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世家子弟,一心只为谋权夺位

作者:木点水 | 分类: | 字数:74万

第229章 主宰萧党

书名:穿越世家子弟,一心只为谋权夺位 作者:木点水 字数:2650 更新时间:2025-02-05 04:49:21

萧北翊得到离皇回复没多久。

离国的五百万两白银便已经秘密的入了凛国了。

萧北翊下令,暗台与影卫一同出发。

相互协作,将这些银钱全部带回。

暗台,影卫前脚刚把这些银两从离国那里带来,后脚便被萧北翊派的人拿走了。

准确来说,应该是萧承寻派的人。

萧北翊并没有打算让这些钱进中州。

实在是目标太大了。

萧北翊也很意外,他没有想到离皇给钱会给的这么痛快。

比他那抠门的爷爷大方多了。

这下足可以解决两大组织资金严重短缺的燃眉之急了。

而这一次,由于是暗台和影卫的联合行动,无论是暗台还是影卫,都将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了对方身上。

因此,这批被悄悄运往青州的银钱必定无人敢动。

这些日子以来,在萧北翊有意无意的操作下,暗台与影卫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就连林书和侯梓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取而代之的只有冷淡。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侯梓与林书接下了这个担子之后,他们之间的结局便注定了如此。

不然,萧北翊只能将他们二人的统统诛杀!

有时萧北翊也想,要想真的彻彻底底的掌握这两个组织。

恐怕光靠侯梓和林书两个还不够。

萧北翊还是觉得要留个暗手。

但这件事萧北翊还要好好想想。

原本让暗台和影卫相互制衡,侯梓与林书之间就已经有几分不满了。

现在最好想想用什么办法再拉拢一下这两人。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应对下面的恩科。

萧北翊心里已经有了定数。

这次的恩科绝对是有猫腻的。

就这些日子皇帝和苏济这个王八蛋一唱一和的。

要说没问题萧北翊一百个不信。

对于恩科这件事,萧文轼作为礼部尚书,绝对无法逃避责任。

关于此事,萧文哲、萧文轼和萧北翊三人已经商量了多次,期间也分析了许多利弊。

最终得出的结论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将有致命的把柄落在他人手中;

二是站在所有氏族的对立面。

他们为此商讨了无数次,甚至还紧急给黎安写信询问。

得到的答复是绝对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这个结果与萧北翊的想法完全一致。

如果一个致命的把柄落入他人之手,那就意味着彻底处于劣势,恐怕萧党多年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进而直接动摇萧系一脉的根基。

因此,这也是萧北翊坚决反对的原因。

萧文哲与萧文轼虽然心中对于那些狂妄不羁的人持有反感,但他们深知不能轻易地站在氏族的对立面。

因为这样做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

然而,如今萧北翊已成为萧党官员实际的决策者,他是萧承寻萧系一脉的正统继承人。

当然,了解这一情况的人寥寥无几。

除了萧氏内部的核心成员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

甚至连萧北翊的妻子和母亲都被蒙在鼓里。

外界对萧北翊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萧氏的继承人身份上,却不知道他已经成为萧党的幕后操纵者。

即使是萧文哲与萧文轼也不得不对他避让三分。

朝中的萧党与青州不同。

萧承寻当年为相数十载,早已经将萧党经营成铁板一块。

即便后来传给萧文哲,但也只是代为统领。萧文哲也无甚异议。

萧文哲与萧文轼都是那种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

他们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好自己的任何本职。

例如萧文哲为户部尚书多年,即便是凛国连年征战。

户部依旧是年年有盈。

所以即便皇帝对萧氏痛恨至极,但对于身为户部尚书的萧文哲却没怎么为难。

一个能臣干吏哪位皇帝能不喜欢呢?

再说萧文轼。

尽管统领礼部不足一年,却也是将礼部衙门中的诸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即便是有心之人,看到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他们二人虽是能臣干吏,但在党争权术方面却是落了萧承寻太多。

萧承寻作为曾经萧党的领袖,他的政治智慧和手段让萧党成为一个紧密团结、难以撼动的势力。

其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将萧党成员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并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权力斗争,确保萧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这种手段使得萧党在朝廷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几乎无人敢于轻易挑战其地位。

相比之下,萧文哲和萧文轼虽然在各自的职位上表现出色,但在党争权术方面缺乏萧承寻的敏锐洞察力和决断力。

他们更倾向于守成,注重维持现状,而不是积极争夺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这导致当初萧承寻致仕后萧党在朝中影响力大大的被削弱,无法像萧承寻那样有效地掌控局势。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其他几大派系有了崛起之时。

然而,正是因为萧文哲和萧文轼的能力和忠诚,他们才能够在萧党内部获得一定的支持和认可。

他们的存在为萧党提供了稳定的后盾,使得萧党在朝廷中的地位得以巩固。

但要想进一步扩大萧党的势力范围,就必须要有更具野心和魄力的领导人出现,引领萧党迈向更高的巅峰。

这也正是萧承寻当年竭尽全力培养萧北翊的原因所在。

萧承寻共有三个儿子,而萧承东则育有两个儿子。

其中,萧文哲与萧文轼二人最为出众。

但却依然未达到萧承寻心中的要求。

萧北翊当初为什么要去边境之地。

不就是萧承寻想要以此来锻炼萧北翊的野心与魄力吗?

同样,在有野心与魄力的同时还有要超前的眼光。

这一点,萧承寻无愧于一代权臣之名。

偌大的萧党,只需他一句话,就可以放心地交给萧北翊。

他对权力的过渡毫不担心,也不担忧可能带来的危害。

因为在他眼中,如果萧北翊连这种小事都无法处理好,那么他可以考虑从其他孙子辈中寻找合适的人选。

幸运的是,这么多年来,萧北翊从未让萧承寻感到失望。

然而,萧北翊能够如此平静地掌握萧系一党的权力,原因有两个。

首先,他得到了萧承寻的全力支持。

其次,则是他自身的手段高明。

早在暗台成立之时,萧北翊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侯梓严密监视萧系的所有官员。

不仅如此,他们的府邸内也被安插了暗探,同时还要拉拢他们身边的心腹。

通过这些手段,萧北翊悄无声息地将一把锋利的刀刃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萧北翊心中十分清楚,他并不担心这些人会背叛自己。

首先,萧氏一族目前已成为朝廷中的首要派系,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其次,萧北翊早已掌握了这些人的命脉,让他们不敢轻易叛变。

此外,萧北翊接手萧氏家族事务时采取了严格保密措施,只有少数核心成员知晓此事,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

其他派系也完全不了解情况,无法从中挑拨离间。

而对于这些核心人物来说,他们对萧北翊的深沉心机和高明手段有所了解。

他们明白,一个更具决断力和智慧的领导者登上高位,对他们而言并非坏事。

因此,他们愿意服从萧北翊的领导,并支持他的决策。

这种默契使得萧北翊能够稳固地掌控局面,确保萧氏家族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