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未来之恋:爱上机器人

作者:胡宇伦3 | 分类: | 字数:47.5万

第69章 论语3

书名:未来之恋:爱上机器人 作者:胡宇伦3 字数:7364 更新时间:2025-02-13 01:45:46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试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博大坚毅,因为他们重任在肩,征途漫长。将仁爱天下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也沉甸吗?到死方休,不也漫长吗?”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试译:孔子说:“以诗歌动人,以礼仪立人,以音乐成人。”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试译:孔子说:“教化人民,可以让他们跟好人学好样,不必让他们听多少道德说教。”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试译:孔子说:“蛮勇好斗,厌恶贫穷,会乱来。一个人本来缺乏仁爱,而我们对他过分痛恨,也会使他乱来。”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试译:孔子说:“假如像周公那样才华好,却骄傲吝啬,其他方面就不用考察了。”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试译:孔子说:“三年学习中,始终对俸禄不动心,这个不容易做到。”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试译:孔子说:“坚信善道,好修善道,用生命扞卫善道。危险的国家不去,混乱的国家不住。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大乱就隐居起来。国家正义富庶,自己却贫困潦倒,可耻;国家混乱贫穷,自己却有钱有势,可耻。”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试译: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干预那方面的政事。”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试译:孔子说:“太师挚奏乐,是先把《关雎》演奏流畅了,旋律美妙,不绝于耳啊!”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试译:孔子说:“勇悍却不正直,幼稚却不谦虚,无能却没信用,这种人我搞不懂。”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试译:孔子说:“学习唯恐学不到,学到了又唯恐忘掉。”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yù)焉!”

试译:孔子说:“崇高啊,大舜大禹统领天下,却不为自己打算!”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试译:孔子说:“伟大啊尧当君主!崇高啊,只有天最大,只有尧效法天。恩德浩荡啊,百姓都无法用语言颂扬了。崇高啊他的丰功伟绩!耀眼啊他的礼仪文明!”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试译:舜靠五位大臣就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治臣十人。”孔子说:“人才难得,不就是这样吗?唐尧、虞舜那个时代,人气也是这样旺。武王的大臣,有一个还是女的,男的九个而已。文王时候三分天下,文王占了两分,仍然向殷商称臣。周代的德行,真可以说至高无上了!”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fǔ)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xù)。禹,吾无间然矣。”

试译:孔子说:“对大禹,我不能评头品足。自己饮食清淡,给祖先的祭品却非常丰盛;平时穿得朴素,祭服却相当考究;自己的宫室简陋不堪,却竭尽全力兴修水利。对大禹,我没法挑毛病。”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试译:孔子很少谈利、命、仁。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试译:达巷党这地方的人说:“伟大啊孔子!学识渊博而不靠哪个专长出名。”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我专操哪一行呢?驾车吗?射箭吗?我驾车吧。”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试译:孔子说:“用麻料做礼帽,是古礼;如今都改成丝料,节约了,我随大流。(臣子见国君)先在堂下跪拜,是古礼;如今只在堂上跪拜,有傲气。虽说有违公意,我还是赞成先在堂下跪拜。”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试译:孔子绝无四种毛病——他不主观,不巴望,不固执,不自私。

第69章 论语3 qbxsw.com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yù)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试译:孔子在匡地被围困,说道:“文王去世了,先人的文化遗产不在我们这里吗?假如老天要想灭掉这些文化,我们后来人就不会知道这些文化了。假如老天不想灭掉这些文化,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试译:太宰问子贡说:“夫子是圣人吗?为何那么多本领啊?”子贡说:“本来嘛老天要让他做圣人,又让他会那么多本事。”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啊!我小时候贫贱,因此能做好多小活计。真正的君子能耐多吗?不多!”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试译:琴牢说:“孔子说过:'我不为政界所用,因此学了一些才艺。’”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试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即使一个没文化的来问我,我也是空有一张嘴巴。我只好旁敲侧击,把来龙去脉问遍了,才彻底明白。”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试译:孔子说:“凤凰不来人间了,黄河不出八卦图了,我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试译:孔子看见穿丧服的,穿戴礼帽礼服的,以及眼睛失明的,只要看见,即便他们年纪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一定快步走。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试译:颜渊不禁叹道:“越仰慕越觉得崇高,越钻研越感到坚实。眼看着就在前头,忽然间又在后头。夫子循序渐进,善加引导,用知识打开我的眼界,用礼仪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一会儿都停不下来。每当我全力攀登,似乎到了高处,总会发现老师站得更高,够不着。即使想紧跟着夫子走,还是摸不到门道。”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试译: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孔子的几位门人当家臣治丧。不久病好些了,孔子说:“好久了仲由行骗!没家臣假装有家臣。我欺骗谁啊?欺骗老天吗?再说我与其死在家臣手里,宁可死在你们几位弟子手里啊!再说了,就算我得不到厚葬,莫非会死在路边不成?”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yùn dú))而藏诸?求善贾(gǔ)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gǔ)者也。”

