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99次为他人而活,我全能了

作者:梦三光 | 分类: | 字数:87.1万

第38章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书名:99次为他人而活,我全能了 作者:梦三光 字数:2160 更新时间:2025-02-06 01:47:42

在食堂吃完饭之后,王佳怡决定再去校园超市买些日用品。

盛阳自告奋勇地要带王佳怡去,可却被王佳怡一句话怼了回来。

“林宇也对学校很熟,他带我去不行吗?”

盛阳有些尴尬,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真的动心,还是坚决地提出想要帮助的想法。

“正好我也去买点东西,一起吧。”

这时候的校园里许多下课的老师出现在路上。

盛阳和每一个熟悉的老师打着招呼。

“陈老师好。”

“王老师好。”

“盛阳啊,带新生呢?工作干的不错。”

老师们的话语让盛阳又一次感受到了力量。

就算你林宇对这所学校再熟悉又能怎么样,你始终是个外人罢了。

一次次招呼,一声声交谈,盛阳相信自己肯定给王佳怡和她的父母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付教授好。”

这时迎面走来的是文学院的教授,付教授。

盛阳赶忙一副谦恭的样子跟付教授行礼。

“好。”

付教授只是礼貌地回应了一句,头都没抬。

可转头之间另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付爷爷好。”

“嗯?”

付教授听到这个叫法猛然抬头,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盛阳比付教授还要吃惊,居然有人管自己学院的教授叫爷爷?

说无礼吧?爷爷是个敬称,说礼貌吧?谁会管教授叫爷爷啊!

可就在这时,林宇笑着走到了付教授面前。

“小林啊,来玩的?”

“不是,付爷爷,我今年高考,考上咱们学校了,以后要在这儿读书。”

“好好好。”

付教授高兴地连说了三声好。

“我有事,以后上家吃饭啊。”

“好的,付爷爷。”

王佳怡这时嘴张得大大的,这林宇和食堂的商家认识就算了,怎么和学校的教授还认识?

接下来的一路上又碰到了一些明显年纪更大一些的老教授,就连盛阳都叫不出这些教授的名字,可林宇却一口一个的爷爷叫了过去,偏偏每一个老教授都应承了下来。

王母看着自己的女儿似乎对此感兴趣,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询问的样子替女儿问出了口。

“小林啊,你怎么认识这么多人啊?”

是啊,尤其是刚刚盛阳和很多老师打招呼时,明明那些人林宇一个都不认识,可是这帮老教授却都和林宇熟稔的样子让人感到惊讶。

“阿姨,是这样。我家就住对面大学分的房子,这些老教授都是我们家邻居,刚刚的付教授家就住我楼上,他外孙子和我一起长大的。”

“哦?那你家有人在这儿工作啊?”

“是的,我姥爷以前也是这所大学的教授,遗憾的是在我出生之前姥爷就因病去世了。”

“不错,难怪能培养出来你这样的孩子,这是有家教啊。”

此时的王母还不知道林宇是靠着篮球特招的条件考进的学校。

不过听到王母对林宇的夸奖,盛阳觉得自己都快要爆炸了。

自己几次三番想要给王佳怡和她的父母留下个好印象,结果却全都成了林宇表演的绊脚石。

不多时王佳怡提出送自己的父母回家,林宇也觉得自己时候回到寝室看看,毕竟报到以来还没和自己的寝室同学碰过面。

盛阳在这时也没有理由赖在王佳怡身边,几人就在这里分别。

林宇回到了寝室,这时寝室里的其他人已经回来了。

看到推门而入的林宇几个人先是一脸惊讶,紧接着反应过来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一次终于大家到齐了。

“你好,我叫林宇,本地人,很高兴认识大家。”

毕竟自己是最后到的,理应先介绍一下自己。

“你好,我叫王赫,龙江人。”

“你好,我叫董海洋,也是本地人。”

“你好,我叫刘成龙,徽省人。”

“你好,我叫杨德才,蒙东人。”

“你好,我叫李想,闽南人。”

几个人相继自我介绍,其中王赫,杨德才和林宇一样是文学院的学生,而董海洋和李想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刘成龙是教育学院的学生。

师范院校总是这样,阴盛阳衰,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这就导致了男生间往往会出现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学生被分在同一间寝室。

“我说林宇,就算你家是本地的也不至于这么晚才报道吧?”

在林宇来报到之前五个人已经相互认识,且排除了林宇的投票把王赫选做了寝室长,也是这个寝室的老大。

“明天可就要开始军训了,我们还想着人到齐之后一起去吃顿饭,喝点呢,你这来的这么晚,让我们可不好办啊。”

王赫的话里听着有些迁怪的意思,可林宇却因为最早从王佳怡身上获得的明察秋毫技能读懂了他的意思。

“这样吧,这事怪我,今天晚上我安排咱们寝室一起撮一顿。”

“那不行!”

王赫回答的斩钉截铁。

“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我是这么想的,既然你是本地人,那今天晚上你得给我们找一家不错的饭店安排我们这些外地来的,钱大家平分,但是如果安排的不好,我们可不会放过你。”

“好就这么说定了。”

最后林宇想了一下,毕竟都是大一新生,大家的口味互相都不了解,还是一起去吃自助餐吧。

毕竟自助餐样式多,花费低,酒水免费,学生有优惠,是最适合自己这群大学生的选择了。

就这样在林宇的带领下,几人一起来到了学校不远的自助烤肉。

六个人围坐在一起烤肉聊天,从过去聊到未来,餐桌上觥筹交错,年轻人之间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李想和刘成龙两个人去选菜品,不多时两个人一个人端着盘子,一个人端着笼屉回来。

两份餐品放下,却只见两个人的成果让人惊呼牛逼。

李想端回来的是来自铁板区的菜品,煎豆包。

而刘成龙带回来的却是一屉蒸地瓜,玉米。

“你们两个,30多块钱的自助餐就给我拿回来这些东西?”

杨德才崩溃了,南北差异此刻如一条巨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