还能失传!?

听到抓土就烧的说法,一些烧砖的师傅没忍住笑出了口。

后世的讲话风格跟他们挺不一样的。

那可不是呢嘛,他们对烧砖的原料挑选可是很看重的!

就连处理过程也是极其严谨,决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倒是后面那些复杂的流程听的众人眉头都皱到一块儿去了。

这可真是行行都不容易啊。

而且一窖能烧不少砖,要是达不到金砖的要求,岂不是浪费了那么长时间??

这废品难道还要重新砸碎重新烧制吗?

也太复杂了。

也有人想着,就算是废品,那也是极好的砖了。

要是能捞上那么几块……

御窖中产出来的砖就算是废品,大概率也不会流入民间。

还有些靠近现代的明清时期的百姓想的就有些不一样了。

脑子活跃的,已经想到了自己现在该学点什么才好为子孙后代提前找好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之前提到的粮食增产、冶铁都在他们的思考范围内。

但这烧砖一出,什么机械化、自动化,听的他们顿时觉得现在去学烧砖对后代的发展应该是没什么前途的。

毕竟他们也见过机器的图片了。

那体型,一看就不是人力能比的。

这部分人摸摸下巴,眼珠子咕噜转,估摸着学冶铁也没多大前途了。

说不定冶铁那些机器也能做呢。

这样想来,后世到底会以什么为生呢?

他们真的超级好奇!

……

秦(220),这烧砖的过程听的嬴政也不免感叹一句。

能做到这种程度,难怪明清之后烧出来的砖会被拿去建房。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啊。

嬴政来来回回想着这句话。

很快就想到了适合他这时期的烧砖标准,正想跟李斯讨论,结果扭头一看,发现李斯不见了!

嬴政怒!

s(?`ヘ′?;)ゞ

“李斯!”

李斯、冯去疾、扶苏三人正低着头围成一团。

扶苏似乎被气的满脸通红,举着的手好像还被李斯抓住,一副想说什么却好像已经不知该说什么的模样。

冯去疾则默默离二位远了些。

李斯一边用力一边快速说着,“公子觉得臣的想法何错之有?”

“如今投影显现,后世技术破空而来,臣带领慕名而来的各方有志之士着手各项技术。”

“他们的住所、饭食等臣也全部为他们安排妥当。”

“臣认为臣的想法无错。”

可问题是这才多久!

他们看着好像下一刻就要猝死了!

扶苏明白李斯心中的急切。

但也不能把人全熬死了。

他听说负责冶铁的工匠昨日已经一整日没有得到休息了。

刚巧李斯和冯去疾在商量这个问题,他便开口驳了几句。

然后就是这样的情况。

李斯说完,嬴政那头就传来了声音。

他还以为始皇帝是因为看到他对公子扶苏不敬,才喊的他。

李斯很快松开了抓扶苏的手,快步往嬴政方向走去。

李斯已经准备好挨一顿批了,结果嬴政开口的话让他明白,始皇帝才是那个真正的工作狂。

“李斯,朕听完投影的话,想出一个新的烧砖标准……你觉得如何?”

李斯很快进入状态,“臣以为目前应以技术提升为主,烧砖建房的使用不急在这一时……”

冯去疾跟扶苏对视一眼,怎么感觉是他俩跟众人有点格格不入了。

……

汉(127),刘彻把张汤、桑弘羊等人聚到一起。

他这时候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国策下发到诸侯国跟郡县。

刘彻想到这投影,实在是不知道投影明日又会给他们讲什么知识。

要他说,频繁颁布诏令也不是个事。

但朝廷一直无作为,民间说不定都要沸腾了。

刘彻想民间会不会兴起一些不好的流言。

比如皇帝如同投影所说,是个坏的,所以看不到投影,也做不出改变。

又比如……刘彻打住!

不能再想了!

还是先商量出来接下来需要昭告天下的诏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