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重生2年,有粮亿万吨

作者:辣雪凝 | 分类: | 字数:39.5万

第69章 四合院69

书名:四合院:重生2年,有粮亿万吨 作者:辣雪凝 字数:3594 更新时间:2025-02-13 01:45:57

“万小同志,这‘黄金水稻’一亩真能达到一千八百斤的产量吗?”

大人物笑问着。

“首……周老,“

万平安自信满满。

“我叫周,就请尊称我一声周老好了。”

大人物温和笑道。

周姓?

一道亮光掠过万平安脑际。

他心头豁然开朗!

眼前的这位大人物,正是他一生崇仰的大巨人中的一个!前生的种种关联,在这一刻重拾线索。

在周老离世后,他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从未有过拜会巨人的机会。

而今,他来到了另一个时空,依然身处平凡。

若非长江这条金脉,或许他也无法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伟大的人。

身份确认后,万平安深感荣幸与敬意油然而生。

“周前辈,一千八百斤仅仅是初步的估计,如果农田管理得当,一点也不会浪费,我能确保亩产量可达两千斤。”

万平安昂首立言,态度坚定而果敢。

“小小万同志,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吗?”

另一旁的人质疑。

“一般来说,我们的水稻单产不会超过六百斤,即使优质稻田也仅限于八百斤。”

周老严肃地说,强调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和严谨态度。

“周前辈,我愿以脑袋为担保。”

万平安神情坚定,不容置疑。

“不必太过严重。”

周老微笑道,语气和缓,“如果你能让水稻单产突破一千八百斤,便是解决了大问题,能让许多百姓不再饥饿。”

周老欣慰地笑,接着他又透露更多欣喜的消息。

“小万,我所培育的黄金稻,并非仅有高产的优势。”

“对环境适应性强,需要水分少,抵御病虫害,抗倒伏,综合性能远超他类稻种。”

万平安打包票,自信满满,“系统的产物,自然是一流。”

门外,人们的讨论还未停止。

何某对闫福贵耳语:“大人物总时间宝贵,已经半小时过去了,还没现身,看来周前辈对万平安非常重视,会不会是家人呢?”

闫下了决心,必须与万平 近距离。

但他人认为,这不可能:“刚刚他们见面时,虽然客气却无激动,亲人相见才不会如此冷静。”

“黄金稻!”

何大清豁然开朗,这是他唯一可以理解的理由,黄金稻让大人物心动。

“看见了么,真正的大家族就在眼前。

以后多和万平安往来,跟他保持友好关系,一句赞同的话就可能让你收获良多。”

许富贵教导他的亲戚许大茂,大家纷纷效仿。

在小四合院里,多数人如他们一样告诫孩子们,务必设法亲近万平安。

唯有贾张氏满脸愤恨。

贾家与万家宿敌,万平安出人头地她尤为反感。

屋内,“小万,还有未收稻谷吗?”

周老关心地问道。

面对已经脱粒成粒米,这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因此万平安回应:

“抱歉,来的稍晚,所有黄金稻谷已悉数收割。

不过部分未脱粒的稻谷可供你们验证。”

明白了周老的决心与效率之高后,万平安立刻准备。

乘车出行时,万平安微微皱眉。

年代久远的汽车舒适度极低,而秦淮茹却满是激动之情,首次坐上车让她对外界事物感到新奇无比,不断探索着新事物。

一路与周 同驶往六亩地。

万平安保持着优秀心理素质,平静从容,与他一同行动,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和沉稳气质。

第124章 很快

车队驶至六亩地后,韩大河与蔡全无疑惑地愣住了。

在这汽车罕有的年代里,一辆车队的到来,意味什么呢?

“老蔡,委屈大黑一下,先绑起来。”

万平安一下车即刻下令。

他担心马匹冲动跑向周老身边的安全卫士,误会引起误解并被枪击,这就太冤枉了。

当大家走近堆积如山的稻谷堆,稻谷只是割下并打成束,还没脱粒。

“难怪平均每亩能有一千八百斤的收成。”

有人惊讶道,“这稻谷穗子比常规水稻几乎长一倍,米粒更大。”

周老亲自挑选了一株水稻检查,对于稻作技术虽然可能不精通,但对于稻穗大小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他是十分清楚的。

他带领众人查看所有切割的稻谷后,证实了这些”黄金水稻”

确实穗大为特征,且这是普遍现象,是丰收的证据。

“小万,你做了大好事!”

周老神情振奋,“如果能快速普及你的黄金水稻,村民们就不用忍饥挨饿了!”

周老走向万平安,激动的情绪难以掩饰。

粮食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关键!解决粮食问题是去除隐患的巨大步骤,即便如周老大浪稳舟的人也不例外,忍不住心潮澎湃。

“小万,你如何培育这种超高的产稻品种呢?”

