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风云:温哥华1619
作者:徐九六 | 分类:历史 | 字数:129.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7章 尽掠李朝!(4k)
努尔哈赤急了!
他能不着急吗?
自从东华人占据辽南,后金就陷入了两线作战,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另一边总会发动策应进攻,让八旗疲于奔命,不能使出全力。
而且辽南的东华军并不是像明军人数众多的弱旅,反而是一支善使火器和水军的强兵!
虽然人数不多,但八旗却拿东华军的火枪火炮没有办法,只能用人命去拼!
可是偏偏八旗的弱点就是人口数量,这个八旗旗丁的人数就那么多,要是都拼光了,大金也就关门大吉了!
如果想要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必须下定决心除掉其中一方!
老奴思虑良久,发现似乎只有以倾国之力先灭了东贼,解除后顾之忧,大金才有继续崛起的希望。
不是他不想先捏软柿子,而是他很清楚,如果把主要力量用于进攻辽西的明军,辽南的东华军一定会发动大规模北伐,到时候老巢肯定不保!
但是如果全力进攻辽南的东华人,明军却未必会真正使出全力发动进攻……辽西数万明军里,除了少量将领的亲兵家丁,不过就是几万饥一顿饱一顿的乞丐,有什么战斗力?
辽西诸将也存着保存实力的心思,不肯拿出自己的家丁去拼,这就是大金的机会!
不然等到明朝练的新军有了成效,东华军也越来越多,大金只能困在辽河平原一点点被两个敌人磨死!
当然,努尔哈赤这次虽然做好了南下与东华人拼命的准备,但是战局不顺的话,他还有其他两个选择。
第一个就把东华人打疼,再他们议和,约定共同伐明。
在老奴看来,东华虽然与明国结盟,两国之间的关系却未必真的亲如一家,以明国那些儒生士大夫的愚蠢与短视,怎么会真心与东华人合作呢?
他们恐怕巴不得看到大金与东贼两败俱伤!
如今明国与东华不过是因为共同的敌人,加上明国小皇帝坚持,才有现在局面,一旦明国朝堂再起波澜……哼哼,两边闹翻是迟早的事!
根据明国京城细作传来的消息,东华的水军在大东洋拦路收钱,还有帮助皇帝阉党建海关衙门敛财的行为,已经让那些自诩君子的江南士大夫们极度不满,要不是魏忠贤提着屠刀,还有东华的水师实在船坚炮利,这会儿大明朝廷已经闹出内乱了!
而魏忠贤毕竟只是阉人,不可能长久,只要他失去天启小皇帝的信任,或者小皇帝有个闪失……直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可惜,大金……却不能再等下去了!
“……老十二!此次你带十四和十五随老八去征讨内喀尔喀诸部,一定要多听多学!掌握住手上的兵马,记住!你们的敌人不是那帮蒙古王公贵人,而是支援内喀尔喀部的林丹巴图尔!
他为了赏银与明国结盟,断我大金入关之路,必须将其除掉或者逐走!
否则他日一旦有变……我大金连退往草原都不可得了!”
沈阳城内刚刚修建好的汗王宫内,努尔哈赤盘腿坐在炕上,正对自己的十二子——年纪只有二十岁的阿济格面授机宜……或者说,交代后事!
至于大妃阿巴亥的另外两个儿子多尔衮和多铎,现在也在阿济格的身旁,这两个人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二岁,虽然都很聪明,但是年纪太小了,交代也没有太大意义。
三日前,后金旗主贝勒会议上,努尔哈赤已经宣布要在十月初十,亲自率领六万八旗锐兵南征东贼、朝鲜!
