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夫妻俩在五十年代端金饭碗

作者:暖晓白 | 分类: | 字数:76.2万

第308章 终是退休

书名:夫妻俩在五十年代端金饭碗 作者:暖晓白 字数:3290 更新时间:2025-02-04 01:45:33

因为还要去百货商店买电冰箱,林晼瑜和白晔没在二儿子家多停留。

坐一会儿,就带着两孙子离开。

等他们带着冰箱回到四合院,已经下午两点。

静悄悄的四合院里,因为这台电冰箱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林晼瑜家当时盖房子,在家里留下不少电源接口。

现在电冰箱直接摆在餐厅里,方便使用还美观不显拥挤。

白家冰箱在院子里引起一时轰动,时间长大家也不再关注。

好在,没有邻居拿着剩饭剩菜来家里冷藏冷冻。

转眼间进到1978年,各个大学在三月份陆陆续续开学上课。

年后不久,四合院里唯四考上大学的明宇、方旭、方竣和如阳也都带着行李去自己所考的大学里读书。

那些落榜考生,之前为着恢复高考的疯狂劲儿好像还在昨天。

现在已经开始为找工作岗位发愁。

时间总是不紧不慢过着。

今天是周日,这会儿林晼瑜正坐在考场上监考。

这次招人是她参加工作多年以来, 科里第一次向外招收正式工。

学历要求也不高,高中以上就行。

林晼瑜作为财务科科长,不仅要出考题还要担任监考。

她看一眼,坐在一旁跟自己一起监考的李慧英和王保生,低头轻轻抿一口玉兰杯里的茉莉花茶。

李慧英和王保生比她早几年参加工作,三个人年龄相仿。

他们俩也该去办理退休手续,让家里人来接班。

之所以一直没动,无外乎是在等自己。

她不去办理退休,李慧英和王保生也不会去。

局里不少到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都不想去办理退休。

总想着到下一档工龄再退休可以多领一些退休金,何况上班工资要比退休工资多不少。

平时,在局里上班又不疲累。

她比谁都清楚,退休这事儿不能变。

自己要是在刚刚五十多岁,75年或者75年退休也行。

偏偏那时候正是黎明前的黑夜,最是混乱。

根本没有办理退休的地方。

等到传出恢复办理退休手续的消息,她还差几个月工龄21年。

让她拿十五到二十年工龄那一档退休金,自是不甘心。

林晼瑜拉回思绪坐在办公桌旁,有一搭没一搭喝着茶水。

她不知道的是,考生们答好考题。

也都忍不住,似有若无看向她这个名声在外的公安局财务科科长。

京市机关单位和国营大厂里,很少有人没听说过林晼瑜。

一家子大学生,人长得也是出名的好看。

林晼瑜哪里能注意到这些,家里一月份又买入手两个三进四合院。

一个在北锣鼓巷,一个在五道营胡同。

这两座四合院也是按清朝规制而建,宅子里住过前朝官员。

开在“巽”位的是广亮大门,院子多出那第三进后罩房有五间屋子。

再加上庭院面积。

两个院子一个房契上是356平方米,一个348平方米。

自那儿往后,她和阿晔两个人都没有再遇到过四合院卖主。

现在家里21号院儿,和后来买到的这三个四合院都正在重建。

这回用在市场上买的材料。

请来建院子的人,都是专门建造古代四合院的能工巧匠。

还是按照以前那样建,里面都是钢筋混凝结构。

外墙砌上青砖。

屋里用实木包住所有梁和柱,做出古代建筑的四样式。

只是,他们这次用上较为稀少的红椿木。

四座四合院屋子里的新家具也都是用它。

考试结束,已经到中午吃饭时间。

林晼瑜他们收上来的卷子没有离手,直接批分。

最后招进来一位叫黄杏的小姑娘,工农兵大学毕业。

她考试成绩不错,虽说高考恢复之后工农兵大学学生处境有些不上不下。

但这些,不影响林晼瑜他们科看笔试试卷分数招分最高的那个人进来工作。

林晼瑜,在单位安排好新人进局里报到的事儿。

骑上自行车,溜溜哒哒往家里走。

她推着自行车,迈进主院后罩房江家院子。

就看到他们家门口围着一圈人。

不禁停下脚上准备往家走的步子。

林暧看到她,从人群中挤出来。

“家栋弄回来一张彩色电视票,给家里买一台彩色电视,师傅正在安装天线。”

“安装好就能看,晚上你带着孩子们来家看电视。”

“好,家里那些小家伙一定喜欢看。”

“彩色电视机还不能量产吧,里面有不少零件需要进口,不好买。”

“是不好买,家栋托人才抢到这台电视机。”