周老很好奇追问。

——也许这就是天赋,种地时仿佛听到声音指导如何增产、防虫。

“我只知道操作法,但没法提供理论依据。”

万平安回答,他可不会透露自己系统的秘密,“这大概是要靠专家来研究的。

我遵循正确的种植方法,专家则研究理论基础。”

周老点点头,他对此并无惊奇。

他遇见过不少实践能力出众,但在理论解释方面抓瞎的人。

只能说,这完全是”上天赋予的能力”

片刻后,又一队车辆抵达,下车的是十几个知识分子模样之人,专家团队到了。

农科院院长王院长听说亩产一千八百斤的奇迹稻,虽人在外地出差,依然连夜急赶回来见证。

“王院长,您的到来正是时候!”

周老向双方引荐。

听取”黄金水稻”

详情后,王院长确认,即使身处异地也立即返回,他激动地说:“小万,你真的能实现亩产一千八百斤,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福泽啊!”

随即,王院长领着助手和学生们开始严谨地测量和统计,他们如对待新生般细心地对待稻米,怕任何粗疏造成伤害,毕竟粮食问题至关重要。

两个小时后,王院长手握计算数据显示激动得热泪盈眶。

“院长,您没事吧?”

万平安惊讶问道。

怎么会如此伤心?

“没事,我太激动了。”

“按照我们的计算,这片土地一亩地能产出的稻谷是1,883斤。”

“我们进行了三次严格的核查,我可以以个人名誉担保,偏差范围绝不超过10斤。”

“这些泪水充满喜悦,如果大规模种植这种黄金稻谷,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但至少能让百姓避免挨饿。”

王院长抹去了眼角的湿润。

“真的吗?”

老周眼中闪耀着激动的泪光。

他一生为华夏付出,最大的心愿便是国泰民安,让百姓不受饥饿之苦。

黄金稻米可能是帮他实现愿望的重要工具。

“周老,我敢以身作保!”

王院长神情庄重严肃。

“好,好极了!”

老周点头道。

他一把抓住万不平安的手,情绪激昂得手都有些颤抖。

“小万啊,我希望你真如所说的那样伟大!”

接着老周神情凝重,“我恳请你,让黄金稻谷得到广泛的种植,它或许能改善大多数人民的食粮问题。”

他态度极为慎重。

“好的,没问题。”

万平安欣然应允,毫不犹豫。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万平安深爱这片土地和他的子民,他愿意用自己的努力确保同胞不再忍受饥饿的煎熬,此生才不虚度。

“小万啊,根据我观察,你这六亩地不太适合种植常规稻谷。”

王院长观察后说出了看法。

“但黄金稻米长得旺盛,这说明其适应性强,且未见任何病虫害,它有极高的抗虫害能力。”

万平安点点头,这个”特产”

系统培育出的作物生命力强大。

蔡全无向王院长展示自己每日按要求耕作的记录本,证明万平安的作物状况优良。

闻言,王院长面露喜色:“这太宝贵了。

有如此详尽的记录,我们更容易了解并推广这种黄金稻米。”

老周严肃地点点头:“小万,你代表的是我们全体人民,感谢你的付出。”

“人民将会记得你,甚至后代也会敬仰你的贡献。”

他说着再次紧握他的手,坚定决心推行。

韩大河与蔡全无兴奋难耐,他们是奇迹的亲眼目睹者,可以骄傲向后辈述说他们曾支持的人,那个人就是创造了丰饶奇迹的万平安。

解决了让百姓免于饥饿的艰巨任务,意义深远。

这时万平安提议:“夜幕已临,周老、院长您们该饿了吧?一起简单用餐,您觉得如何?”

他面带微笑,十分体恤。

旁边安全人员提醒周老,他的职责重大,需考虑到影响,不可贸然进食,但在万平安保证下,老周微笑拒绝了这个建议。

然后万平安请韩大河和蔡全无准备餐食,只用他种植的特殊农产品。

全程在安全团队的监督中进行。

接着,他又邀请老周和王院长一起游览自己种植其他农作物,期待他们的好奇心能驱使他们去深入了解他的农场工作。

参观完番茄之后,万平安没有大规模扩展种植,而是少量自给自足,为自己和家人供给新鲜蔬果。

他让秦淮茹采摘了一些分给大家,每人一颗。

王院长当场品尝一块,满口称赞!

周老不便随便食用。

“好极了!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西红柿,简直是顶级!”王院长竖起大拇指赞赏。

他们前往下一个地方,南瓜田里满眼金黄,犹如金色的艺术作品。

“这个不能生吃。

我让韩老爷子蒸了些,待会咱们可以试试熟南瓜。

“味道并不逊色于西红柿,南瓜虽不同于稻米,但它也可以作为主食的一部分,但重要性不及水稻。

“万平安进一步介绍。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南瓜通常是菜肴而非主食,然而它可以成为主食的选择,只不过尚未得到主流认可而已。

王院长认同地点点头。

万平安接着引领众人参观了西瓜和其他还未完全成熟的新型作物,表现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