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界昊天塔
作者:枫笙水起 | 分类:玄幻 | 字数:31.6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章 武当留存真诀秘
那个塑料人精英怪,一直站在塑料厂的门口,拿着两把吴钩剑。
林皓拿着两把短斧,方柔拿着弓箭,慢步走过来。
塑料人一看见林皓,顿时眼睛发亮,咧嘴扬了扬手中的吴钩剑。
“请指教。”林皓微微一笑,一扬手,将两把短斧甩出,用流星锤的打法,去对付那个塑料人。
那两根极细极坚韧的藤蔓,与那两把短斧连接,他只需轻轻一抖手腕,就可以瞬间改变短斧的方向,或者将它们收回来。
他兑换的十八般兵器初级版中,就有短斧和流星锤的用法,可以通过不停地练习,用有效的攻击来提升熟练度。
方柔站在十多米外,张弓搭箭,用中级射术来消耗那个塑料人的生命值。
那个塑料人挥舞着两把吴钩剑,用的是剑术,又夹杂着刀法,风刀霜剑,双管齐下,并不容易对付。
剑是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尊崇。剑为短兵之祖,近搏之宗,故历朝历代,王公帝侯,文士侠客,莫不以佩剑为荣,习剑为耀。
习剑术者,弱可强身,强能御敌。剑与术,自古以来,或驰骋沙场,或立身庙堂。
剑是“百兵之君”,在练剑时,外要掌握剑法的基本要素,即“眼、手、身、步”四法;内要掌握练剑的精神,即“胆力、内劲、迅速、沉着”。
眼法,是指剑法中的眼光。心为主帅,眼为先锋,剑未到而眼已至,敌未动而眼已预见。
手法,是执剑、运手之法。剑主灵动,敏捷灵活,手法分阴阳,灵活善变。可以用圈、点、崩、刺的练法,提高掌指控制握剑能力,使剑力浑实完整。
身法,是剑法中‘进、退、旋、转’变化四法之表现。
其身法奇正互生,身催剑往,剑随身转,融为一体,不牵强,无停滞,随机应变。其含胸拔背、脊梁中正、活腰转身、气沉丹田,均称为身法。
步法,是身剑运转的基础。剑术中的步法最广,极尽变化之能,较任何器械之步法更为精妙。
在实战中,若步法不纯,身法手法虽精,仍不能克敌制胜。胯、膝、踝三节锻炼不纯熟者,腿就不会轻灵速捷。
而练习剑术,只有内外精健,方能进入剑术之道。
习剑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体现在既要外练其筋骨,又要内练其精神。
胆力,是指胆识。精神在则胆力生,胆力生则精神满,精神满则气势显,无惧无畏,勇往直前。
内劲,是动用意气,为刚柔变化之力,而非蛮劲拙力。
要求心力、体力融于剑法之中,由内而外,由下而上,劲力自然统一,顺达完整,使剑法与力点相合,权衡刚柔,恰到好处。
迅速,是剑短路而捷。即走捷径,取短路,以守为攻,以攻代守。料敌机先,后发先制,是不少剑术的特点。
沉着,心定神安,不浮不躁;泰然自若,冷静自信;临敌不惧,胆大心细。
气沉也可使桩步稳固,定势深沉,劲力充实。
在做某些急速转折、翻腾、平衡等动作时,都要与顺乎自然呼吸相结合,达到“气力相合”、蓄劲助势的效果。
武当派武术,是流行于HUB省SY市的武术流派,因张三丰创建于武当山而得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太极拳强调“先以心使身”,而后再以“身从心”。
形意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气到力达”。
八卦掌要求走转圈,“化意念足”。
这些都体现了道家“包藏至道”,以达“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宗旨,符合把形体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内养外练的运动观念。
2007年6月5日,武当武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Ⅵ-8。
武当丹派有丹剑,是武当武术的一种,传自祖师张三丰,至今已六百余年。祖师创立之武学,上汲取中华武学千年之精华,下结合自身武道之所悟。
凡太极拳、形意拳、玄武棍及武当剑术种种,以太极拳为首,现今都是中华武术中的经典。
作为武当剑术一脉的丹派剑术亦是如此,继承中国古代剑术的精华,外兼各家拳术之长,内练阴阳中和之气。
剑术以敏捷、迅猛为长,兼具炼胆、定心之效。
丹剑剑术,法无成法;因时制宜,因敌变幻;刚柔相济,虚实互用;阴阳交织,端倪莫测。
练习剑术,是要在锻炼自己身体的基础上,磨砺自己的精神,即练外与练内。
在冷兵器时代,精神到则剑到;精神不到,也许会在对敌中丧命。
武当丹剑的全套剑法,共计三路,每一路四十九式。若是仅练习“肌肉记忆”,便如竹篮打水一般。