试译:子贡说:“有块美玉在这里,是装进柜子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说:“卖掉!卖掉!我等着识货的呢。”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试译: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担心了:“九夷蛮荒无礼,怎么住?”孔子说:“君子在那里住,怎么还蛮荒无礼?”

9.15 子曰:“吾自卫反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试译: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后,才订正了音乐,使《风》、《雅》、《颂》各归其类。”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试译:孔子说:“出门服事公卿,回家服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尽心,不被酒醉——哪一点我做到了呢?”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试译:孔子在河上叹道:“时光流逝就是这样啊,日夜不停!”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试译:孔子说:“我没见过有谁喜好美德就像喜好美色似的。”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试译: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还差一筐就可以堆成了,这时候停下来,是自己停的。又譬如用土平地,虽然只倒了一筐,但往前倒土,是自己在前进。”

9.20 子曰:“语(yù)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欤。”

试译:孔子说:“告诉他就照着做、永不懈怠的,那只有颜回吧。”

第69章 论语3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试译:孔子说起颜回,叹道:“可惜(早死)了! 我眼看他天天向上,却没能见到他成道。”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试译:孔子说:“苗子茁壮却不开花的,有啊!花团锦簇而不结果的,有啊!”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试译: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能断言未来人不如现代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什么见识,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悦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试译:孔子说:“如理如法的训导,能不答应吗?但还是真照着做才可贵。和风细雨的提示,能不悦耳吗?但还得寻思寻思才可贵。只顾耳朵舒服而不寻思,只是嘴上答应却不改正,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试译:孔子说:“主要靠忠信处世,也没有哪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试译:孔子说:“三军可以失去大帅,个人不可以丧失意志。”

9.27 子曰:“衣(yì)敝缊(yùn)袍,与衣(yì)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试译:孔子说:“穿着破麻布袍子,和穿着狐皮大衣的站在一起,一点也不自卑的,恐怕只有子路了。'也不害人也不贪,走到哪里心不安?’”子路听后,就一直念叨这两句诗。孔子提醒说:“停在这个水平,怎么足以安心呢?”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试译:孔子说:“直到天寒地冻,才知道松柏是坚持到最后,风采依然啊!”

9.29 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试译:孔子说:“智者不迷惑,仁者不忧愁,勇者不恐惧。”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试译:孔子说:“可以和他同学的,未必可以同道;可以同道的,未必可以同上顶峰;可以同上顶峰的,未必可以一同再下来……”

9.31 “唐棣之华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试译:有诗唱道:“唐棣花朵朵,在风中摇摇。我咋不想你?家住得太远!”孔子说:“还是没想吧。怎么说是远呢?”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xún xún)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试译:孔子在家乡,谦恭得很,像个不会说话的。到了宗庙、朝廷,则善于辞令,但很恭谨。

10.2 朝(cháo),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yínyín)如也。君在,踧踖(cùjí)如也,与与(yúyú)如也。

试译:上朝等候君主时,和下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和上大夫说话,中正儒雅。君主在朝时,对君主既恭敬,又亲近。

10.3 君召使摈傧,色勃如也,足躩(ju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chān)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试译:受国君委派接待外宾,总是精神饱满、神色庄重,快步去办。向站在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服前后飘动,风度翩翩。到了外宾面前,伸开双臂疾步迎上去,如舒展双翅。客人辞别后,一定回禀君王说:“客人走远了。”

10.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zī)升堂,鞠躬如也,屏(bǐng)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mò)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cùjí)如也。

