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二哥你听我解释
作者:我什么场面没见过 | 分类: | 字数:35.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章 年轻气盛
城东今日可能要出命案了,不少街坊四邻围在大牛的家门口,看上去乌泱泱的一片。
更有几个做官差打扮的人围在一边,将众人隔开,维护秩序。
“杨……杨大夫,就是,就是这了。”
二人从城南跑到城东,陆仁浑身挥汗如雨,见目的地到了,差点没躺下去,朝着杨婵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他已经没多少力气了,这杨大夫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想不到体力这么好,从城南到城东少说一里路,居然脸不红气不喘的?
“你先好好歇着,我先去救人。”
杨婵与汤姆脚不停歇的跑了过去,一把青铜尺早已出现在手中,在阳光下闪耀着青色的流光。
这一路走来,事情的大概情况杨婵也已经了解清楚。
那个叫做大牛的汉子一大早的就在面摊点了一碗面,吃完付账的时候,店家却说他点了两碗面,却只付一碗的钱,拽着他的衣服非要让他再多交一份,死活不让他走。
周围一群人也是跟着瞎起哄,数落起大牛的不是,就因为大牛长的粗壮,而店家却长的老实本分的,更有一个好看的闺女。
风声自然而然的就将大牛的声音掩盖,甚至上升到了仗势欺人,欺负老实人的地步。
那大牛虽然老实固执,但也受不得冤枉,辩解无能之后,把心一横,直接推开人群,跑到面摊的灶台上,拿起一把刀对着自己的肚子就来了一刀,忍着剧痛,把手伸进腹中,将肠胃里面没有消化完的面条掏了出来。
“你们看看!我到底吃了几碗!说啊!我吃了几碗!”
“怎么不说话了!说话啊!”
“掌柜的你说,我到底吃了几碗!”
大牛嘶喊着,一步步朝着店家走去,血淋淋的面条伴着血肉被他抓在手上,最后更是一气之下,当着众人的面拍在面摊的柜台上。
那店家被这一幕吓破了胆,直接两眼一黑,昏了过去,只留下他女儿脸色煞白,强忍着不适,一个劲的道歉,只是刚说两句,一股血腥气袭来,就忍不住的吐了出来。
大牛肚皮上伤口模糊狰狞,鲜血流了一地。周围人被这惊人举动吓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惨白,不少人更是承受不住这血腥场面,吐的满地都是。
“我们只是打趣一下……你那么当真干什么。”
“就是啊,弄得跟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不就是一碗面嘛?”
“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一点委屈都受不得了。”
“就是就是,一点担当都没有。”
杨婵还记得,当陆仁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肉眼可见的青了下来,显然想到了一些不愉快的场面。
杨婵与汤姆冲入人群中,杨婵本来就是身子骨柔软,那汤姆更是过分,简直跟水做的一样,一人一猫没过一会就挤到了跟前,正想走上前去,却被一官差横刀立马的拦了下来。
“止步,不得再往前了,别影响了大夫救人。”
“这位差爷,我也是大夫,让我进去吧,我名杨巉,是素心堂的大夫。”
杨婵说着,身边的汤姆猫立即将腰上的药箱打开,里面银针白布,草药瓶子应有尽有。
见那官差有些不放心,杨婵赶紧补充道。
“是陆仁带我过来的,他正在外面没挤进来。”
那官差一听陆仁这个名字,心里的担心少了几分,根据他们掌握的线索,这陆仁正是大牛的邻居,与伍德,李四,张三,王二,素来称兄道弟,交往密切,如果是他带来的大夫,那确有可能。
如今那面摊老板与老板闺女,以及一开始看热闹不嫌事大,嚷嚷着说话最凶的几个家伙也已经被关押起来。
报案的正是张三。
毕竟受害者大牛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没有过错,那么关押起来的几人要么拿出更有利的证据,证明大牛骗人,要么就要承担诽谤,栽赃嫁祸,甚至要带上聚众诬陷这顶帽子了。
处罚的严重与否,就看大牛能不能度过这次危机,看看他们是否涉及人命。
