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汉:刘玄德稳健逆袭
作者:敦而敏 | 分类:历史 | 字数:77.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6章 太史慈到来
第151章 太史慈到来
刘备刚才一直没有说话,他其实就是等待大家,一个明确的态度。
确切地说,他想知道这些人是降大汉还是降他,要是降的是大汉,他虽然不会迫害这些人,但是绝对不会对这些人加以重用。
就好像是历史上那样,吕蒙打来时,这几人直接就投降了。
这就是因为,这几人投降的是大汉。
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还是曹操都是大汉的臣子。
他们同样也是大汉的臣子,不管归谁管辖,他们都不影响当官。
但是如果是降了他,那就不一样了,只要背叛了刘备,他们就属于背叛。
在现在这个时代,世人都重视名声,一般背叛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会被人鄙视的。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糜芳背叛后,也被孙权封赏为将军,可是即使如此还两次,被东吴身份低于他的虞翻当众羞辱。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听听虞翻的话,即使是当着糜芳的面。
虞翻都敢这样当面羞辱他,而糜芳也只能选择了躲避,却拿虞翻无可奈何,这也可见背叛是多么不得人心。
终于,刘备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些人不管是真心,还是迫于形势。
他们是当众认他为主的,那么这就使得这些人与他之间,形成了一种口头的契约,是受大众监督的。
“哈哈哈!有诸位相助,我大汉复兴指日可待!”刘备当即大笑扶起众人,并邀请大家进城中饮酒庆祝。
这些人认了刘备为主,心中也踏实了,在数日后将四郡对刘备进行了交接。
不过,刘备除了让张怿不再担任长沙太守,改为巩志担任外,其余三郡的太守人选没有发生变化。
张怿也知道,他不能再留任长沙了。
毕竟他是这次反叛名义上的头领,如果继续呆在长沙,会让很多人都不放心。
刘备让张怿担任治中从事,虽然级别没有提高,但是一直呆在他身边,可谓是重用了,张怿也没有反对。
就在刘备就要去这四郡巡视的时候,有士兵来报,在益阳城外出现了十余骑。
看装束应该是东吴的骑兵,为首的一员大将,说是与刘使君有旧,特来相见。
刘备闻言一愣,他想不起来,东吴的将领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而且还和他有旧,这就让刘备疑惑了。
“大哥,我先出城一看便知!”张飞闻言立即站起来,对着刘备一抱拳道。
“我等也出城一看!”黄忠和魏延等人,也都站起身向刘备请命道。
“哈哈,一起前往吧!”刘备看到陈到、张飞、黄忠和魏延跟随,有这几员武将的保护。
即使对方是吕布,也不敢和他当场动手,于是大笑起身,带着众将出了城门。
果然在城门外的五百步的地方,有十几名骑士在拿里站立着。
刘备一看来人,只见他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斜背大弓,腰挎短戟,手中还拿着一柄长枪。
“原来是他!”刘备心中惊呼,当即认出来来人是谁了。
“太史字义!”张飞也是一眼认出来来人,不由大声招呼道。
不错来人正是东吴名将太史慈。
他和刘备确实有渊源,当年孔融被管亥的黄巾军包围,就是太史慈冲出重围找到刘备求救,这才解了北海之围。
也就是在那个过程中,太史慈和刘备、关羽、张飞几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那时,刘备还不能称得上是一方势力。
太史慈才却投奔同乡刘繇,后来才有与孙策交战惺惺相惜,最后投奔了孙策。
当时太史慈可是深得孙策的器重,不但没因为他是手下败将轻视他。
而是对他极为尊重,亲自给他解绑,还拉着他的手和他“共登天子之阶”,这可是极重的礼遇。
太史慈本就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得到了孙策如此的看重之后,他也升起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之感,从此效忠于孙策。
前一段刘磐在这里平叛时,他也是因为要防备太史慈的偷袭,才一直没能平定了张怿的叛乱。
刘磐临走之时还专门交代刘备一定要防备太史慈。
可是这一段时间,太史慈根本就没有太出现,刘备也正好趁这机会收服了长沙四郡。
没想到这个时候太史慈却过来了,而且只带了十几名士兵,显然不是来厮杀的。
“张将军,别来无恙!”太史慈听到张飞招呼他,立即跳下战马,对着张飞一抱拳道。
“子义多年未见,我三兄弟对你可是甚是想念啊!”刘备和张飞也跳下战马,步行向太史慈走去。
太史慈见状也松开马缰绳,步行向刘备走去。
“见过刘使君!”三人距离还有三五步的时候,太史慈对着刘备躬身一礼。
刘备上前扶起太史慈,仔细端详一下,然后心疼地说道:“子义,你这些年可是苍老太多了!”
“哎!自从伯符去世后,我心灰意冷,自然苍老了许多!”太史慈一声长叹,神情相当落寞。
刘备熟知历史,他知道太史慈现在的处境很尴尬。
在孙策还在世的时候,太史慈经常和他一起并肩作战。
在战场上两人所向披靡,打下了不少地盘,孙策也因此常常称赞太史慈是他的左膀右臂。
但是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太史慈这样的旧臣就受到了排挤。
把太史慈派到这里来抵抗刘磐,其实就是冷落太史慈的一种表现。
而且刘备还知道,从此以后太史慈就没有再受到过重用,一直到死去都郁郁不得志。
这中间占据豫州的曹操,还起了拉拢太史慈的心思。
他专门派人送来太史慈老家的特产,其中就有以为叫做当归的中药,借此暗示太史慈应该回家乡了。
但是太史慈不能忘记,孙策对他的知遇之恩,对曹操的招揽不予理会。
太史慈受不到重用,所以郁郁寡欢,常常叹息。
他只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长此以往,终于得到了重病。
以至于,太史慈在临死前还感叹道:“大丈夫生于世就是要建功立业,我今生之志尚未完成,死得实在是不甘心啊!”
可以说,太史慈这一生的结局就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