试译:进朝廷的大门,动作收敛,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站,不站中门;走,不踩门坎。经过君王宁位(zhùwèi)旁边,神色庄重,步伐快捷,连说话都感到不应该说。提起下摆走上堂去,举止收敛,屏住气息好像不呼吸一样。出来后,走下一级台阶,脸色轻松,心情愉悦。走完台阶,继续前行,快步如飞。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恭恭敬敬。

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sùsù)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dí),愉愉如也。

试译:出访时手执圭器,小心谨慎,像拿不住似的。向上献圭像作揖一样恭敬,献完下来时好像还在献圭似的。战战兢兢,步履细碎,足跟轻轻抬起,轻轻放下。献礼时,神色祥和。以私人身份和外国君臣相见,轻松愉快。

10.6君子不以绀緅(gàn 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zhěn)絺绤(chīxì),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mèi)。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又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sāng),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shài)之。羔裘玄冠(guān)不以吊。吉月必朝(cháo)服而朝(cháo)。

试译:君子不用红青色镶衣边,不用红紫色做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一定要外加一件上衣才出门。黑衣套在黑色羔裘上,白衣套在白色麑裘上,黄衣套在黄色狐裘上。居家的皮衣长,但右袖子短。斋戒期间一定有睡衣,比自身长一半。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座垫。服丧期满了后,无论什么饰物都可以佩戴。不是礼服就一定要剪裁。黑色羔裘、黑色帽子不用来吊丧。大年初一,一定穿好上朝礼服去朝拜君主。

10.7 齐斋,必有明衣,布。齐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xiù)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fǔ)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斋如也。席不正,不坐。

试译:斋戒前沐浴,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时一定改变饮食,搬迁住房。粮食不嫌精,肉片不嫌细。饭霉了臭了,不吃。鱼烂了肉腐了,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味道难闻,不吃。烹饪不得法,不吃。不是吃饭的时候,不吃。割肉不得法,不吃。酱醋没调对,不吃。席上肉虽然多,也不要吃得比主食还多。只有酒水不限多少,但不喝醉。买来的酒水、肉干,不吃。斋食总有姜。吃饭不过饱。参加国家典礼,祭肉不过夜。其他祭肉,不超过三天。存放超过三天,就不吃了。吃饭时不说话,入睡时不说话。虽然是糙米饭、蔬菜汤,饭前都要先分出一些祭祖,一定恭恭敬敬像斋戒一样。坐席不合礼法,不坐。

10.8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nuó),朝(cháo)服而立于阼(zuò)阶。

试译:和乡里人一起喝酒后,等拄拐杖的先出来,自己才出来。乡里人迎神驱鬼,自己就穿着朝服,站在东边台阶上。

10.9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试译:托人出国问候好友,要拜送受托人两次。季康子送药来,拜谢、收下后,说:“丘不懂药性,不敢尝。”

10.10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否。”问马。

试译:马棚失火。孔子从朝廷赶回来,问:“伤人了吗?”答道:“没有。”又问:“伤马了没有?”

10.11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牲,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试译:君主赏赐熟食,一定正襟危坐先尝尝。君主赏赐生肉,一定煮熟了进供祖先。君主赏赐牲畜,一定饲养起来。陪君主用膳,君主举行食前祭祀,先替君主尝一尝。得病后,君主来探视,自己头朝东躺着,盖好朝服,拖着腰带。君主召见,不等车驾备好,赶紧步行赴命。

10.12 入太庙,每事问。

体会:见(3.15),那里比这一句更详细。

10.13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试译:朋友死了,如果没有人料理后事,孔子就说:“殡葬的事我去办。”朋友的赠品,即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就不拜谢。

10.14 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zīcuī缞)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试译:睡觉,不像挺尸那样仰卧着;平日在家,不像见客做客那样正规。看见穿丧服的,即使平日亲密无间,一定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官员和盲人,即使是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乘车时,遇见路上有穿丧服的,一定身子前倾、按住扶手;路遇背负国家图籍的,也一定前倾身子、按住扶手。入席看见菜肴丰盛,一定神色一变,站起来致谢。打大雷刮大风时,一定一改常态,正襟危坐。

10.15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试译:上车前一定站直了,拿好拉手绳。上车后不朝车内东看西看,不急冲冲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10.16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拱之,三嗅而作。

试译:行人脸色一动,野鸡就吓得到处乱飞,扑腾一阵才同落到一处。孔子于是叹道:“山坡高高,野鸡起落;得时而飞,应时而下!”子路就打个拱,那到手的野鸡尖叫几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