虽说法不责众,但是带头大哥需要出来以儆效尤。
“进去吧,他们在里面。”
官差微微侧身,杨婵便跑了过去,门口一摊血迹如今已经有些凝固,一路从门口延续到大厅,想来这人应该是晕倒在家门口,被人发现后抬了进去。
旁边有两个老人站在门外,一脸焦急的走来走去,时不时往大厅里看去。几个年轻小伙围在身边,虽然也是神情紧张,但还是不断的劝慰着那两个老人。
其中有一人正是陆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挤了进来,看到杨婵后点头示意,目光中透露着一丝恳求。
一进大门,杨婵先是被那白花花的肉体刺了下双眼,脸色泛红,有些不忍直视,但随即就反应过来,目不斜视的迎了过去。
心里不断的告诉自己,自己是男人。
那大牛的身体躺在草席上,浑身赤裸,鲜血流了一地,顺着草席杂乱的印在地上。边上有两位发须皆白的老者,一个正在给大牛施针,先是在心包经上护住心脉,又着手于孔最,隐白两处大穴止血,飞针稳准狠辣,手法干净利落,一看就是浸淫多年的此道高手。
第18章 年轻气盛
另一个手上拿着一根棉线,见杨婵走了过来,大喜道。
“快,总算来了个年轻的,帮我把他的伤口两侧合在一起。”
说完点燃蜡烛,赶紧将手上银针从火里过了一遍。杨婵恍然大悟,直接大步向前走到大牛的边上,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而后两只手各自扯住伤口的一边,往中间拉扯起来,掌心处藏着一抹绿光,缓缓的灌输到病人的体内。
“疼……”
一声若有若无的呻吟声从大牛的嘴里喊了出来,杨婵看着他那张煞白的大脸,手上不由得轻了几分。
“别松,他已经睡过去了,感觉不到疼痛的。”
话音未落,老者便将银针刺入肚皮,手上的活很稳,哪怕手指有些干瘦,看上去却很有力道,杨婵不得不继续扯着两边,针线顺着纹络将伤口慢慢缝合起来。
大牛虽然陷入沉睡,但是眼皮不断发抖,额头更是捏成三层,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牙齿打颤的声音。
“放心吧,我手法很稳,不会疼得。”
不会疼?杨婵姑且算是信他一回,双手用力一拉,将剖开的肚皮拢在一块,那种感觉像是在拉两条皮筋,随着老者一针一针的缝合,没过一会,肚皮严丝合缝,只留下一条伤痕,看起来有点像是蜈蚣。
“不出意外的话,命应该是保住了。”
老者擦了把汗,伸手在肚皮上拍了拍,显然对自己的成果很是满意。另一位则是刚好施针结束,胸前和左手跟包浆藤条似的,又有点像狼牙棒,看的杨婵有点跃跃欲试。
二位在杨婵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两名老者同时上下打量了下眼前这个小伙子,
嗯,仪表堂堂,临危不惧,手劲还大。
就是不知道医术如何。
两名老者对视一笑,心里都有了些相同想法。
“后生仔,如今他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剩下的要不你来试试?总不能让你白跑一趟。”
“除了心包经的针不能拔之外,其余的你大可尝试。”
两名老者说完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去,调息养神,刚才一番急救,可耗了他们不少心神,年纪大了,就是这样,做点事情就容易喘。
“两位前辈都已经将最艰难的解决了,剩下的就让晚辈来收尾吧。”
大牛如今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是脸色苍白,失血过多。
杨婵朝二位老者拱了拱手,正准备打开药箱救治病人,忽然鼻尖耸动,一丝若有若无的阴气萦绕在周围,就连温度都低了几分。
“该不会……”
随着周围阴气愈来愈明显,窗外黑影闪过,杨婵大感不妙。
低头看向大牛的时候,病人仿佛受到刺激一样,不仅脸色苍白,浑身上下更是冒起了水珠,整个人跟海绵一样,汗水不断的从身体里面涌了出来。
发抖的身体显然受不得这温度骤低的影响。
杨婵目光一凝,潜藏在肉体之内的魂体更是有些若即若离,一副要脱离出来的样子。
而那两位老者也是时刻关注着病人的情况,虽然年纪老迈,但是视力不差,一看冷汗迫出,心里都咯噔一下。
“快快,宁老头,赶紧救人。”
“亡阴还是亡阳!”
