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夫妻俩在五十年代端金饭碗

作者:暖晓白 | 分类: | 字数:76.2万

第261章 平凡幸福1

书名:夫妻俩在五十年代端金饭碗 作者:暖晓白 字数:2435 更新时间:2025-02-09 01:46:01

林晼瑜,看着餐桌上的鸡蛋羹。

拿起瓷匙舀一勺,放进嘴里吃起来入口顺滑,蛋香味浓。

最近这段时间,她格外喜欢吃一些油性不大的菜。

这桌子上的鸡蛋羹和清炒白菜,格外符合她胃口。

白晔知道她口味变化,也没给她夹桌子上的炒肉。

“赵唤娣儿媳妇说白家的事儿,这几天有其他消息吗?”

“王长景说让他儿媳妇,再问问孙建国大儿媳妇具体是怎么回事儿。”

“总要先弄清楚事情首尾。”

白晔咽下嘴里的炒肉,才抬头看向自家媳妇儿。

另一边孙建国家也正在吃着晚饭,周小梅抬手给自己大儿子孙保家夹一块儿红烧肉。

公爹他们单位食堂伙食好。

这红烧肉,还是他中午在设计院食堂里买回来的吃食。

坐在旁边的孙保娣,看哥哥往嘴里塞肉吃。

她忍不住跟着咽起口水。

周小梅偷偷看一眼自家婆婆,趁她不注意迅速夹一块儿红烧肉塞进女儿嘴里。

看得赵唤娣直翻白眼,端起装着红烧肉的盘子。

往大儿子和大孙子碗里,拨进去三分之二的红烧肉。

剩下三分之一红烧肉,分成三份拨进自己和孙建国还有儿媳妇碗里。

周小梅,看到自己碗里比以往要多一些的肉。

偏头看向,盯着自己碗看得小女儿。

抬手,将碗里的肉都夹进她碗里。

平时,婆婆可舍不得给她吃这样多的肉。

家里还没分家,一直都是婆婆当家。

她一个月27.5元的工资,要往家里交17.5元。

剩下那些钱,要负担自己在厂子里吃饭。

每个月倒是也能攒下一些零钱。

要不然,她早就要闹起来。

自己,可不是婆婆这样没有工作的女人。

她是有工作的人。

公婆偏心自己丈夫和小叔子。

小叔子远在东北下乡,自家丈夫借公婆力最多。

她跟着丈夫一起借力,心里自是一百个愿意。

赵唤娣看到大儿媳妇给孙女分肉吃,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她亲生的女儿,在家都吃不上几回肉。

这隔着肚皮的孙女,倒是能吃上肉。

想到孙女亲妈自己赚钱,赵唤娣心里呵斥的话到嘴边又生生让她压下去。

旁边的孙建国,低头看一眼自己碗里这稀疏的肉块儿。

面色越来越沉。

这是自己从单位买回家的红烧肉,现在他倒是吃的少。

赵唤娣看孙建国面色不愉,转头看向他。

“中午,你已经吃过红烧肉。”

“这会儿,让孩子们多吃点儿。”

孙建国听到这话儿,脸色才慢慢好起来。

自从,让大家知道自己晚上不回家住。

他就没敢去找相好的,每天回家对着赵唤娣这张阴沉脸。

自己真是不敢再有异心。

每当想起那晚惊险,他总是后知后觉的害怕。

险些让大家伙寻到证据。

“妈,白副总工真答应给家金安排工作吗?”

“我记得,他媳妇儿在公安局上班。”

“二儿子在协禾医院上班。”

“都是好单位。”

“就是没听说,他家大儿子在哪个单位。”

“他们家小女婿是军人,实在不行就让家金去当兵。”

“……………”

赵唤娣看大儿子在那儿自顾自说,几次想插话都没插上。

面上有些挂不住。

“我就是想让你弟弟安心回东北,不然他怎么肯按照街道办事处要求回去。”

孙家宝听到妈妈的话,声音渐渐低下来。

谁都没有注意到,周小梅慢慢低下的头。

她之前跟李爱家说的话,也不知道她往没往外面说。

这会儿,林晼瑜和白晔早已经吃过晚饭。

两个人梳洗过后,正一起依偎在床上看家里的影集。

从他们俩1945年到京市,去照相馆照的第一张相片开始。

每一年,他们全家都要一起去照相馆照相片。

有时候是大年初二,有时候是大年初三。

后来,家里的照片多上孙女、孙子和女婿江明博。

再后来,他们的小闺女儿到阳市军区生活。

每年家里的全家福上,就少了小闺女儿他们夫妇。

“阿晔,等两个外孙子长到两岁时,也不知道他们爸爸能不能调回京市军区。”

“要是不能调回来的话,他们两个小家伙的养身汤怎么喝?”

林晼瑜手上摸着影集里,小闺女儿的单人照片。

反复摩挲着。

“每次给三宝写信,我都告诉她过年时要去照相馆里照全家福。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偷懒。”

白晔面露柔色,有些想笑又怕打扰自家媳妇儿好不容易的伤感。

他完全圈住她的身子,抬手替她翻阅面前的影集。

林晼瑜有些尴尬的看着影集里,那些小闺女儿随信邮寄回来的相片。

每一个上面都用钢笔写着日期。

他们的小闺女儿,不仅每年都去照相馆照全家福。

还极喜欢照单人相片。

这些年,家里影集中存放最多的就是她的单人照。

此时,阳市军区家属楼里。

三宝也正窝在江明博怀里,听他说完京市婆家的事儿。

“那是明宇媳妇儿,在家跟婆婆相处不好?”

“嗯,妈信里说的是那个意思。”

“她还说,暑假想来咱们家住一段时间。”

“那爸呢?”

“爸怎么说?”

三宝伸手抱住眼前男人的腰身,整个人都窝进他怀里。

不让他看到自己眼底的情绪。

“从咱们结婚开始,其实家里就已经分家。”

“明宇媳妇儿进家门,就跟咱们俩那时候一样往家里交伙食费。”

“家里还是奶奶当家。”

“平时爸妈除了拿零用钱,工资都是给奶奶。”

“这些年,虽说奶奶对妈妈不是特别满意。”

“她也不会偏心明宇媳妇儿。”

“爸心里肯定是偏向着妈妈。”

“奶奶见明宇媳妇儿,在明宇面前总想着拿捏住他。”

“直到现在,家里属于明宇那两间房子都还在奶奶名下。”

“明宇结婚这么长时间,奶奶都没带着他去做过户。”

”明宇心里明镜一样,也从不提这件事儿。”

“小时候,明宇因着妈妈在姥姥家受过不少委屈。”

“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小小的人赖在我那屋床上不走。”

“白嫩嫩的小腿上都是擦伤。”

三宝隔着衣服,感受着眼前人在心里对自己弟弟的怜惜。

不禁在心底叹息。

想必,公公看着家里这个处处想压自己小儿子一头的小儿媳妇也很后悔吧。

这个弟媳妇儿,家里条件不错。

就是性格实在不敢恭维,自己虽然没跟她相处过。

但是,奶奶的信件中字里行间都是不满意。

那样一个慈和的老人,都忍不住写信跟大孙子抱怨。

可见,家里的新孙媳妇儿在性格上多多少少有些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