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是个娇气包
作者:薄荷雨 | 分类:古言 | 字数:33.9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八章 老二家浮出水面
“家祖名讳为翀。”那位先生虽然很不解,但还是老老实实的道出祖上名讳,“小公爷可遣人去北地查询。”
“你既然有族谱,为何不回去北地。”
那中年人苦笑一声:“小公爷有所不知。当年是老祖宗带着我祖上三兄弟离宗南下,在潍州老祖宗病逝,之后三兄弟各自携带了分得的财物离开。我祖上女祖家在漳州,因此便直接往这边来了。然而路上不顺,在过河时遇到水贼,大半财物遗失,当时分得的家族信物也不见了,只剩老祖贴身藏着的族谱。“
司马霁点点头,他大概明白了。
一般在分宗而不是被逐出宗族的时候,都会从主支那边得到一件信物,这就是日后还宗或者跟主宗重新联系上的重要凭证。
张村那边的魏氏也是因为有自己的祠堂,而且从主家带出来的一座木制的宗牌就供在正中间。所以很容易就跟主支的记录对上。
中年文人这边啥都没有,就一卷族谱,想要造假不要太容易。
司马霁沉吟片刻,让苏奇去联系赣州张家村的魏氏族人,就说他在游历的时候发现这边有人可能跟他们祖上是兄弟。
苏奇点点头,出门安排去了。
上次他族弟就伪装成了游方郎中到的张村那边保护司马霁,现在不过是再次借用这个身份而已,一点不为难。
说来中年文士这一支当时还是分得最多财产的,因为他有个娘家势力不错的妻子,老祖宗去世的时候,就把带出来的各种典籍资料让他带走保存。可谁知道路上一场祸事让带出来的典籍十不存一。
“先生就请在国公府住下,稍后管家会为你安排住所。如果有其他需求,直接告知管家即可。”
魏清嵘由管家领着去了国公府侧院。
说是侧院,面积实在不小。大院里还有十数个小院子,小院子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住个一家十来口完全没有压力。
“魏先生想要借了家人来住也可,提前跟侧院的管事知会一声就好。搬家也可由公府派人去帮你搬。除开日常的吃食外,每个月还有些供奉银两,到时会送至先生院子里。另外还有什么需要的也请先生明说即可。”
分给魏清嵘的院子是个两进的小院子,前后加一块有房间十来间。在进入小院的右手边还有一间半的偏屋,可用作储藏或者灶房。
魏清嵘谢过管家,由着府里指派过来的小仆帮他把东西归置好。
“继武,我若是要先回去接我妻儿,可要去跟管家告假?”
“先生不用的,府里的规矩,前五日都是给先生们安家的时间,第四日上书房的管事会送来课表,以后先生照着这个安排去给小公爷讲课就好。其他时间都由你自己安排。”
继武就是指派过来替魏清嵘处理杂事的小仆,也是自小在府里长大的,所有东西都熟得很。
“先生要回去接大娘子,可需要府中派车?我好去跟管事派个单子。”
“那就有劳了。”
“先生无需客气,你是小公爷的先生,也是我半个主子,先生有事直接吩咐就好。”
继武走出一半,又转回来:“忘了跟先生说一件事。先生家里如果有听话的小仆也可带一两个进来伺候,我主要是替先生处理跟府中相涉的事物,事情一多,怕有些方面没有那么周到,误了先生的事就不好了。”
魏清嵘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半个月后,张村那边,魏四叔正在给大宝上课,看到魏瓒冒冒失失的就冲了进来,眉头一皱正想发火,就听他说什么找到了。
“是当年张村这一支的二哥,大致错不了,但是对方信物弄丢了,想要确认身份有些麻烦。”
毕竟赣州魏氏一直是魏四叔在负责,所以跟这边相关的漳州那一家自称魏氏后人的身份证明也得他经手。
大宝到底年轻,虽然已经是秀才了,可在长辈面前还是一团孩子气。
听到魏瓒的话后,他眼睛倏地亮起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对方,想要让他多说点什么。
“别看我,那位大夫遣来的人还在你家里呢。你姐姐正在接待,听闻这件事之后就赶紧让人来告知了我。估计这会儿赣州魏氏的族长和族老已经到你家去了。”
魏四叔捋着长须点点头:“茂行,你留下继续默书,回来我要检查你功课。阿瓒跟我一起去看看。”
魏瓒挑了挑眉,趁着他四叔没注意,朝大宝丢过去一个嘚瑟的眼神。
这家伙以前还挺老成的,现在越来越活波了,有时候还要跟大宝抢吃的,让四夫人看着都扶额叹气不已。
大宝虽然噘嘴不高兴,但是四叔的吩咐他不敢不听,只能乖乖留在书房继续默书。
“四叔,为何不带大宝一起过去?”
出了房门,魏瓒小声询问。
“那孩子以前因为家里缘故性子比较压抑,现在又过于活泼。想要他日后成大器,还得仔细琢磨才是。你也一样,说是让你教导他功课,结果呢?”
说到这里,魏四叔就狠狠的瞪了魏瓒一眼。若非上次无意中见到两人非师非友的相处,他也不会起了把大宝弄到自己身边教导的心思。好好一个孩子,差点就搁魏瓒这里耽搁了!
两人到了魏家老宅,就看到院门大开,除了魏氏的族长外,村长也在座。
“四叔来了。”陪在末位的魏瑧看到魏四叔,赶紧起身给他上茶,而后就功成身退回了房间。
“族叔如何看这事儿?”魏四叔上来就直奔重点,“以族侄看,可先遣人去漳州看看情况,顺便打听一下。对了,他可说过当时长子一家去了何方?”
被遣来传话的伪装成游商的苏氏族人行礼之后才开口细说。
“他只说族谱上记载了,他祖上当时确定往漳州走,三房去往赣州陆洲一带,长房当时说要留在潍州守孝三年,之后若是有了去处,就去赣州通知。但后来并未等到长房通知的人。加之当年乱世,谁也不知道长房一家是否还在。”
这跟他们在潍州打听到的情况也相符,最大的可能就是长房一家已经香火无存了。