同时为了防备明朝和内喀尔喀蒙古进犯,又命四贝勒黄台吉领正白旗、阿济格领镶黄旗一部(十二个牛录)和一万五千青旗汉军前往辽西、科尔沁一线作战。
这次的南征,虽然已经将后金国内所有力量都动员起来了,但有熊岳河一战的阴影,老奴其实心里也很没底。
东华人的大天雷、火炮和远射程火枪真是太扎手了!好像是专门克制八旗这种以武勇和凶悍搏命的兵马似的。
再加上老奴今年开始身体一直不好,他觉得自己可能撑不到南征结束,于是就专门叫来了阿巴亥生的的三个儿子,向年纪最大有二十岁的阿济格交代几句。
本来他是属意多尔衮或者多铎继承自己的汗位,但如今的后金两面受敌,他好像也不久于人世,需要一个成熟的人来继承这份基业。
而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连儿子都不能相容,二贝勒阿敏人望差、三贝勒莽古尔泰头脑简单,似乎只有老八比较合适……
“……父汗放心!儿子一定好好跟八哥学!儿臣也祝父汗此次南征旗开得胜!”阿济格听了老奴的话,赶紧躬身答道,他早就盼着领兵历练了,听到可以出兵自然很高兴,对于努尔哈赤的忧虑倒没怎么在意。
“……旗开得胜?”老奴眯眼看了看年轻的阿济格,轻哼了一声,“十二,本汗考教考教你的军略,你说我大金此番南征,要如何用兵,才能得胜呢?”
“这……”阿济格不知道自己怎么惹父汗生气了,不过他虽然没有指挥大型战役的经验,但是从小耳濡目染下,自身的军事能力也是不差的,于是便硬着头皮回答道:
第297章 尽掠李朝!(4k)
“……禀父汗!东贼火枪火炮凶猛,我八旗勇士也是肉体凡胎……自不可与之硬拼!
但东贼的火枪阵适合于平原空旷之地,要是在山林之中,火炮火炮发挥出来的威力恐怕要大打折扣!
庄河、熊岳河还有塔山铺三战,战场俱是平原,我八旗勇士的骑射无用武之地,要是将东贼引入辽南丘陵山林之中,袭而扰之,定可建功!
况且东贼正兵人数远不及我,所谓民兵也只有三四成装备火器,若是能在辽南山地打一场……必能叫东贼损失惨重!”
努尔哈赤听完,看阿济格目光柔和了一些,但还是摇头道:“有东贼火枪兵在,山林之中八旗也未必就能胜之!
东贼火枪内膛都拉了线,射程较弓箭远得多,要是有神射之人持东华火枪,百步之内几乎必中……尔以为我大金这几年为何不在辽南山林用兵?
实在是得不偿失!
一个汉人农夫拿一杆东华火枪训练二三月,战力就可比拟我大金百战之勇士……这如何拼得?”
老奴说着,不由得重重叹息一声,他这几年和东华人打下来,原来天命在身的心气,差不多也快给东华人磨平了。
东华人的火枪火炮与明朝的火器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就是两个层次的!而且正好克制八旗的重甲战兵!
无论是打平原还是山地,东华火枪就是比八旗的弓箭强!而且不是一星半点地强!
是无法抗衡的强!
要是一个八旗兵与一名手持火枪的东华兵捉对打,那只要躲过那一发铅弹,肯定是八旗兵赢!
可是几百上千的八旗战兵对上东华的火枪兵,如果没有骑兵舍命遮护,恐怕会给人家打得全军覆没!
所以老奴才会说要留一条通往草原的退路,因为东华骑兵虽然甚是精锐,但数量远远不足,不可能一路追到漠北草原。
只见努尔哈赤深吸一口气,好像下定决心似的板着面孔道:“……老十二!本汗此番南征,其实目标并不是与东贼硬碰硬!
而是以三万重兵在辽南牵制东贼,同时以两万余骑兵东进兴京,再南下绕过镇江,走山路攻入朝鲜,尽掠此国财货子女!
东贼兵少,虽有强大之水师,却也无力堵截我大军南下猎于朝鲜!
只要得了朝鲜的百万子女丁壮和粮食财物,东贼再来攻打,就让朝鲜人上阵填壕挡炮便是!
……哪怕他日抵挡不住退往海西或漠北,尔等也不愁没有奴仆可供驱使了!”
……
另一边,此时鸭绿水南岸的李朝上下,还不知道一场天倾之祸很快就要落在自己头上了。
与历史上李朝在大明后金之间首鼠两端瑟瑟发抖不同,如今的李朝虽然受制于东华,还被迫开放了江华岛和釜山口岸,让东华商人购地通商。
但占据辽南的东华军,确实也挡住了凶残的后金八旗,让李朝上下可以安枕。
而东华人带来的土豆藩属和玉米等高产作物,也让朝/鲜国内的粮食比较充裕,可以出口更多稻米从东华人那里换取各类商品,所以李朝这几年的日子,居然过得还不错。
如今唯二让朝鲜大王李倧发愁的,可能就是大明爸爸不认他的篡位,以及在朝/鲜国内兴起的“东学”思潮这两桩事了!
