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么快

作者:嵩生岳降 | 分类: | 字数:13.4万

第6章 暗棋

书名:仕途:求求你升官不要那么快 作者:嵩生岳降 字数:2506 更新时间:2025-02-08 01:45:03

人事会议比预想的要提前一个小时结束。

除了财政所所长这一职位,其他职位李仲飞都没有插手。

另外五名委员也都心满意足地安排了自己的人。

晚上十一点。

滑天来戴着帽子口罩,秘密来到一栋楼房的出租屋内。

“天来,我给你准备了鲜虾馅馄饨,马上下锅……”

“不吃了,没胃口。”

一名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皮肤白净,容貌并不出众的女人迎向滑天来。

不过女人的身材非常丰满,尤其走路的姿势极具吸引男人的目光。

“怎么了?不顺利?”

女人一边帮滑天来换鞋一边仰着头问道。

“嗯,李仲飞要挡你的路。”

“他把党政办的于立冬推出来和你打擂台……”

滑天来边走边说,来到客厅沙发上直接躺了下去。

“唉!今天真累!”

滑天来露出了一副舒服的表情。

“我给你捏捏!”

女人也跟着坐下,白嫩的小手在滑天来大腿上按摩起来。

她正是孙娟。

实际年龄已经三十六了。

有丈夫和儿子。

成为滑天来的情人已有两年时间。

“天来,要是不行就算了,你知道的,我对当官不感兴趣。”

“娟子,还是你懂事,和你在一起就是舒服。”

滑天来抓住孙娟的小手感慨道。

孙娟在他面前一直表现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

从不索要财物和名利。

不像他家里的那个黄脸婆,简直就是贪得无厌。

不仅把她家的那些亲戚都安排到好单位,还收钱给外人办事。

要是办不成就大骂他窝囊,不会当官等等……

搞的滑天来不胜其烦。

关键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纪委的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也与家里的黄脸婆划清界限。

总之,一切对他不利的证据都甩给了老婆。

“娟子,财政所交给你我放心。”

“满打满算我在这个位置上还能干四年。”

“甚至都干不上四年。”

“我退下后谁认识我是老几啊?”

“所以,趁着这两年时间,我们要为以后做打算了。”

“嗯,行,我都听你的。”

孙娟温柔的像个羔羊,不多问,只顺从。

其实她心里明白,滑天来一直有做生意的打算。

当初在白羊镇当镇长时就试过。

无奈说了不算,条件也不成熟,被迫放弃。

现在他当了一把手,要是人、财大权一手抓,再开个公司,想不赚钱都难。

“娟子,明天你去活动活动,找一些财税朋友或是专家,让他们帮你写稿子。”

“花钱也行。”

“我也找找关系……”

第二天上午八点。

于立冬被李仲飞叫到办公室。

“李镇长!”

于立冬站的笔直,脸上带着些许微笑。

略有不卑不亢的味道。

比起那些像哈巴狗的下属强太多了。

“昨晚熬到几点?眼睛都肿了。”

李仲飞指着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示意于立冬坐下说话。

“呵呵,熬了一宿。”

于立冬憨笑着坐下。

明显比昨天见到李仲飞时放松很多。

“抽烟吗?”

李仲飞拿起桌上的软中华。

于立冬眼睛一亮:“来一根,正好我没烟了。”

李仲飞扔给他一根,自己也叼了一根。

于立冬迅速掏出打火机给李仲飞点上。

二人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上大学时真没少抽烟,我一个寝室四个人,都是烟鬼。”

李仲飞说着话,烟从口中和鼻子里冒出。

“呵呵,我们寝室八个人,开始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抽烟,大三时,其他同学全被我们俩带入坑里了。”

抽烟的人都这样,一根烟点上,话匣子就打开了。

于立冬和李仲飞同岁,又都是烟鬼。

自然而然会有共同话题。

“是啊,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该学的,不该学的都学了。”

“你们同学有几个干本专业的?”

闲聊几句后,李仲飞开始步入正题。

“不多,家里有条件有资源的没几个,咱们县财政招聘公务员,所以我就来了。”

于立冬点到即止,不想多说。

李仲飞微微点头,他听明白了。

于立冬肯定是考上了,但没政治资源,即便你是经济学博士也不用你。

“嗯,你应该也听到了一些消息,针对咱们镇财政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李仲飞说着,又从烟盒里拿出一根烟准备续上。

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烟瘾大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从主观意识上去克服它,不能被它左右。

“李镇长,昨天晚上有不少人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

“我考虑了一下,连夜把稿子写出来了。”

于立冬站起来,把一直放在腿上的材料双手呈给李仲飞。

“哦?”李仲飞笑了。

用欣赏的目光给了于立冬一个大大的赞。

于立冬情商不低。

说话也讲究分寸。

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感激涕零,千恩万谢表忠诚。

只用了一句话“我考虑了一下,连夜……”

这句话既包含了思想态度,又用实际行动证明不会让领导失望的。

财政经济不是李仲飞的强项。

但考个经济师还是没问题的。

“我看一下,你先去睡会,等养足精神再工作。”

“好的李镇长!”

于立冬这次没有拒绝。

因为李仲飞是用命令的语气说的。

李仲飞用了一白天加晚上四个小时研究,并查证了报告中的可行性相关数据。

经过认真分析,这份报告确实是针对白沙镇财政,乃至整个镇的经济发展的一剂良药。

从宏观层面讲,很多观点和他一致。

于立冬不愧是经济学博士。

一份报告尽显才能。

如果他能稳步发展,未来必定会成为经济领域中的大人物。

凌晨一点。

李仲飞拨通了东山省经济日报主编的电话。

“仲飞啊,这么晚嘛意思?”

“高主编,我看到一篇好文章,忍不住请你过过目。”

“哦?你看好的文章?哪位大家的着作?快传给我瞧瞧。”

高主编本名高山。

曾因报道过李仲飞的一篇论文《人工智能和机器与龙国沿海核污染治理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而名声大振。

从而升任某省经济日报副主编。

后调任东山省经济日报主编。

二人经常半夜视频聊这篇论文中几处可行性方案如何尽快应用于沿海地区……

“作者名叫于立冬,东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26岁,未来不可限量,目前在我当差的白沙镇闲置。”

李仲飞一边说一边把文件传到高主编的邮箱里。

“呵呵,能让你另眼相看的文章我很期待啊,马上传给我!”

另一边的高主编摩拳擦掌,打算通宵看文章。

“您先看着,我睡觉去了,这几天都不够睡的。”

李仲飞不等高主编回话便挂了电话。

对面的高主编笑了笑,有些得意自语:“年轻人也白扯,熬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