剑意的养成,对剑术能否练成,具有决定影响。
2018年,在武当人的努力之下,武当丹剑终于成功申遗,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这,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开始。
因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多是有着失传、断代风险的珍贵文化。
丹剑亦不例外,在内仅武当门人所习,在外少有人所熟悉。对于武当剑术,人们只知“武当剑术”,却不知在武当剑术中,包括丹字在内,足足九派。
唯有后来者,方知前人之辛苦。
………………
剑术的优点与长处,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剑法较多。
按十八般兵器来说,剑法的变化是最多的。根据学者们对剑术的整理与研究,技击性剑法有五十余种。
譬如:撩剑、挑剑、扫剑、挽剑、挫(错、措)剑、抹剑、挂剑;
推剑、托剑、提剑、抽剑、抱剑、拨剑、摆剑、抛剑、扎剑、扑剑;
拦剑、拉剑、揉剑、捅剑、刺剑、削剑、割剑、剁剑、划剑、拂剑;
片剑、横剑、格剑、云剑、圈剑、绞剑、击剑、洗剑、斩剑、架剑;
束剑、劈剑、砍剑、点剑、崩剑、豁剑、引剑、穿剑、压剑、冲剑;
截剑、剪剑、切剑、带剑、领剑、钻剑、遥击、绕腕花等。
为方便记忆,有学者就上述剑法名称的音韵,整理出五十六字《剑法歌诀》:
刺捅钻冲扎挫洗,豁挑点崩截剪击;
扑压托架揉削扫,抽抛拉割推引提。
穿挂擦抹云圈绞,片划拦横剁砍劈;
拨摆斩带束领拂,格抱腕挽切遥击!
正因剑法如此之多,才使剑术在演练中,得以龙飞凤舞,千姿百态,吞吐自如,变化万千。
在格斗厮杀中,能够逢坚避刃,遇隙削钢,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剑法既是剑器的使用方法,又是对剑术每一个技击,与演练动作的具体规定和约束的章法。
剑法是剑术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欲学剑术,非学剑法不可。若想剑术入门,必先剑法入门。
有人认为剑仙功夫不是世俗武学,而是修炼者由人转入仙界的特殊修炼方式。
早在古代,列仙和墨家,就给后世留下了关于剑仙的,非常严格的修炼程序和相关的戒律。
譬如南宫世家和中山世家,至今仍有传承,但因为不是普传功夫,所以我们凡人无缘见识。
………………
武当派以剑术精妙而驰誉,武当内家剑学,远追真武。
相传在真武大帝成道时,剖腹始练成飞剑,震动三界。
至今武当门内有“神剑长鸣于海上,太极秘术荡散人间”之语,是对内家剑学流派的概括,亦见剑术要义之密守深隐,列为不传之珍。
因道家修持,剑为降魔护身之利器,内功演道,剑作无形,有慧剑喻示智慧成就,护持丹砂之密传内家剑学,承袭汉唐贤侠剑道之遗风,属江湖之秘技。
唐宋以来,道士携剑成为风尚,《全唐诗》有“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之句。火龙君是一位道人,称火龙真人。
《太岳太和山志》记载,明朝官吏在歌颂张三丰的诗歌中写道:“希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
希夷是指陈抟道士,邋遢即三丰,因其形状邋遢,故号‘邋遢张’,尝结庐于武当山。
赵宋时,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路阻梗而不能进。
张三丰祖师以剑飞击之,群盗尽被歼灭,故此武当剑术闻名于天下,有“武当剑,少林棍”之称。
嗣后,至元顺帝时,祖师在武当山收弟子八人。至嘉靖年间游浙江鄞县四明山,续传张松溪一人,前后共九人,形成三乘九派。
张松溪列为下乘第九“丹”字派,故近代所传武当丹派剑术,即是“武当下乘丹字派第九派”的简称。
三丰祖师得全真大法,继吕祖纯阳之学又得陈抟老祖之传,承真武大法,融万法于一炉,开山立堂,自成一派。
内执丹道,外显金锋,是道演良工,剑学存真,乃有形中求无形。
武法的升华,日人身备剑体,尽金锋之性情,发真如之慧性,得流珠之灌养。金生丽水,火逼金行,剑法合于丹砂符火。佩之金锋,敛为丹砂,以武入道。
至今神州故地,尚留有三十六品神仙剑绝学,法演沧桑。
时甲戌年春分日,有歌曰:
一从沧山留剑迹,茫茫世事已经年。
金台印月丹丘冷,玉虚掩映衰草残。
武当留存真诀秘,八法神术动罗天。
三锋四刃凝剑体,丸泻显飞合丹源。
更同侠气贯胆肝,铸成寒刃诛邪奸。
五指力齐舒剑气,金波冲举荡云烟。
妙山老者神霄客,沧桑秘演太和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