前者自不必提,大明天朝的承认,是朝鲜王位合法性的主要来源,理论上如果大明不册封李倧,那他就一直就是篡逆。
这个册封一天没办好手续,让李倧觉得屁股底下的位置一直不稳。
而东学思潮,听名字就是东华人带来的一系列思想文化作用在李朝的产物。
李朝这两百多年来处处学习大明,但是这个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两班贵族,早就已经完成了对朝/鲜的权力与财富的垄断!
李朝底层的百姓如果不是两班,根本无法通过科举做官,而且整个国家多数的人口都是奴籍,连平民都不是!
可以说,李朝百姓受到的封建压迫,比大明还要狠!
李朝百姓的生活无比黑暗,根本看不到一点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宣扬“神灵之下、人人平等、信奉盘古,灵魂永生”的盘古教会,自然在朝/鲜的奴籍百姓中发展得极快!
此外,因为热气球和各种科学小实验的广告营销,哪怕是李朝两班贵族内部的中人(小老婆生的),也有不少人对盘古道很感兴趣。
特别是盘古教义中,关于“一个人的灵魂的高贵与否,不取决于血统,而取决于德行”的论断,直接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凭什么你是嫡长子就能当官继承家业,我是庶出我就只能当小吏?
这完全没道理啊!
什么?嫡庶有别是孔夫子说的?
那孔夫子一定是个不能明辨是非的坏人!
靠着反封建反压迫的思想和主张,盘古道迅速通过两个通商口岸在朝/鲜境内传播,截止天启五年初,粗略信徒已经有数千人之多!
他们大多生活在江华岛和釜山附近,靠着东华商人的雇佣和相关产业生活。
因为东华不承认奴隶制,哪怕是国家奴隶制——奴籍,也不承认,所以只要李朝境内的佃户农奴能逃到两个商业租借地境内,登个记就可以得到自由身份。
往后不管是去济州岛做工,还是去辽东挖矿,或者干脆在租借地找个苦力活,都要比在两班地主老爷那里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挨要强!
盘古教东江教区的大部分朝/鲜信徒,大部分都是这么逃来的。
而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两班贵族的利益,毕竟如果人人都去东华人那边做工,那谁给他们种地做工?
如此无君无父,尊卑不分、大逆不道的思想,同样也激起了李朝儒家士大夫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上书李倧,要求禁绝盘古道!
嗯……要不是东华战舰的大炮就架在海岸线上,要不是东华军一个旅就能打破汉城,要不是李朝也能从两个租借地的海关里分润到好处,李倧当然也想这么干。
毕竟盘古道宣扬的那一套,实在是对王权不利!
大王和贱民的人格,怎么可以平等呢?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要分出谁是人上人,谁是贱民的啊!
也不知道东华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上下尊卑有序不好吗?
天启五年十月二十日。
汉城,昌德宫仁政殿内,朝鲜三千里江山的主人李倧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秋赋的账目,一名宫人急匆匆跑进来,跪下禀告:
“……大王!东人使者朴成焕求见!”
朴成焕?
这家伙来干什么?
莫不是要解海关税款来的?
有可能,今年秋季的海关税款算日子也该送来了……
李倧想到又可以收一笔钱,立刻挥挥手:
“……召!”
不一会儿,那名宫人就引来一名身穿东华常礼服(西装)的中年人,此人正是在济州岛最先投靠东华,现在又成为东华驻李朝公使的朴成焕。
按理来说,朴成焕想要见到李倧可没那么容易,可是朴成焕代表的是强大的东华人,李倧怕有事耽搁了,所以特别下令朴成焕可以随时来见自己。
“……外使朴成焕,见过大王殿下!”
朴成焕看到李倧,也不下跪,只是微微躬身行了个叉手礼,就算了事。
李倧见状,心里苦笑,却也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挥手笑道:
“……赐座!朴使何故求见寡人!”
朴成焕没有坐在宫人拿来的一张椅子上,也不过多寒暄,而是面色凝重地道:“……殿下!金州复兴港来信,后金十万大军已于十日前起兵南下,犯我边境!
吕总督命我向贵国急购一批粮食,以为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