林暧听到林晼瑜的话,心里一阵舒畅。

她自从知道,以前爸妈做工的林家是林晼瑜二伯家。

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她心里就跟堵着墙一样。

现在看到自己家有白家没有的彩色电视,内心才觉得松快一些。

林晼瑜注意到她的神态,微微低头掩下脸上的笑意。

自家闺女儿这婆婆坏事儿不敢做,小心思倒是不少,随她便就好。

林晼瑜推着自行车进自家小院儿,听到四进院那边传来喧闹声,下意识回头看过去。

直到看见阿晔和二儿子从垂花门走进来。

二儿子推的自行车后车座上,还放着一个正方形箱子。

他爸爸正走在旁边用手扶着它。

林晼瑜停好手上自行车,抬脚迎上去。

她走近才看出来,后车座上放的是电视机。

“新买的电视机?”

“二宝参加研讨会得一张彩色电视机票,我托在外贸局工作的校友帮忙留一台彩色电视。”

白晔对上自家媳妇儿询问的目光,缓缓道来。

之前围着看江家装好电视天线的邻居们,听到白家也买电视机,跟着来小院儿里看热闹。

江家栋看他们家也买回电视,转头看向白晔。

你们约没约上门安装天线的师傅,我这儿边师傅还没走。

就这样,安装电视天线的师傅安装好江家的电视天线。

又来到白家安装,林晼瑜他们也不用再去街道办事处找安装师傅。

林晼瑜指挥着自家男人和二儿子,抬上一直放在一楼卧室墙边的闷户橱放在客厅。

她坐在那儿,抬头看向放在闷户橱上面的电视机。

闷户橱正对着沙发,她确定看着电视不会觉得视线不舒服,才起身。

院里邻居,又观看一遍白家安装电视天线,一边往家走一边商量着今天晚上去谁家看新闻联播。

另一边,江家客厅里。

林暧看着坐在沙发上吃花生的何宝洁,索性眼不见,心不烦,起身回卧室。

她躺在床上,心里有些不平静。

白家说有彩色电视就有彩色电视。

让她那一时的优越感显得可笑。

林家是大资本家,江家也是大资本家。

不知道公婆留给丈夫多少钱财。

她第一次,为自己以前不花心思经管家里有多少钱财后悔。

林晼瑜自是不知道她心中所想。

她正跟白晔一起,坐在在卧室沙发上盘算家里这段时间花费掉哪些钱。

之前给阿韫买琵琶700元,意意和阿珩的钢琴元。

逾白的钢琴他们家和江家各一半,是元。

逾明买小提琴,他爷爷负责。

阿瑾的小提琴200元。

还有南锣鼓巷四合院元,北锣鼓巷和五道营胡同那两个四合院,都是用两个大黄鱼买下来。

再加上,之前买电冰箱的2200元和现在买彩色电视机花掉的1200元。

她和阿晔花出去元,再算上最早买旁边21号元花用的钱。

他们俩二十多年积蓄,只剩下五十元钱。

林晼瑜摸着钱匣子里孤单的五个十元钱,一时间的呆愣儿。

也掩盖不住她上扬的嘴角。

没有乱花费的钱财,能花掉是好事儿。

她合上钱匣子,起身放它回顶箱柜最上面。

自己又坐到白晔身旁。

双手抱住他胳膊,轻轻靠过去。

“没事儿,等下个月我们俩领过工资就又能进432.5元。

“呵呵呵……”

白晔看到反过来关心自己的媳妇儿,紧紧揽她在怀里。

“你看不到匣子里的现金和存折,不会心里不安。”

“我可以进空间里看金条。”

白晔看向怀里人起身去整理顶箱柜的背影,眼底划过笑意。

家里还缺个洗衣机,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愿意换给自己洗衣机票。

他们现在钱还没攒够,倒也不急。

晚上七点开始播放新闻联播,四合院里邻居们早就分成两拨人。

一拨人等在白家电视机前,一拨人在江家。

这时候,温度不冷不热正适中。

院子里也坐着人,胡同里有不少人家都来看个新奇。

一个星期之后,大家逐渐都不好意思再继续来家里看电视。

白家小院儿才恢复往日安宁。

眼看着快要进八月中旬。

这会儿,林晼瑜正坐在单位人事科里排队等着办退休手续。

她工龄21年零一个月多一些。

下个月,自己就要每个月拿82.875元退休金。

不再是领110.5元的工资。

等这边退休办好,她还得去扬市收回祖宅。

他们两家祖宅得等到明年再修整,今年时间怕是不够。

不管宅院里面变成什么模样,她和阿晔都是要推倒白家祖宅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