杨婵伸手一摸病人额头,汗液清沥如水,浑身冰凉。
“亡阳。”
话音未落,杨婵迅速捻起一针,对着后颈上半寸的哑门穴飞起一针,两位老者看杨婵从哑门穴起针,便知道他的用意。
心里一定,各自捻针在手,一个往劳宫下刺,另一个从三阴交落针。
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九个穴位,三个人相互配合,竟有种无声的默契。
这九个穴位对应的皆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大穴,可以极大程度的护住阳气根本,激发人体潜力,对于大出血又或者重症引起的脱阳之证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脱阳之证大多数都濒临性命垂危,故而这针法又有一个别名,称作“回阳九针”。
而亡阳便是脱阳之证的一个说法,常见于老者临死之前,又或者大出血生命垂危之际,症状出现之后,后背会汗流不止,摸上去全是水。
这是身体阳气虚脱,无法固阴,使得一身阴津化作汗水,大汗淋漓。
随着最后一针在合谷穴落下,那病人忽然睁开双眼嘶喊了一声奶奶不要,然后喘着粗气,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
三人松了一口气,
那两位老者刚把针收起来,略感疲乏的坐在地上,看着病人回阳得救,其中一位信誓旦旦的说道。
“不出意外应该是没问题了。”
只是话刚出口,就看到自己的老友与那位后生目光诡异的看着自己,自知说错话的他只能讪笑几声,就此揭过,显然最开始那一句不出意外给了二人很大的心理压力。
杨婵此时心里想着之前窗外那一抹黑影,心里有点想法,却有不太确信,见病人已经回复,神魂稳固,阳气渐生。
便朝着两位老者拱手施了一礼,
“二位前辈先暂且休息,我忽然想起一事,先行告辞。”
说完便快步从大门跑了出去,到了门外,正好撞见两道目光,那两位老者应该是大牛的父母,杨婵先是微微一笑,更是朝着陆仁递过去一个放心的眼神,安心的说道。
“放心吧,大牛已经没事了。”
而后周围巡视了一番,寻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阴气,匆匆追了出去。
门外众人看着杨婵跑了出来,皆是摇头叹气,除了宁大夫与张大夫这两位外,前前后后早已经跑出来四五个了。
哪怕他说出大牛已经救回来这种话,也是不信半分,先前几个跑出来的大夫,都束手无策,更有甚者直接晕倒的都有,就凭这个白面书生?
也就只能看看张宁两位大夫了。
当然,前提是张大夫闭上嘴。
大牛的父母本想进去看一下,落实一下心中所想,可是心里却想起张宁两位大夫的告诫,只能作罢,继续站在门外苦苦等待,度日如年。
而大厅内,张大夫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对着身边的老友说道。
“老张,我见过不少救不活的临阵脱逃,怎么今儿个好不容易从鬼门关拉回一个,倒反而要走。有趣,有趣。”
“你可少说几句,人家那是不重名利。”
“嗐,年轻真好,我当初也不重名利,甚至还赠医施药来着,结果……”
“结果一群人戳着你的脊梁骨说你没良心,假好人,哈哈哈。”
“这不是当年年少气盛嘛,我也没想到,自己节衣缩食的,他们倒是觉得理所应当,开始还感恩戴德的,一停下来就开始背负骂名了。”
“谁不是呢,都是这么过来的,当时也没人阻止我,我的老师说了,大多行医都会有这么一关,也只有过了这关,才能看清德行如何。”
“是啊,病有寒热,人有好坏,事有是非,医人冷暖之前,总要先知道冷暖是什么样才行。帮人之前,也是如此。”
“俗了俗了。”
张大夫摇了摇手,二人对视一笑,笑声欢快,外面大牛父母听到后,也跟着笑了起来。
“伯父伯母别担心,这声音一听就知道没事~”
“张大夫真是当世名医啊。”
“我就说宁大夫医术了得,起死回生不在话下。”
“这朝歌城我就服这两位大夫,谁反对我跟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